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下面,刘工和大家讲讲质量这码事的前世今生。”黄立工把手摊向刘睿阳,刘睿阳接过来就往下讲,这是他俩习以为常的配合,过场都免了,就当是一个人说话。

“现代工业史,也是一部质量检测史。”刘睿阳一开口,场内就变得冷静而渴问。

在手工业时代,没有质量检测。没有精细的测量手段,只能凭手感和经验。那些年代的机械,菜刀斧头,长矛盔甲,只能用指头弹。质检靠声音,清脆、回响好的,说明含碳量低,杂质不多,那就是好品质。

到工业革命,进入第一个阶段:大规模制造,质检靠经验。比如说枪械,——没办法,人类技术的进步史是由战争和武器推动的——很快就靠机器实现大规模生产,其实只是生产速度加快,但仍然是一枪一造。跟指纹一样,同一家工厂同一个批次,彼此差距很大,因为还是靠造枪的工匠手工调试和检测。就像武侠小说里争抢屠龙刀,拿到杆好用的枪,如获至宝,睡觉都抱着,怕丢了,“枪不离身”的军队传统其实是这么来。更糟的是,关键零件坏了,比如扳机装置,没有可替换的,只能将整条枪都扔掉。

这不是真正的工业化。没有稳定可靠的质量检测体系,就没有工业化。

到1820年代,进入第二阶段:生产标准化,质检部件化。一般谈到工业化,喜欢说工业革命、蒸汽机,其实可替换部件才是现代工业的起点,这项创新的伟大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可替换部件,以前不是没有人想过,但是得先有铣床,才可能变成现实。铣床是美国人1816年发明的,几年后,美国的春田兵工厂就制造出了可相互替换的零部件,用在滑膛枪上。1851年,水晶宫博览会上,美国武器的展出给英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英国人懂行,意识到这个小小的改变让工业不再是多和快而已,而是变成一个体系。他们马上派出代表团到美国学习、研究。从此,美国体系席卷整个欧洲,改变军火业,改变战争史,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部件可替换,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最早的标准化,意味着个人、部门乃至整个工厂能够独立而专注地改进提升局部零件的精度和性能,从而很自然地要求质检部件化,产生可靠而体系化的质量检测体系。

到1910年代,进入第三个阶段:生产标准化,质检前置化。福特将标准化理念发扬光大,开发出第一条汽车组装生产线,把汽车组装时间缩减了500多倍。流水线生产对零部件的通用化程度要求很高,几百万个零件,随便拿出一个,装配到整机上,质量必须稳定。这时候,单纯依靠事后质检远远不够。质量检测体系跟着进化,找到了新的武器,统计。通过抽样,随机检测少数零部件,来判断整体质量情况,然后跟踪其在时间流中的表现,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过程控制——这套方法的发明者是休哈特,现代质量管理的奠基者,被称为“统计质量控制之父”,他的休哈特控制图到现在还是工厂质控的基本工具。

“一百年前的发明,奠定现代质检体系,造就一百年的工业辉煌。不过,我们现在也在面临着新的阴影。”刘睿阳话头一转,回到现实里来。大部分工厂都是按现代工业生产设置,先进生产线、统计质控体系、生产管理系统等,国外在用的先进工具,我们也在用,为什么还是造不出第一流品质的产品来?质检可都是合格的呀。

会议室的各个部门干部纷纷点头。这是个普遍性问题,别说是终端用户,有时候内部员工都会觉得自家产品总是差那么点意思,客户抱怨连连,但是整个流程捋下来,又找不到明显的质检问题。

“品质,本来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但是现在越来越只是一道工序,一个工作职责,而不是内在的信念和要求——这是质检部件化的弊端所在。把森林分解成一棵一棵树,才能建立清晰而严格的质检体系。但是部件的过度细化,组织生产的官僚化,会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树林。”刘睿阳说。用户所理解的品质,是产品在具体使用中,性能和体验好,而且稳定。生产者所说的品质,是质检规定,一条条地核对,过关了就是好。每个部门,每个环节,关注的是自己的工作达标,不要扣钱,很难把自己的工作放到整个森林里来考虑,考虑其对整体产品的影响,对用户的影响。

黄立工无缝地接过来,“刘工说的是,全局意识!”他伸手指着老吕,“如果把问题都压在品检部,我们的质量控制注定是庸俗的,没有高度的。质量,从来不只是单个部门的问题,而是包括设计、零部件、组装、测试、质检等各个环节在内,环环相扣,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表现出来却可能是在别的环节,到了产品层面,就是灾难。”

老吕眼睛有些发热。之前在底下鸡飞狗跳,相互抱怨攻讦的各个部门干部,多少都有些不好意思,像犯错的学生,把目光放低,默默点头。

“在座的每个人,我对你们的要求是,质量上的全局意识,应该是你们的底线思维。不是外在的要求,满足就行,敷衍也行,而是一种最基本的信念,就像呼吸一样。老吕,按照新的要求召开和主持质量检讨会,我和刘工每期都会参加。”

门口传来几声清脆的掌声。众人看过去,原来张文峰也到了现场,一直倚在门边听着。他干脆跨进门口,扬起双手,示意大伙,此处应该有掌声。

会议室里如梦初醒,响起一片响亮的掌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