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救灾动员(求收藏,求鲜花,求评论)

朝会后,乾清宫。

太子朱由校已从文华殿来到乾清宫,陪同太子过来的,还有太子老师孙承宗。内阁方从哲,刘一燝,韩爌,户部尚书李汝华,吏部尚书周嘉谟,礼部尚书孙如游。

“谈谈吧,山东之事,如何处理?”

方从哲看看左右,回答道:“此次山东灾情,十分严重,比以往更甚。”

“要做好灾民收容,救助,善后,安置事宜,所需人员,钱粮,物质都很浩大,其中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带来很大的麻烦。”

“嗯,你们都说说,有什么办法,列个条陈出来。”朱常洛道。

户部尚书李汝华道:“赈灾所需银两,户部勉强能够,但所需粮食,现如今无法马上筹集。”

内阁刘一燝道:“可以让南京那边筹措粮食,直接去大运河发往山东。”

朱常洛道:“粮食这边,我提个意见,大家参详。从运河运往京城的粮食,未到京城,山东境内的直接下在山东。由各州各县统计,和户部核对。”

“可今冬京城的粮食不够了呀?”李汝华道。

“让各藩王这些个大地主们捐,二十多个王爷,一百万石还拿不出来?特别是蜀王,福王,他们最富有。”

“对付他们,我已有了计划。先发明旨,看看情况再说。”朱常洛露出诡异的笑容。

“对于救灾的事情,我做如下安排,你们做好记录。”

“建立对灾民进行供养、临时进行收容养护的救灾场所。之前的养恤方法,施粥、居养外,再增加赎子。”

“设立粥铺施粥,即设粥锅为灾民放粥,同时安排劳务给有劳动力的,额外地增加粮食供给,什么劳务?朕在下面讲。”

“建立居养场所,如居养院、安济院、福田院等。搭建这些场所的劳工就由各地方官吏安排灾民做劳务,这是第一层使用。记住这只是对灾民进行的临时收容养护所。”

“赎子,帮助灾民把卖掉的儿女赎回来,这个钱由各级州,县的财政里出,我不想看到这些灾民绝望,再为饥民赎回被迫卖掉的子女。立安民、给药、抚婴等法令,在各地临时设立种种机构,由各县级长官负责。”

“赎子是一种义举,但要由行政法令进行约束,为一种辅助的救灾措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好处。”

“除害。提倡以人力消灭蝗虫、祛除疫病,这是劳务的第二层使用。”

“最重要的是平抑粮食价格,不允许在当地出现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的现象,商人如有此等行为,抄家,灭三族。官员如有倒卖粮食,罢官,问斩。但要做好监督工作,我会派一个人来做这项工作。”

“大家觉得如此可行。”

“陛下安排的非常详尽,做臣下的感佩不已。”李汝华道。

方从哲问道:“不知陛下要派那几位去山东?”

“你是一个,前面的救灾,你是有经验的。另外,我还要派太子去历练历练。”

“为了锻炼锻炼太子,下面我要说的事情,救灾后面的事情,由太子来主导。”

“孙承宗师父,你陪同太子一起去趟山东,好给他做下指点。太子是个聪慧之人,他会知道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

“是,陛下。”孙承宗回答道。

“为了防止灾民外流,我们必须实施的一系列安抚措施。历史上每次灾荒之后,大批农民流离失所,农耕废弃严重。”

“为改变这种状况,朕想以给复、给田、赍送为主要的安辑办法。”

“给复就是通过减免赋税等方法安抚灾民,以引导外流的灾民回乡重新耕作。”

“给田是给外流灾民以闲田,并减免租税,吸引灾民不外出流徙。给田方法的太子在奏章里已有方法,可以会同当地的实际情况,做统一安排。记住要一一登记造册。”

“赍送,通过官府的力量将外流的灾民遣送回原籍。为保证安辑的实施,多方周济,缓赋宽逋,贷种葺庐,尚堪存活,不至流窜。此事操作起来最为麻烦,需要官府人员耐心引导,所以本次灾区工作中取得不错表现的,治下有术的,都会在明年的京察中做优异的评分。这点由内阁刘一燝,韩爌,会同吏部尚书周嘉谟做评判。当然,必须由朕亲自过目。”

“另外,对各受灾地区进行蠲缓。对受灾地区减免赋税、停征地租,因受灾会滋生很多犯罪事件,要施用较宽刑罚的辅助救灾措施,并报刑部报备。”

“并且由官府出面提供种子、耕牛、农具,钱粮等,这些不要免费提供,可以签订十年,二十年的契约,以贷的形式发放给农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农民稳定在各自的田地,不要因灾害,减收而到处流动,为祸其他地方。这点太子要谨记。”

“是,父皇,儿臣谨记。”

“在朝廷里设立专门的救灾应急部门,来应对此类事情。”

“重中之重是粮食,灾区重建后,为迅速恢复各地经济,灾区的粮食是在收购粮食的过程中全部以高价收买,在灾荒之年低价出售给灾民。此为粮储,任何地方政府无权调配,只为救灾减灾之用。”

“此事由户部单独造册,做好登记。由朕亲自领导此事,主事人员由户部拟定。”

“此次救灾,如若成功,照此循例。日后重要的是各种减灾和防灾。大明需要这方面的人才,也恳请各位,做好人员推荐。”

“但提前打个招呼,如果是谁想靠这个提携自己的门生故交。那可别怪朕不讲情面。”

“大家都是朕最相信的人,朕也放心让你们办事,有什么事情放开了去做。我想要的是能臣干吏,而不是那些夸夸其谈,空谈误国之人,只有实干才能兴邦。”

“不是朕在这里夸下海口,不出几年,你们都会看到,咱大明帝国,领土会翻倍,百姓的收入会翻倍,粮食会堆满仓,银两会用不完。万邦来贺之时,你们都是最棒的大明功臣。”

朱常洛的一番话,让各位朝臣心潮澎湃,没有那些讨厌的言官,御史,各人都仿佛看见了伟大的前程。

他们也开始觉得,皇帝似乎有了很大的变化,好像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