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消化系统疾病 3

第三章消化系统疾病(3)

6克三诊:月余之后,患者由山西家乡带信来云:第2次方又服10剂,现在每顿饭可吃1个馒头、1碗面条,咽下慢,饮食在入胃时感到滞涩,不易消化,有时吐白沫,背仍常痛,精神觉比前强些。复信嘱其将二诊方加3倍量,研极细末分成200小包,每日早、午、晚各服1包,白开水冲服。

【解读】

食管癌与中医的“噎膈”类同。临床表现:咽下困难,食后即吐,逐渐加重,胃镜检查、钡剂造影均可确诊。施师告云:癌症余不会治,若能早期确诊,即可手术切除病灶,术后还应施以放疗、化疗。我辈中医,尚可配合中药施治,以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是也。

施师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用旋覆花、赭石、牛膝引气下行,降逆止呕,瓜蒌、薤白、厚朴(《雷公炮炙论》:“丸使厚朴,要用紫色味辛为好。”)、绿萼梅宽胸理气、行气止痛,茜草、丹参活血化瘀,牛蒡子、山慈菇、半夏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块,桃仁、杏仁行气活血、润燥散瘀、消肿止痛。

祝谌予老师在师门治疗经验的基础上,又加藤梨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对癌肿的治疗又前进了一步。

桃仁——杏仁(见第66页)。

旋覆花——代赭石(见第39页)。

瓜蒌——薤白(见第74页)。

莱菔子——莱菔缨(见第17页)。

注:米丹参即丹参与米同炒是也。盖丹参味苦而微寒,米炒之目的一是去其苦寒伤胃之弊,二是增活血止痛之力。

第六节脘胁胀痛(肝胃不和)

张某男38岁病历号52、2、305

胸脘胁肋胀满窜痛已十余日,甚则掣及后背,食欲不振,嗳气泛酸,有时欲呕,大便较干,易发烦躁,夜寐欠安,周身倦怠乏力。

舌苔薄黄,脉沉涩微弦。

【辨证立法】

综观脉证,乃因血虚不能养肝,肝气横逆,胃失和降,气机郁滞所致,拟用疏肝和胃治之。

【处方】

醋柴胡5克

杭白芍10克(同炒)

旋覆花6克

赭石12克(同布包)

薤白10克

全瓜蒌18克(同捣)

沉香

半夏曲各6克(同布包)

酒川芎5克

炙甘草3克

醋香附10克

丹参25克

檀香3克

砂仁5克

广皮炭6克

炒枳壳6克【解读】

经云:“春脉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脊,下则两胁胀满,《金匮翼》云:“肝郁胁痛者,悲哀恼怒,郁伤肝气。”肝胃不和一证多由七情郁结于中,以致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发而为病。方用柴胡疏肝汤以疏肝理气,丹参饮以益血调气,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阴阳而和胃,加旋覆花、赭石及沉香曲降逆止呕、止痛,和肝胃、助消化。

半月后患者因感冒来诊,谓前治胁痛药服药3剂,诸症顿除,至今未再复发。

杭白芍——醋柴胡(见第11页)。

瓜蒌——薤白(见第74页)。

旋覆花——赭石(见第39页)。

丹参——檀香(见第85页)。

半夏曲——沉香曲

半夏曲辛平,和胃止呕,燥湿化痰,消痞散结,下气宽中;沉香曲苦温,疏肝和胃,行气消胀,化滞止痛。二药伍用,相互促进,疏肝和胃、健脾燥湿、行气止痛、化滞消胀益彰。

注:沉香曲由沉香、木香、厚朴、砂仁、豆蔻、郁金、青皮、枳壳、谷芽、麦芽、白芷、防风、葛根、前胡、桔梗、陈皮、乌药、槟榔、藿香、檀香、羌活、甘草等药组成,诸药共研细末,用面粉打糊,与药粉充分搅拌和匀,用模型压成小块备用。

第七节消化性溃疡

一、肝肾两虚

齐某男42岁病历号55、9、1

13岁起即患胃酸过多之病,中间曾一度好转,约有十余年未发,近几年来病势又渐发展,腰痛,胃痛,大便燥结,劳累过度时大便检查即有隐血,曾经医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舌淡苔白,脉沉弦而细。

【辨证立法】

经云:“肾主二便,大便难者,取足少阴。”腰为肾之府,肾虚则腰痛。泛酸责在肝,肾为肝之母,标在胃肠而本在肾虚,因证用药,益肝肾为法。

【处方】

鹿角胶6克(另烊化兑服)

山茱萸12克

川杜仲

续断各10克

炒枳壳6克

炙甘草10克

陈阿胶10克(另烊化兑服)

火麻仁15克

熟地炭各18克

杭白芍18克

黑升麻

芥穗各5克

酒当归10克

淡苁蓉10克

鸡血藤15克

二诊:服10剂,腰痛好转,大便正常,食欲渐增,服药后腹中鸣,其他无变化,仍依前方增加药力。

【处方】

川杜仲

续断各10克

二仙胶15克(另烊化兑服)

杭白芍10克(土炒)

炒枳壳6克

黑升麻

芥穗各5克

淡苁蓉15克

山茱萸12克

漂白术6克

熟地炭各18克

当归身10克

炙黄芪18克

炙甘草10克

三诊:服药10剂,诸恙均除,时届深秋,天气稍凉,只觉腹中时鸣,仍依前方增损药味为治,以期巩固疗效。

【处方】

补骨脂10克(炒炭)

胡桃肉30克

炒建曲10克

川杜仲

续断各10克

熟地炭各18克

山茱萸12克

漂白术6克

甘枸杞15克

当归身6克

炒枳壳6克

炙黄芪18克

炙甘草10克

二仙胶15克(另烊化兑服)

四诊:服药10剂,已完全恢复正常,期内离京返闽,要求丸药常服,巩固疗效。

【处方】

按二诊处方将药量加5倍为蜜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服1丸,白水送服。

【解读】

历诊方药——青蛾丸,治腰痛;二仙胶通督任,甘枸杞补冲督之精血;山茱萸,固阴补精。并化裁养血润肠丸以通便润燥,芪、术、炙甘草益气补中,此案本属消化性溃疡病,而施师立法用药着重于肾,诸症逐渐缓解。胃病治肾而愈,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之特点。

龟甲胶——鹿角胶(二仙胶)

龟甲胶为龟甲熬制成的胶,鹿角胶为鹿角熬成的胶块,二者合用,名曰龟鹿二仙胶。其伍用机制,明·李中梓说:“人有三奇,精、气、神,生之本也。精伤无以生气,气伤无以生神,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鹿得天地之阳气最全,善通督脉,足于精者,故能多淫而寿;龟得天地之阴气最具,善通任脉,足于气者,故能伏息而寿。二物气血之属,味最纯厚,又得造化之元微,异类有情,竹破竹补之法也。”二药参合,一阴一阳,阴阳双补,通调任、督之脉,故能大补肾阴肾阳,疗虚扶羸也。用于治疗虚损诸症。

杜仲——续断(见第48页)。

当归身——炙黄芪

当归辛甘温润,能走能守,入心肝能生阴化阳,养血活血,走脾经而散精微,化生补血;黄芪甘温,大补脾肺之气,振奋元阳,升举清阳,以资生血之源,为补气升阳之要药,二药相合,阳生阴长,气旺血生,共收补气生血之效。

当归、黄芪伍用,名曰当归补血汤,出自《兰室秘藏》,黄芪一两,当归二钱,水煎服。功能为补气生血,治疗血虚证。本案施师处方,当归身6克、生黄芪25克,意即益气补血,缘由溃疡病出血之故,导致血虚正衰是也,此乃治之妙法矣。

油当归——肉苁蓉

油当归质润多油,功专养血润燥、滑肠通便;肉苁蓉温而不燥,补而不峻,偏于温润,滋肾润燥,滑肠通便,与油当归伍用,相互促进,养血润燥、滑肠通便的力量增强。

肉苁蓉(见第78页)。

油当归、肉苁蓉伍用之理,即遵《内经》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之义,为温热病后期,津枯肠燥,无力送下大便而设。笔者体会,诸凡老年人、体虚者、妇人产后津液不足,血虚肠燥,大便秘结者均宜使用。笔者曾治一位帕金森综合征患者兼见大便困难,每4~5日才排便一次,主取当归身、肉苁蓉、火麻仁、郁李仁之类,则腑行通畅,大便转为日行1次。

生熟地炭(生地黄炭、熟地黄炭)(见第48页)。

黑升麻——黑芥穗(荆芥穗)

升麻属阳,性升上行,既能引清气上升,又能扶助阳气,捍御阴邪;荆芥穗入手太阴、足厥阴气分,长于祛经络中之风热,并能散瘀止血。二药炒黑入药,令其入于血分、出于气分。二药伍用,升清阳、除败血、止出血之功增强。

施师治疗出血性疾病颇有经验,若中、下焦出血者,习惯以黑升麻、黑芥穗伍用治之。其治疗机制是血见黑则止,还有升清降浊,散瘀止血的作用。另外,二者炒黑入药,既能入于血分,又可出于气分,以引邪外出,故善治产褥热之发热等症。

注:漂白术:白术用米泔水浸漂后捞出,切片,晒干入药,其用意是减其燥性,并皆谷气益脾,增强白术利湿止泻之效。目前市场上缺货,可用土炒白术代之。

二、寒湿困脾

何某男23岁病历号53、1、405

胃痛已经年余,饥时较重,稍进饮食即可缓解,然食欲不振,有时欲吐,身倦,少力,月前曾见黑色便,近又复作胃痛,既往就诊于某铁路医院,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舌苔白垢,脉弦。

【辨证立法】

时届壮年而身倦少力,是为脾胃虚弱,不能运化饮食之精微营养身体之故。舌苔白垢,寒湿凝滞,脉弦主痛,当拟化湿开郁,补中健脾法。

【处方】

赭石15克

旋覆花6克(同布包)

蔻仁各3克(同打)

野於术10克

云苓块10克

细丹参18克(米炒)

白檀香5克

北柴胡5克

杭白芍12克(同炒)

野党参10克

炙甘草6克二诊:服药3剂,恶心已止,疼痛稍缓,仍用前法加川厚朴、乌药温中调气,鸡内金开胃健脾,重用炙甘草,甘以缓之,止痛和中治之。

三诊:服药6剂,痛已减,仍食欲不振,空腹尚隐痛,勉强多食即感泛酸,脘觉灼热,拟常服方。

【处方】

米党参12克

云苓块12克

海螵蛸6克

砂仁壳5克

野於术10克

焙鸡内金10克

广皮炭6克

川厚朴5克

半夏

沉香曲各6克(同布包)

米丹参12克

炙甘草10克另:海螵蛸6克,研极细,米纸包,分2次冲服。

【解读】

本案为脾胃虚弱健运不力,以致营养不良,初诊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后用参术健脾汤,以檀香、沉香取其降气、止痛、开胃,海螵蛸粉可以制酸,井促使溃疡面愈合。

旋覆花——赭石(见第39页)。

杭白芍——柴胡(见第11页)。

砂仁——白蔻仁(见第17页)。

丹参——白檀香(见第85页)。

白术——茯苓(见第79页)。

白术——鸡内金(见第89页)。

半夏曲——沉香曲(见第98页)。

注:焙鸡内金即取净鸡内金置沙锅内,用文火焙至焦黄色为度,晾凉,备用。可增强健脾消食之功。

三、中焦郁结

王某男40岁病历号54、1、22

胃脘疼痛半年余,屡愈屡发,断续不止,痛甚时掣及腰部,进食后稍感舒适,2~3小时后,痛又发作。食不甘味,大便燥结色黑,3~4日1次,腹胀而有矢气。前曾在某市医院检查,诊断为消化性溃疡。

舌苔黄垢,脉弦数。

【辨证立法】

结郁中焦,腑气不行,逆而作痛,宜润燥和胃,消导为治。

【处方】

杭白芍15克

莱菔子

缨各6克

川厚朴5克

火麻仁15克

香附米10克

细丹参15克(米炒)

炙甘草6克

炒枳壳6克

杏仁各10克(同捣)二诊:服药6剂,胃脘痛见轻,食欲渐增,大便仍结,1~2日1行,带有黑色,舌苔仍垢。

【处方】

杭白芍15克

炒枳壳5克

佩兰叶10克

火麻仁15克(打)

米丹参15克

云茯苓10克

川厚朴5克

炙甘草10克

炒白术10克

晚蚕沙10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