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登基受禅开启大宋

诗曰:

登上祭坛王朝开

基业创立兴盛启

受到朝拜地位大

禅让完成改称宋

中层坛上:

按照八卦方位,树立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大旗八面;

又按着卦象,变化八八六十四卦,树立旗帜六十四面,坛中设着皇天后土,日月星辰,雷雨风云,三山五岳,四海八方之神位。

最高的一层坛上:

北方列着七旗,是为北斗;

南方立着六旗,是为南斗。

四周为二十八宿,列旗二十八面。

顶上按照天干之数,列着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旗十面;

顶下则按照地支之数,列着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旗十二面;

坛中设立三皇(天皇、地皇、泰或人皇)座,五帝(东方青帝灵威仰、南方赤帝赤熛怒、中央黄帝含枢纽、西方白帝白招拒、北方黑帝叶光纪)座,以及轩辕、尧、舜、禹、汤、文、武,历代皇帝之座;

坛之左右,有奏乐的亭子和跳舞的亭子。

等到了吉时,先演奏了一遍大型乐器,然后继续演绎熙和之曲、文德之舞,在大型乐器的前面,站着四个和声的人,他们在那里指挥让音节高低起落、格调和谐,防止出现错误。

在音乐声中,有文武百官排成文武两班在前面做引导,走到坛下,文官站东边,武官站西边,人人肃静不得出声。

随后便是石守信和王审琦两个赵匡胤的亲信将士,戴着钢盔、穿着盔甲,腰间别着弓箭,站在天子赵匡胤的左右,夹侍着赵匡胤从容不迫的走到坛上,再由翰林承旨陶谷,从衣袖中拿出禅位诏书,传递给兵部侍郎窦仪,窦仪双手捧好,阔声诵读,宣徽使引导赵匡胤在北面聆听宣告,诏书上说道:

天生烝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而革命,其揆一也。惟予小子,遭家不造;人心已去,天命攸归;咨尔归德军节度使,殿前都点检,兼检校太尉赵匡胤,禀天纵之姿,有神武之略,佐我高祖,格于皇天,逮事世宗,功存纳麓。东征西讨,厥绩隆焉!天地鬼神,享于有德,讴歌讼狱,归于至仁。应天顺人,法尧禅舜,如释重负,予其作宾。于戏钦哉!畏天之命!

宣诏完毕后,赵匡胤便退了下去,走进了更衣室,换上了天子服饰,头戴冲天冠,身着衮龙袍,朱履赤鸟,由内侍簇拥搀扶,再次登上受禅坛,站在南面。

枢密使范质进镇圭,右仆射王溥捧玉册,太师符彦卿引导赵匡胤行祭天礼,坛下奏大乐;行祭地礼,奏太平之乐;又行祭历代帝皇及祖宗之礼,奏社稷之乐;整个禅让仪式就完成了。■

薄车驾,早已预备,文武百僚,恭请匡胤升坐銮驾,回朝受驾。遂有黄衣内侍二十四名,扶掖匡胤升了御辇,细乐迭奏,声韵悠扬,排起銮驾,从受禅坛还朝。但

见前面列着肃道旗十二对,骏马二十四匹,甲士三十六人,虎豹两只前导,驯象六乘,分列左右;另有甲士十六人,分掌其职;

随后又是虎豹旗、象旗,各四面;日旗、月旗,各两面;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元武,旗帜各一对;天马、天禄、白泽、云、雷、风、雨、江、淮、河、汉旗各一面;金、木、水、火、土五星旗,二十八宿旗,熊罴旗、鸾旗、五岳旗,左右飘扬,光彩耀眼。

另有金盔金甲的卫士五人,一人掌大纛,四人执剑,持弓弩,拥护着龙旌凤节,流苏玉辂而行。

其后便是日月扇,青伞、华伞、珠伞、黄罗伞、黄罗宝盖、华盖、曲柄黄伞,大红宝伞。

接着又是龙凤金扇,日月流苏,金爪、卧爪、立爪、羽葆幢盖、信幡、日月幡、金氅,共一十八种。

接着又是黄衣卫士、红衣卫士、白衣卫士、青衣卫士、黑衣卫士、彩衣卫士、金衣卫士,各十六人。

又有黄罗宝盖四、金水盆一、金踏脚一、金交椅一、金水罐、金唾壶盂各一;左拂子、右拂子、金香炉、金香盒各一对,由黄衣校尉,分执而行。

又是锦衣校尉二十四人,各执弓矢;金吾卫六十四人,各执豹尾枪,前后拥护。

最后方是红纱灯十六对,紫金香炉八对,由内侍二十四人分执,引着匡胤銮驾,象香烟缥缈由午门而入。

在阵阵箫管声中,赵匡胤銮驾缓缓而行,抵达午朝门外,早有从受禅坛绕道先到的文武百官,跪拜在道路两旁恭迎圣驾。赵匡胤的銮驾继续直接进入崇元殿,升起了御座,净鞭三响,文武百官根据各自的爵位向上朝贺,行君臣礼、高呼万岁,一切结束之后,由殿头掌礼官高喊平身免礼,文武百官起身按照文东武西分班侍立。

早有太师符彦卿和枢密使范质,分别站在左右夹侍着周主宗训来到丹阶行礼叩贺。

赵匡胤还想站立起来答拜,赵普上奏说道:“周主现在是主上的臣下,没有君王拜下臣的礼数,希望陛下不要谦虚,破坏了君臣之礼。”

赵匡胤便没有再继续,接着宣读敕命:

封周宗训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居西宫。

符彦卿、范质又夹侍着宗训俯伏谢恩,然后和符太后一起含着满脸眼泪,迁到西宫居住去了。

周主既然已经取消了尊号,赵匡胤立即决定更换国号,由于以前赵匡胤领归德军在宋州,所以称为宋朝,以火德王,色尚赤,改元建隆,大赦天下,颁发诏书到各个藩镇。

追赠封韩通为中书令,以厚礼安葬。

又录佐命元功,授石守信为归德军节度使;

高怀德为义成军节度使;

张令铎为镇安军节度使;

王审琦为泰宁军节度使;

张先翰为江宁军节度使;

赵彦徽为信军节度使,并皆掌侍卫亲军。

擢慕容延钊为殿前都点检,所遣副都点检一缺,命高怀德兼任,赐皇弟赵匡义为殿前都虞侯,改名光义;

赵普为枢密直学士;

后周宰相范质、守司徒,兼侍中;

王溥守司空,兼门下侍郎;

魏仁甫为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均同平章事;

其余后周的旧臣,都有进位加级,莫不欣欣然各现喜色!从此赵匡胤便安安稳稳做了大宋朝第一代皇帝,史称为启运立极、英武睿文、神德圣功、至明大孝、宋太祖皇帝。

宋太祖在大封功臣之后,又立四亲庙,尊高祖眺为僖祖文献皇帝,曾祖珽为顺祖惠元皇帝,祖敬为翼祖简恭皇帝,妣皆为皇后。父弘殷为宣祖昭武皇帝,每岁五享,朔望荐新,三年一袷,五年一褅。

庙祠既定,乃尊母杜氏为皇太后,立夫人王后为皇后;原来宋太祖原配贺氏,生一子二女,子名赵德昭,在周世宗显德五年,贺氏即因病逝世,继娶彰德军节度使王饶之女,世宗朝曾赠给冠帔,封为瑯琊郡夫人,这次宋太祖继位,又封为皇后。

又有妓女韩素梅,宋太祖少年之时,和郑恩等往勾栏游玩,素梅知道宋太祖是大贵之相,于是倾心相待,并愿意以终身倚靠作为偏房,宋太祖当时答应了。在周世宗时,已经接至汴京,作为侧室,此时亦封为惠妃。

宋太祖敕封完了之后,又下旨命内侍打扫宫庭、收拾寝殿,任命王溥、魏仁甫为迎銮正副使,准备了全副仪仗到点检衙署,迎请杜太后入宫。高怀德持金节,准备了皇后仪仗,迎接皇后;王审琦持银旌,准备了半副仪仗,迎接惠妃。又命司天监择定入宫的吉期,前往迎接。

早有地方官,知道太后、皇后一同入宫,早就预先打扫街道,沿着路旁,挂灯结彩,搭盖了五色棚帐,凡是凤辇经过的所在,都铺了黄泥。汴京的百姓见了这般情形,也都在门前摆了香案,恭迎太后、皇后的凤驾。诸事料理齐全,等吉日一到,就要迎接太后入宫了。

那宋太祖又传旨,文武百官一齐到赵匡胤的老府第里面去恭迎太后。百官遵旨,等到了吉日那天。王溥和魏仁甫备起太后的全副銮驾,高怀德持着金节,备起皇后的仪仗,王审琦持着银旌,备起惠妃的仪仗,前往赵匡胤的老府第迎接。文武百官都跟随在仪仗之后,走路前去。

到了赵匡胤旧府第,早有承宣官启奏太后说道:“迎銮正副使,王溥、魏仁甫、高怀德、王审琦,偕同文武百官朝见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与惠妃娘娘。”

杜太后听到门外说的话后,高兴的说道:“我家孩儿一向都有大志,今天果然实现了啊。”于是传了懿旨说道:“迎銮正副使和文武百官全都免了朝参,侍候启驾。”

文武官员奉了太后懿旨,便按左文右武排着班在门前侍候。王溥、魏仁甫、高怀德、王审琦四人恭请凤驾启行,文武百官一齐俯伏道上说到:“呼着万岁。”

承宣官传旨平身,文武百官纷纷起身,依然还是走路回去,列队走在前面作为引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