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月是故乡明

再次醒来,已是月上柳梢。

古代的夜晚不像现代一般热闹,灯红酒绿。大多数平民百姓吃完晚饭后便匆匆打一瓢井水,冲一下脸,冲一下脚匆匆入睡,中国古代一直到民国时期布衣百姓都是很少洗澡的。

白天干完农活还有点精力没有用完的少夫少妻便只有在黑灯瞎火的晚上避着家人独自在房间里切磋功夫。

躺在床上,在高兴明亮的双眸中闪烁着无数的疑问。是什么力量可以扭曲时空,改变生死让自己回到四百年前的中国。看着铜镜中熟悉的脸庞,除了留了发髻,胡子比前世的自己更多之外,这个四百年前的高兴竟与自己分不出任何差别。

房间外的回廊里独自踱步,此时他正在努力适应4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的生活,毕竟没有电,没有网络,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没有火车,飞机......

在后世那个基本上人人机不离手没码寸步难行的时代,失去网络的后果是可怖的,然而在这个时空一切都是空白。

人类的科技树还没茁壮成长,西方的文艺复兴正处于高潮,现代科学即将大爆发,但欧洲封建天主教会在进行最后的反扑。

因发表《天体运行论》主张太阳中心说的哥白尼被教会绑在广场上活活烧死;牛顿的经典力学43年后才问世;第一次工业革命还是下个世纪的事情。

无数的事情在高兴心中久久不能散去,望着头顶无比明亮的满月和从未见过毫无污染的璀璨星空,400余年后的家人他们还好吗?是否在自己消失后惦念着自己?你们也在看着头顶那轮相同的月亮吗?

现在已经是崇祯十七(1644)年七月,北京沦陷崇祯皇帝上吊自杀的消息在四月便已经传到了江南,但由于满清和大顺军余部在北方中国的争夺还未完全停止,一时间战祸还未烧到长江以南。

如今镇守武昌的还是宁南侯左良玉,明江西总督袁继咸。

说到袁继咸大家可能还没有印象,但要提到左良玉这个人渣,读者可能知道得比较清楚,人送外号“逃跑将军”。不管是和谁打都吓得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必逃,打仗不行搜刮民脂民膏倒是第一名,这个第一没人敢和他争,所到之处,寸草不生,哀嚎遍地可止小儿夜哭。

历史上,直到1645年三月下旬李自成被清军阿济格部穷追不舍之下才率领余部被清军围追从河南经襄阳逃入湖北,“爱民如子”左良玉大将军听闻大顺军进入湖北,正值南京假太子案闹得沸沸扬扬之时。

吓得立马借口以“清君侧”为名率领麾下全部兵力向东撤退,临逃之前还不忘放火焚烧劫掠武汉三镇,使得李自成最终占领的武昌城成为一片灰烬。

这也从客观上造成了李自成在进入武昌后,后勤难以为继,一路从陕西经河南跑到湖北早已疲惫不堪的大顺将士和大批随行的官员家属得不到后勤补给特别是粮食。

不可避免的被尾随而来的清军阿济格部击败仓惶向南逃退试图退入湖南江西,但是历史总是如此残酷,一代闯王大顺天子在南逃途中通山地方农民武装杀害于九宫山之下。

越琢磨,高兴的脑壳便越痛,穿越就穿越吧,虽说没有那福分附身到某个皇亲国戚身上,但是重生在一个地主老财家里衣食无忧,不必为后世的房贷车贷还有天价彩礼烦忧似乎也还不错,但偏偏穿越到我大华夏最后一个汉人政权嗝屁,堂堂华夏即将要被通古斯野人奴役的时候,我可不想留辫子啊!

虽说啥李自成,张献忠,南明隆武帝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鸟。

但是高兴就是不想拖着一根恶心的老鼠尾巴招摇过市。想到后世清宫剧里那些场景,无数汉家儿女只能当作二等公民,争先恐后地当满主子的奴才,高兴心里莫名一阵恶心。

可他心里也十分迷茫,没有后世那些穿越者的金手指,现在这个世界的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地主家的傻儿子,维持体面的生活或许绰绰有余但是要自己上阵厮杀那简直是难于上青天,毕竟前世别说杀人了连个鸡,鸭,鱼也没杀过。

历史总是如此,特别是中国历史。无数血淋淋的教训早已证明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啥也靠不住,唯一靠得住只有手中的武装力量,否则就算你是皇帝老爷也不过是任人宰割的一只绵羊,无非是住的羊圈好一点罢了。

想清楚这点,高兴心里便有了一分底气,不说逐鹿中原毕竟目前自己手中没有一兵一卒扯这些太大太空容易扯着蛋,至少先得有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能偶保证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

这是目前最紧要的的任务,毕竟这片土地从未被仁义道德征服过哪怕是表面上的征服也不曾有过,能够征服这片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向来只有武力,这是一片吃硬不吃软的土地。

夜深露寒,回廊上的烛光随着徐徐地晚风不停地在身后雪白的墙壁上摇曳,仿佛数千年前楚国丽人在宽阔的大殿上随着曾侯乙的编钟乐声翩翩起舞。

一夜未眠,但第二天清晨起床后却感觉十分清醒。各家各户的雄鸡早已咯咯咯叫个不停。打开靠着村外小河的一面窗户,远处有几个小孩三五成群地其在牛背上,细长的牛尾巴不停的旋转赶走烦牛的蚊子和苍蝇。

乡间的空气中夹杂着泥土的甜味,扑面而来一种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懂的一种气味,虽然没有花卉那么香但是可以给人疲惫的心灵和灵魂以足够的安全感,让人神清气爽。

和父亲用过早饭之后,高兴便独自在书房处理账务,对于在后世接受过高数折磨的人来说,仅仅处理一些简单的账目只是太简单不过了,虽然古代的账目写法和现代不一样,而且字体差别很大。

现代汉字实际上是经过数次简化之后形成的书写体系,但高兴发现虽然这具身体的原主人的意识被抹去了,取而代之的是他一个现代人的灵魂。

但那些刻在原来的高兴骨子里的知识并没有完全消失就像后世有人发现做过心脏移植的一些病例,接受心脏的受体往往会在手术后性格变得和心脏的原主人越来越相似。

所以高兴发现虽然古代的汉字和数字写法不一样但是他凭借着原本的记忆和自己地理解还是可以理解地八九不离十。

高兴心里默默道:“真特么悲催,本来以为好不容易穿越到古代不用做这些乏味的机械运算了没想到还是逃不过。”处理账目地过程中高兴对现在的高家的产业也有一定的了解除了有三千多亩水田之外,在镇上,县上还有府城都分布有大大小小的产业比如光在府城临街的上好铺子就有十多间每年光是租金就可以收一千多两。

高和下到人田间地头去巡视,本来高兴也想跟着父亲一道想去观赏一下古代的农业种植与现代有什么区别。

但兴许是前不久自己的宝贝儿子在田野里遭受的那一次事故至今仍让高和心有余悸,无论高兴如何恳求高父今日就是不肯带他再到田间地头里走走看看。

古时候的地主也没有那么轻松,若是成天呆在自己的安乐窝里对自己的产业不管不顾完全交给下面的帐房先生去处理。

那么恭喜你最后很可能的结果便是师爷带着您家的万贯家财跑了,您自己可能最后回自己家还要买门票。

明代著名《三言二拍》中就写了这么一个故事,在苏州府有一位富商靠贩卖私盐起家,家财颇丰。

整日看戏逛青楼对家产不管不问完全靠自己请的几个师爷,不了几个师爷串通一气暗渡陈仓将富商的积财都偷偷的转移了,等富商明白过来将三个师爷告上官。

不料几个师爷先下手为强率先把富商靠贩卖私盐起家的陈年往事告发出来还重金贿赂当地的地方官员。

结果这位大聪明不但家产被别人搜刮个干净差点落个杀头的下场,就连自己的家都回不去只有冻死街头还是一位当初看不上眼的穷亲戚用了一张草席替他收尸。

虽然只是一个,真实性有待怀疑但是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古代不说是一朝宰相又或是天子只是做一个普通富商或是地主也不是什么很容易的事情。

高家先祖原本是山东人,在嘉靖年间因为山东大灾不得已一路南下最终在武昌县投献到一户富农家中作为佃农,但因其勤劳肯干,脑瓜子灵光再加上小伙子一长二大形象方方面面的也不错。

倍受这家富农的青睐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了高家的这位先祖并且让他帮忙自己照顾家中田产和外头的生意。

没想到这位先祖不但勤劳肯干对于经营家中的产业这一块也是井井有条,不过十年的时间便把富农家里的资产扩大了几倍。

就连自己也凭借着多年的积累成为了一个积蓄颇丰的小地主此后经过高家几代人的不断努力,在高兴爷爷那一辈甚至有一个叔爷中了举人,高家也从一家逃难的乞丐变成了武昌县有头有脸的家族。

时光如水,转眼间21世纪的高兴已经在这个世界生活了一个多月了,渐渐地他也适应了现在的生活,每日早上起来便是和父亲高和一起过早。

父亲便外出料理自家田产和生意,他便在书房练练字算算帐目用高父的话来说便是自家的账不是自己的儿子谁也不能信,话说回来高兴对这个时空的父亲也是十分倾佩,事无巨细都要亲事亲为。

虽然这个时代没有抖音;没有微信;更没有穿越火线,英雄联盟。

但高兴适应过这样的生活后觉得也还不错,虽然有些单调时不时还是不可避免的会感到无聊但是这里有400年后所没有的白中透蓝的天空。

有打过农药,不含各种化学添加剂的食品,更不用时不时打开手机看一下有没有令人厌烦的各种工作上的消息,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想必不会再重新得上后世的那可怕的抑郁症了吧。

清算完帐目,练下字读会儿书,一上午的时光便匆匆而过。一到晌午家中的厨娘便做好了午饭端了上来,并没有什么大鱼大肉只是一碟新鲜的豇豆,一小碗番茄蛋汤。

没错此时西红柿已经出现在了中国人的餐桌之上,最早有关于番茄的记载是在明朝的万历年间。

因其色彩艳丽起初只是用作于盆栽观赏的作用,发展到最后也不知道是哪个好吃鬼卖出了这关键的第一步,陡然发现这味道还不错于是短短几十年时间便在大江南北传播种植了开来。

高兴发现现在的番茄远远没有以后个头那么大,就算比以后的小番茄也还要再小上一圈,约莫只比葡萄大上那么一圈,当这口味却比后世苹果那么大的番茄要可口得多,制成汤后喝起来更是奇酸无比,开胃极了。

吃完午饭,便独自在湾中散步,高家大湾依长江而建,万里长江在此拐了个大弯,高家湾便处于这个“几”字湾的怀抱之中三面临水,小村不算大沿着江岸几字排列着数来数去大约有三百来户,接近两千人。

房屋类型大多是土墙,茅草屋顶倾斜角很大这也符合长江以南地区降水量充沛的特点要是和北方那种平平的屋顶估计撑不过一个梅雨季节就得塌了重建。

这种土坯房一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是主流夯土做成的墙壁在夏天能够很好的阻隔阳光直射的热量,在冬天厚厚的墙壁也能够很好的阻挡南下的寒风,冬暖夏凉而且取材于土地,盖房的时候吆喝四邻来帮忙给餐中饭吃就都愿意来帮忙。

步行于湾中,无论老老少少见到高兴都会打声招呼,喊一声少爷。

这不仅仅是因为高家乃是高家大湾的主宗乃是一姓之主,更因为文中一开始提到的高和乃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不仅在灾荒之年散尽家财赈济乡邻,对于投献在家中的佃农更是优待得让甚至是隔壁村的富农羡慕十足。

不仅在农忙的时候供给餐食,收的地租更是不及隔壁村地主的三分之二,对于作恶多端的人,劳苦大众会惧怕其的獠牙而忍气吞声;对于多行善举的人劳苦大众们总是不吝赞美。

可是看着这些村中街道上破破烂烂,每个老百姓都是面黄枯瘦,一副无精打采,身上看不出来有一点朝气的样子,高兴心里就忍不住的感到几分酸楚。

是啊这就是数千年来中国底层老百姓最真实的样子,被生活和生存压的抬不起头来,渐渐地弯下了腰。

这时候的农村可不象后世或者电视剧中看起来那样干净整洁,一尘不染就连行走在其中的老百姓都是个个光鲜亮丽,气宇轩昂。

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充斥着各色各样的垃圾和污水,走到某些地方高兴甚至可以闻到尿和各种粪便混合在一起的味道。

这简直让他很不习惯,毕竟后世不说城市就算是广大的农村都或多或少会讲究一下卫生,不会像这样污水秽物随处可丢只要不是丢在自家堂屋就OK。

他也可以理解,不说明朝末年就算是民国时期北京城也是路上随处可见大大小小许多粪堆,许多流浪汉冬天甚至直接睡在大粪堆之中只求取暖。

更不用说同时期的欧洲还是鼠疫横行,高跟鞋的发明也不是什么高雅的事情就是因为这个时期的欧洲人不想踩到街上的粪水。

行过这片大大小小,错落无致的小巷便来到了--祠堂。祠堂也是一个自然村落里重要也是最气势恢宏的建筑。

不同于四周密密麻麻的茅草土坯房,高氏祠堂通体用青砖条石砌成光门楼就高约三丈也就是近十米之高,墙壁上雕刻着许多莲花,鸟禽,漆红的大门甚至是用一整个刨成的,门楣上用楷书阴刻着四个巨大的字--“高氏宗祠”。

祠堂旁边便是高宅,一丈高的青砖院墙上砌着青色的瓦,大门口有着两个拴马柱顶上雕刻着两只张开着大口的石狮子,其中一棵拴马柱上栓着一匹肩高一米出头的枣红色矮马,横七竖八分布在门上的铁钉还有那铜制的门环无不向外人述说着主人的富贵。

宅子是一个三进的院子。

第一进是议事接客的堂屋,第二进是供奉祖先牌位的家祠,再往后才是一家人起居的所在,在高兴前面还有两个姐姐都均已出嫁,穿越到现在一个月还未谋面。高母去世后,高和便没有再续弦,这也是为同村人津津乐道的一桩美事。

东南风一吹,雨便大了起来,每家每户都在急着赶回家收衣服或者地上晒的稻谷,忙碌一片。时不时还能听到几声喝骂,原来是村妇四处找自己玩疯了不肯回家的孩子。

炊烟四起,田野里四处弥漫着饭菜的香味。

回到家中,拿起鱼食抛投给小水塘里的锦鲤。一群颜色各异的锦鲤在池底疯狂的争夺着有限的鱼食大有不把别的鱼都饿死誓不罢休的意思,也不管他自己吞不吞得下这么多......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