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竞争对手

李世民点头,道:“太子说得有理。另,可在各地,凭自愿,只选一地来种植红薯,意愿越强者,优先选之。有人反对者,不准录入。待回头收成时,最近食用过红薯的人无事,流言不攻自破。”

李世民提到的红薯种植者选拔的这番话,让几个大臣都很赞同。

李承乾亦是点头。

李世民想到这个主意还是儿子最先想到,却被自己拿来用了,有点不好意思,就问李承乾:“太子,你觉得朕这个想法如何?”

“父皇圣明!儿臣觉得这个办法好!”李承乾根本没往别处想,赞同道。

“那你来说说,这设立地方,该如何设立?”李世民引导着说道。

李承乾本就想到了示范村这件事,李世民又先说出了相似的概念,所以他毫无心理负担的将示范村的概念仔细说了一遍。

哪怕早有李世民的提示在前,太子这番话,还是让在场的几个大臣都微微惊讶。

长孙无忌惊讶之后,就是高兴与得意!

看看!这就是他支持的太子!如此优秀!

房玄龄跟杜如晦对视一眼,心情还挺复杂的。

他们也是有儿子的人,可他们寄予希望的嫡长子们,在十岁左右时,可能有这样的见解?可能这样言之有物?

虽然他们觉得自己的儿子也算差,但此刻,也是真心觉得,太子的确不是平庸的资质,他们过去的确是看走眼了。

太子的确聪慧!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他笑呵呵地看了看几个大臣,道:“几位爱卿,你们觉得,太子这个提议如何?示范村,这个名字又如何?”

还能如何?自然是极好了!

先不说,太子这提议,本就是顺着陛下的说法来的,若是反对了太子的提议,就等于是反对了陛下的提议。而他们之前就已是赞同了陛下,现在反对,这不就是在自打耳光吗?

再者,太子所说的这些,他们听了,的确是觉得好!

示范村!连这个名字都起得好!通俗易懂!

“既是如此,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陈爱卿,这件事,司农寺可要负起责任来,仓储方面也要上心,免得红薯在分下去之前出了什么事。”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办好差事,就算是臣出事,也必不让红薯出事!”司农卿立刻说道。

与此同时,百姓们关于这场流言的反应,也是各有不同。

“什么?红薯有毒?我不信!”一个年长妇人一边在河边搓洗着衣服,一边回道。

“你们也不想一想!这可是皇上跟太子发现的神物,如何可能是有毒的?哦!皇上跟太子不知道,别人却知道?他们比皇上、太子还要厉害?”

听了这话,周围的几个妇人一听,是啊!难道那些人比皇上、太子以及那些大臣们还要厉害?

若这东西真有毒,皇上让人推广,莫非是要毒死所有百姓?可能吗?

若说皇上不知道,哦,皇上不知道,太子也不知道,宰相大人们也都不知道,敢情贤者都在乡野了呗?朝堂上的都是酒囊饭袋?

这可能吗?

这可能吗?

几个妇人对视一眼,都摇头,然后就骂起这传闲话的人烂肠子了。

“真是心够黑的!就该烂肠子啊!竟在这样的事上传谣!”

“可不是!年前,蝗虫肆虐,皇上为了百姓,率先生吃那蝗虫!后来才有了跟风吃蝗虫,捉蝗虫!若不是皇上怜惜百姓,光是长安附近,去年就不知要饿死多少人了!”

“是啊!”

这样的言论,比比皆是。不得不说,李世民之前的各种举措,的确是为他赢得了不少人心。所以当有不利于他的流言出现时,相信的人是有,可不信的人也大有人在。

五姓七望其他几家,虽不知道流言的源头在哪里,但却意识到,这是个机会!

又有二三家掺和进来,派人推波助澜。

虽然世家中也有一些人对此蹙眉,见不惯这等事,但因着流言已是越传越广,甚至传到了长安城之外,在大唐各处开始“开花”,他们也不敢站出来为朝廷说话。

但令人意外的是,朝廷对此,似乎并不在意。

哪怕传言很广,很多百姓都因为害怕,担心种植红薯的“机会”落到自己头上,朝廷也懒得去镇压这流言,爱传就传去呗。

随后,就是朝廷张贴了告示。

士兵一走,立刻就围上一群人。

“快念念,上面说了啥!”有人催促着人群中识字的熟人。

一个识字的人蹙着眉,将上面的内容念了一遍,很简单,甚至是用了大白话,就是告诉所有看告示的人,红薯这作物,乃是上天所赐,十分珍贵,所以,各州都会择一示范村,令这示范村来种植红薯。

而示范村的选拔,要求是整个村子对种植红薯没有异议,地理条件、村民中是否有作奸犯科之人等等,都是被考量的内容。

唯有被选中的,才能种植红薯。

“啥?意思是说,就算是想种,也没得种?”有人听懂了,惊讶道。

他们之前可是以为,这红薯是要强迫人来种!

不少人都在担心自己会倒霉被选上,忧心忡忡的,结果,他们白担心了?就算他们想种,很可能轮不到他们?一个州才选一个村子出来种红薯?

“看来这红薯果然是好物!不然,为何朝廷还要设下这么多条件,还要求村子里无人作奸犯科,才能入选……若不是好物,何必要求这样多?”

“说得正是!之前那些流言,怕不是想要让我们都误以为那红薯不是好物,就没人与他们争了吧?”

已经有人开始朝着这个方向去怀疑了,还别说,这么一想,逻辑是通的啊!

说不定就是有人消息灵通,提前知道了一点内幕消息,所以才故意传这谣言。

若是所有人都信了,无人愿意种植红薯,那愿意种植的人,岂不就没了竞争对手?

能亩产十石以上的天赐神物,也值得被这样费尽心机的争抢!

“哈哈,我儿果然聪慧!这办法果然好!”消息传回到皇宫里,李世民一听,就哈哈大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