第47章燕国长公主守空闺1

诗曰:

燕山烟雨催圣主

国门静寂无人守

长兄发现妹家空

公卿选谁入深闺

太后的仪仗,一对一对排列整齐往前走去,和天子的銮驾一样,在凤辇前面,多了二十四名武装宫女,在太后凤辇左右两边,又有彩衣宫女十二人,提着红纱灯三对、金炉三对。太后穿着黄龙袍、黄缎龙凤裙,头戴金凤冠,端端正正的坐在凤辇里面,由三十六名黄衣宫监抬着。

太后的后面,接连着便是皇后的仪仗,前导黄麾两对、大戟一对、五色绣幡三对、长戈一对、绣旛三对、雉尾扇两对、红花团扇两对、曲盖、紫方伞各两对,由红衣甲士掮定前行。在甲士的后面,有两匹高头骏马,左边是高怀德,捧着迎皇后的金节;右边是王审琦,持定迎惠妃的银旌,马的后面是校尉六十四人,金吾杖、立爪、卧爪、镫仗、骨朵、仪刀、钺斧,都一对一对的分列左右,保持安静往前进行。

随后又有金响节十二、绵花盖四、十六个侍卫,戴着阔边珠凉帽,红衣,黄缎腰带,碧油靴,跨着白马,手持豹尾枪,成对而行。

在侍卫的后面,便是内侍十二人,宫女二十四人,手中都拿着金交椅、金踏脚、金水盆、金唾盂、金唾壶、金香盒、金脂盒列队过去。

最后是武装宫女十二人,都是短衣窄袖,各执金斧、银钺、黄盖、青伞等类;锦衣宫女十二人站在凤辇左右,提着红纱灯三对,金炉三对。

皇后穿着日月龙凤金绣袄,山河社稷地理裙,头戴八宝镶珠金凤冠,堂皇富丽,安详的坐在辇中,真像个一国之母。

皇后的凤辇后面便是惠妃的仪仗,也列着引幡、清道旗、黄盖、青伞、金瓜、月斧等类,却比皇后的减少一半,所以说半副仪仗。

惠妃也戴着珠凤冠,穿了金绣云霞帔,绯红盘金锦绣裙,因为长得柳眉凤目、杏脸桃腮,很是美丽,坐在凤舆里面缓缓而过。

凤舆之后,又有校尉六十四人,武官长两名,统率着御林军五百名在后护驾,一个个锦衣华服、金刀银强枪、别弓背箭。

皇后的和惠妃的凤舆,进了午朝门,行抵乾清门,便有总管太监恭请皇后、惠妃下了凤辇,改乘安车,赴坤宁宫去了。惠妃因为没有旨意安排她在哪一宫,也随着皇后一起去了坤宁宫。皇后入宫之后,便有宫内的嫔妃宫女前来朝参。

太后的仪仗,直进东华门、出西华门、经元武门,走过长安门,直抵午朝门,仪仗队已经停了。

宋太祖已经率领文武百官伏地迎接,太后见皇帝亲自跪地迎接,便传旨平身。

宋太祖谢过恩站了起来,亲自扶着太后御辇,文武百官跟在后面进了乾清门,便恭请太后在崇元殿受贺。

宋太祖下拜,群臣也都行了朝贺礼,太后的脸上不但没有喜色,反而突然暗了下来!左右对她说道:“臣等只听说母以子贵,今子做了天子,由天下人供养,富贵到了极点,太后反而有点不高兴了,不知是为什么?”

杜太后道:“先圣说过:‘为君难。’天子做为一国之君,政事治理都要靠自己,倘若治理的好,那还能得到天下人的尊崇,如果管理的不好,就算再想去做一个老百姓都可能了,你们说是不是让人担忧啊?”

宋太祖跪下再拜说道:“不敢不遵从母亲往日的教训,日夜兢兢业业,以报天恩。”

太后在接受完朝贺之后便退出了大殿,自己坐了安车进了仁寿宫。那安车高四尺多,金顶凤头,红帘绣幙,四周金翅十二,金轮红幅,是专门备给后妃们乘坐的。

宋太祖在送杜太后进了仁寿宫之后,便告辞离开,自行前往坤宁宫与皇后相见。皇后、惠妃听到太祖来了,一同俯伏接驾,宋太祖让他们平身。在坤宁宫,宋太祖与皇后聚在一起谈了许久,并且口谕惠妃去景福宫居住。

惠妃谢过圣恩,终于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处,便向太祖和皇后告退,自行前往景福宫居住去了。

有一天,宋太祖前往仁寿宫去朝见太后,正好是个春天,一路上春意盎然、风和日丽,后宫里面的每一条道路,都栽种了许多奇花异卉,这也多亏了当年的周世宗,在建造好赏花楼之后,要求群臣只要有什么奇花异卉通通进献上来,当时在后苑载满之后,多余的就在后宫的小道小路两边。

那些奇花异卉一到了春天,争相开放、争奇斗艳,搞得后宫的道路花团锦簇,非常壮观,而且在内河内湖旁边又都是阔大的杨柳,掺杂在百花当中,红绿相间,芬芳馥郁,让人眼看百花、鼻闻芳香,犹如置身在仙宫仙境,只觉得心旷神怡。

宋太祖这次去朝见太后,还想一个人在路上细细的领略风光、赏玩风景,所以就没有让侍从陪在身边,也没有乘坐轿子,一个人用双脚走着前去,走在后宫的道路上,万紫千红、香气扑鼻、百花入眼,好一阵清新的味道,让整个人都舒坦安然。

此时的仁寿宫,守宫内监因为想到太后正在午休,不会有什么吩咐,就趁这点空闲去找同伴嚼舌根去了。而宋太祖因为没带侍从、没有轿撵,守宫太监听不到任何声音知道有人来了,当宋太祖到了仁寿宫的时候,发现宫门外静悄悄的,连个人影都没有,猜到那些个人必是偷懒的偷懒,贪玩的贪玩,他也就不去使唤那些人了,自个儿直接走进宫去,但是他并没有前往太后处朝见,而且到各处偏宫去巡查了一番。

宋太祖走啊走,走完这宫走那宫,发现每一个偏宫都是冷冷清清、寂寂静静,均不见宫女和内监的身影,宋太祖心里还是有些不爽,心想:“就因为太后心地仁慈,对一些个事情不会太介意,也不会太认真的去管,这些宫女和内监就肆无忌惮起来了,连本职工作都敢怠慢了。我要是不大力整顿一下,将来这些宫女和内监岂不是要坐到太后的头上了,成何体统。”

宋太祖一边想一边往前走,走着走着就来到一座偏宫前,抬头一看匾额上写了“静香轩”三个字,宋太祖转头一想:“这不是我妹妹燕国长公主居住的地方吗?哎呀,话说我读都好久没有见过她了,要不到里面去跟她叙叙家常?”

宋太祖就直接走进了静香轩,刚到窗前就听到一声长叹,十分的幽怨,宋太祖就停下了脚步通过窗缝向里面看了看。

宋太祖看到发出这一声长叹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的胞妹燕国长公主。她睡在一张沉香大床上,午睡刚醒,心里竟有一腔幽怨,才发出这一声听者流泪闻者伤心的长叹。宋太祖看到胞妹两眼惺忪、眼圈红透,明显就是一副形单影只、孤寂伤春的模样,房间里静悄悄的一点声音也没有,更没有宫女在旁边伺候。

宋太祖看到妹妹脸上写满了脸上,就一定明白了她的意思,不自觉的点点头暗暗想到:“妹妹这么年轻,就失去了丈夫,寡鹄孤鸾,形单影只,连个陪伴的人都没有,她怎么会不伤心呢?这都是我的不对,做哥哥的没有好好替妹妹多想想,像妹妹这个年纪,早就应该给她寻一个才貌双全的人嫁了出去,我怎么就没有想到这一层呢?”

各位看官,为什么宋太祖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原来宋太祖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姐姐还没有活到十五岁就过世了,后来追封为陈国长公主;还有一个妹妹,曾经嫁到了米家,丈夫叫做米德福,可惜那米德福也是没福气的人,还没等到赵匡胤当上皇帝也因病去世了,也没留下个一男半女,只剩下仍然年少的妻子,家境贫寒。宋太祖在周世宗还在的时候,便听了母亲的建议,把妹妹接了过来一同居住一直到宋太祖荣登大宝,把这个妹妹封为燕国长公主,等到太后入住仁寿宫,长公主也跟着母亲进了宫。太后非常疼爱家里唯一的女儿,不想让她离得太远,就向宋太祖建议把仁寿宫里面的静香轩赐给长公主作为闺房。

宋太祖念在手足情深,况且太后年迈,宫里的皇后妃嫔比不得寻常百姓之家,平时也只是早晚到太后请安,平时也见不到几面,现在有个妹妹整日陪着太后,可以让太后宫里没那么冷清!所以宋太祖一听太后的建议,便一口答应了,把仁寿宫的静香轩赐给燕国长公主,并安排宫女二十四名、内监十六名侍候长公主。

宋太祖本就是个聪明的人,听到妹妹的心声,就已经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长公主年纪还不大,做哥哥的格外怜惜,所以就说了几句自责的话。宋太祖看到妹妹这种情况,也不方便再进去和她叙叙家常,也就轻轻的走了出来。

宋太祖一边在路上走着,一边在盘算着该如何安排长公主的终身大事,想来想去也想不到满朝文武还有哪个能跟长公主相配的,那些年龄容貌和长公主都相当的人基本都有了家室,总不能让长公主屈身去做了偏房吧。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