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七章 怀疑与分裂

“此事据说与太子有关?不成想,这太子竟然真的有些聪慧,之前是看走眼了。”

“聪慧又如何?从古至今,聪慧的太子、皇子,可少了?昔日三国时期,曹操之子中,论聪慧,前三可轮得上曹丕?可最后胜利者,可有前三?可见,这聪慧与否,并不十分重要,重要的,是支持者。只要太子的支持者不多,只要李世民对太子有着忌惮,这太子,能当几年,还未可知呢!”

世家们交流了一下后续心得,就有人得知了这件事与太子有关,然后便有了以上的言论。

这番话,也不能说错。

甚至认可这番话的人颇多,但也有人觉得,这不过就是在自我安慰。

“只怕皇上对太子一直信任,若一直信任,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无用。”有人叹道。

他们也奇怪,为何皇上对太子突然就变得这样信任了?

就连魏王李泰,是年纪更小,也曾被李世民更为宠爱的儿子,可后来遇到与太子有关的事,李世民却更相信太子。

这是何道理?

“先不说这个,且说一说,这红薯的事,该如何收尾?真看着他们搞出示范村?然后将红薯推广开来?”

“不然呢?光这般看,就能看出李世民跟房玄龄、杜如晦等人对红薯何等重视,与其在这件事上动手脚,倒不如,看看不能争取拿下这个示范村。若红薯先落到我们手里,我们先种出来,纵然不至于翻盘,起码,也不必受限于人。这红薯,可是被称亩产十石以上,若此话不假,这的的确确就是天赐神粮!这样的神粮,既是没办法毁去,自然是要尽可能多的掌握在我们手里了!”

这样说着的人,是范阳卢氏的家主。

相比于其他几个世家更想要与朝廷再次对抗,范阳卢氏更倾向于“共赢”,或者说,是在“共赢”的同时,为自己的家族谋取福利。

既然打不过,不如加入,这就是范阳卢氏这件事的看法。

他的话一出,现场就是一片安静。

陇西李氏的大公子,是代替他爹出席这个碰头会的,立刻就将眉毛蹙起来,道:“此事不可!”

其他人的目光立刻聚集到了他的身上,大公子说道:“我们乃是五姓七望,是世家,岂能向朝廷低头?”

“贤侄,这如何能算是向朝廷低头?红薯这种天赐神粮,我们世家难道就不需要?再者说,我们争取了来,是为了保存实力,这不正是朝廷不想见到的?”

“人以食为天,便是世家,也逃不出这个道理。”

卢家主的话,说得缓慢,却有力。

其他几个世家家主对视一眼,觉得是这么个道理。

他们的确是希望朝廷能继续被他们世家所把控,也对李世民这种不受控制甚至又开了科举的行为有了不满,但刚刚经过乱世的他们,其实也不是很想在短时间之内再次面临乱世。

便是世家,也需要休养生息,也需要人,也需要粮食。

他们之前在“素油战”的战役中,是彻底失败了。

大家都损失了一笔,如今若能靠着红薯赚回一些,减少一点损失,也是不错的。

“卢兄说得有理,人以食为天,的确如此,这红薯若真是能亩产十石的作物,毁了它,的确可惜。倒不如能想办法多得一些粮种,世家掌握的土地多,若是推广开来,到时候谁受益,还不一定呢。”有人赞同道。

“卢兄说得有理,人以食为天,的确如此,这红薯若真是能亩产十石的作物,毁了它,的确可惜。倒不如能想办法多得一些粮种,世家掌握的土地多,若是推广开来,到时候谁受益,还不一定呢。”有人赞同道。

他们所说,却让李大公子心中不满,他张嘴就又要说什么。

结果一直没开口的清河崔氏的掌事人,也开口说道:“此事的确需从长计议,不可操之过急。年轻人,做事还是沉稳些比较好。”

就连一向偏向于鹰派的清河崔氏掌事人,都这样说了。

李大公子扫视一圈,发现自己现在颇有些孤立无援。

他冷冷说道:“你们只顾眼前利益,迟早会后悔!”

其他人都呵呵而笑,也不理会李大公子的态度有些恶劣。

李大公子再也待不下去,提前告辞离开。

他一走,其他留下来的人,对吐槽他,就更没有什么心理障碍了。

清河崔氏的掌事人就摇头说道:“李家贤侄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倒也不怪他不赞同我等的想法。”

范阳卢氏的人笑道:“也能理解,也能理解,毕竟年纪还小。”

但这些人在心里,都给李大公子画上了一个叉叉。

先不说这一位说得对不对,就凭这位李公子对他们这些老家伙不尊重,就足以让他们对这位陇西李氏的未来继承人有了意见。

他们五姓七望一向是同气连枝,更讲究一个尊卑,结果,这位李大公子仗着是李家的嫡长子,是板上钉钉的继承人,竟这样嚣张。

再想到这位李大公子的亲娘,也就是目前陇西李氏的宗妇,是睦寿翁氏女。

虽不是五姓七望的出身,却也是实力不弱的世家出身。

五姓七望的几个家主都在心里想着,该不会是李大公子想要帮着睦寿翁氏成为新的一流大世家,所以才会一直牵头,想要让五姓七望往前冲吧?

五姓七望纵然实力强,在如今的世家里是数一数二的,但花无百日红,昔日王谢,如今已是开始没落了,连五姓七望的边都摸不着。

谁知道睦寿翁氏是不是想要取代五姓七望中的谁,成为新的五姓七望之一?

五姓七望之间往往是互相联姻居多,偶尔也会与其他世家联姻,但陇西李氏面前的宗妇是睦寿翁氏女,而这位李大公子的妻子,也是睦寿翁氏女。

谁知道这是不是代表着陇西李氏,要与睦寿翁氏联手,成为五姓七望之首?力压其他几姓?

因为五姓七望之间既有着合作,也有着种种针对、摩擦,也并不是铁板一块,所以在面临这种利益争执时,就容易排挤其中与大多数人意见不合者。

这件事终究还是被正在养病的陇西李氏家主知道了。

这位家主强撑着病体,叫来儿子,大声怒斥。

“你这是在做什么?五姓七望,素来是同气连枝,你这是要自绝根基啊!”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