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太子奏章(求收藏,求鲜花,求评论)

朝会之日,奉天殿内。

朱常洛高坐龙椅上,朝臣都进入大殿,有内阁大臣,六部尚书等一品和二品大员,六部侍郎三品官员,六部给事中,都察院的御史。

济济一堂,分列两边,官服为朱紫色。管补一品斗牛,二品飞鱼,三品蟒,四、五品麒麟,六、七品虎、彪。总共一百多号人。

这就是这个时代掌握整个明朝的军事,政治,经济命脉的官员,还有一些以监督为名义,专门弹劾各大官员的言官。

随着王安一句“有事早奏。”

第一个站出队列的是给事中惠世扬,此人慷慨激昂道:“臣给事中惠世扬弹劾内阁首辅,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方从哲九条罪状,二条该杀。”

“方从哲自万历四十一年来,独任七年宰相,妨碍贤良祸害国家,为第一条罪状。”

“随心所欲,骄横愚钝,没有礼节,在皇帝病重时处理事务时出现失误,为第二条罪状。”

“在皇帝原来的太子宫中发生梃击案,庇护奸党,为第三条罪状。”

“纵容儿子杀人,蔑视法令、典章,为第四条罪状。”

“阻挠、抑制言官,堵塞皇帝的耳目,为第五罪状。”

“丢失城池违反法令,宽纵抚臣,为第六条罪状。”

“马上督战,全军覆没,为第七条罪状。”

“徇私骗上,使辅臣蒙羞,为第条罪状。”

“代征专卖税,侵蚀国家,殃及百姓,为第九条罪状。”

“郑贵妃请求封为皇后,举朝极力争辩,方从哲模棱两可,为第一件该杀的事。”

“崔文升用泻药伤害皇帝的身体,诸位大臣议论此事,方从哲想逃脱罪责,李可灼奉献毒药,差点害死皇帝,方从哲还拟作赏赐,为第二件该杀的事。”

御史王安舜,郭如楚、冯三元、焦源溥,给事中魏应嘉,太常卿曹王光,光禄少卿高攀龙,主事吕维祺,分别跪下“臣附议。”

乌央乌央的大殿上跪下了三分之一。

这时方从哲从队列里出来,“扑通”,跪在地上。

“陛下,臣有罪,辜负圣恩,恳请陛下治罪。”

“死罪。”

“死罪。”

纷杂声音不绝于耳。朱常洛知道,这是一场战斗,是和文官集团的第一场战斗。

不光是为了回护这个在首辅职位兢兢业业的首辅,虽然它不像张居正那样的首辅政绩斐然,却是一心一意的为江山社稷着想,一直也不结朋党,在各方势力中力求平衡。

“各位卿家,昨日的奏章,我已看了,但有一份与众不同的奏章,其中节选的一段,我给大家念一下。”

“……向受灾免费无偿提供农具、种子和耕牛,减免赋税,耕地根据人丁的数量统一划拨,并分别给五十亩、给十亩,甚至可以规定‘任其开垦,亩数无定额’。年限为二十年至五十年,由户部责令地方部门办理,前期集中在山东,河南,陕西,山西等受灾严重的的地区实行。特别规定偏远地区土地均归开荒者为永久产业……”

“朕给加了一条,派遣专业的农耕人才作为指导者,指导当地人耕种,以两年为期,回来后给予现银作为奖励或在当地分配土地。”

“不知众位卿家觉得可行否?”

大家有点蒙圈,皇帝在搞什么,大伙说这个,皇帝说那个。

“陛下,我们在说弹劾方从哲的事情。”

“还有一份奏章,应该是十日前送的这里的。我也给大家念一下。”朱常洛继续没理会大臣们。

“臣山东巡抚王在晋泣血叩启,万历四十年月,山东地区受到严重旱灾,蝗灾肆虐影响,社会秩序一片混乱,盗贼横行,光天化日之下抢劫的事情更是时有发生。灾民更是不计其数,山东省内的九十多万人民吃不到饭,为了勉强生存,易子而食,生吃活人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恳请朝廷发放赈灾钱粮,银三十万两,粮一百万石。”

“大家怎么看呢?我想请问一下各位,认为是赈灾和利民重要呢?还是骂死人重要呢?”

“陛下,生死事小,气节为大。试问那个做臣子品行不端,能做好事情的?我大明以孝治国,绝不能纵容方从哲此等昏庸无能,欺上瞒下,压制悠悠众口的酷吏。”

“此人是谁?”朱常洛问王安。

“此人礼部侍郎钱谦益。”王安小声说道。

原来是此人,其妻柳如是,“秦淮艳”之一,原历史中,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

此人也配谈气节。

“气节,当你饥肠辘辘,吃了上顿没下顿时,你来谈气节;当你饿得吃树皮,吃观音土,易子而食的时候来谈气节。”

“你们个个衣食无忧,且锦衣玉食,可成想到,还有那么多饥民,灾民。如何在哪去搞点吃的时候,你们却在空谈气节。”

“知不知道第一份奏章是谁写的么?是太子,天之骄子,贵胄之身。可他在想什么?已经在想防灾减灾救灾。”

“知不知道上一个去山东赈灾并卓有成效的官员是谁么?就是你们一起弹劾的方从哲。”

“这个国家不需要夸夸其谈的官员,不需要结党营私的官员,不需要每天撑饱了没事做,就跟着瞎掺和的庸官,废物官。”

“山东救灾,哪位愿去?”

下面官员一片沉寂,连最先上奏九大罪状的给事中惠世扬,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皇帝不按套路出牌呀,本来看着马上就可以打倒方从哲,怎么又牵出个太子。

“哦,怎么一到关键时刻,就没人说话了。那好,你们都不用去。”

“朕自有安排,内阁大臣和户部官员留下,到乾清宫商议,其他的官员可以散朝了。”

朱常洛对王安道:“去把太子叫到乾清宫来。”

然后头也不回就走了,留下一群懵逼的大臣们,一个个面面相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