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6重生的意义

最近一段时间,李耕过得太精彩、太充实了。

这精彩过后,一时间李耕竟有几分无所事事。

然后他又不适应于这样的无所事事。

这些天处于罢课风波的影响期,每天上完课回到住处,稍微花点时间处理网站的内容后,还剩下不少时间。

这些时间当然可以全部用来玩游戏。

然而,咱毕竟是充满抱负的重生者,还不想那么奢侈。

最终,看着从家里拿来,又从宿舍带到出租屋的的那把吉他,他终于知道要给自己找什么新的事情做了。

一直以来,李耕就挺羡慕那些有才艺的人。

作为农村长大又没什么家学渊源的孩子,他小的时候没什么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艺。

好吧,如果小学练了一点书法国画也算的话。

但那也不过是素质教育的门面,闹着玩,后来随着升学压力很干脆地丢了。

结果书也没读好。

虽然自学了一点编程,然而后来几乎成了他的主业,技艺还属实一般只能混口饭吃,平日逢人都羞于说自己是个程序员。

要说他把时间都花在玩乐上,人家玩什么都可以玩出学问来。

以前看王世襄的《锦灰堆》,家具、漆具、竹刻、书画、雕塑、饮食等等无所不通,这才叫玩家。

老一辈的大师咱比不了,再比如所谓的御宅族,也不是个随便的称呼,人都是电影宅、动漫宅、游戏宅、键政宅、军事宅、技术宅……没精通一两样亚文化,配叫宅么?那叫家里蹲。

而李耕呢?

追动漫、玩游戏、看,实属消磨时间,体验享受为主,从来都是走马观花,曾深入钻研过某一类型的文艺作品,肯定称不上是才能。

在李耕高考的一二十年的生活里,略微能跟才艺沾上一点儿边的,估计就是音乐了。

大学时他上过一学期的吉他课,后来也尝试学过乐理,玩过别的乐器,但都没有能长期坚持。

突出一个遗憾。

在这个越发娱乐的时代,不说陶冶情操什么的,会乐器,会唱歌,就是那种特别有面的才艺。

虽然华国人口基数那么大,从一线城市到大山深处,到处卧虎藏龙,但可能是越缺少啥就越稀罕啥,李耕一直感觉玩音乐特别厉害。

只可惜果儿都是女的。

要说前世,李耕也有过卧室音乐人的白日梦呢。

这也不是痴人说梦,计算机音乐已有近 50 年的历史,千禧年前后开始被广泛创作,然后,得益于互联网化、数字化以及个人计算机性能和软件的不断发展,现在即使在卧室也能完成一首歌曲的生产、加工和传播。

后世,因为疫情封锁政策,前 Spotify 首席经济学家 Will Page 指出各大唱片公司在 2020 年发布了 120 万首歌曲,而卧室音乐人的单曲发行数量则是其 8 倍,达到 950 万首。

即使是在国内,新生代音乐人也越来越多,网易和企鹅的音乐人都突破了 20 万,其中不乏在家就能完成创作的音乐人。

堪称传奇的是,格莱美最年轻的大满贯碧梨(Billie Eilish)就是从卧室音乐起家的。2021 年,国内也出了一张年轻音乐人一手包办的「谬误与偏见」,让人得以一见华国年轻人的才华。

在李耕看来,卧室音乐人是非常酷的、真正的创作者。

这里有个题外话,某粥算卧室音乐人么?

闲话少说,前世多数时候,李耕也只停留在空想,诸如等咱有了钱,一定要如何如何之类的。

也许是没有那么喜欢?也许是现实生活无时不刻地消耗着躯体与精神?

有人会说,学音乐跟有没有钱也没什么关系啊!

不是也有挺多音乐人又穷又没有名气,人家也安贫乐道。

的确如此吧,就如同那首《空气和光线和时间和空间》所说,只要你足够想,没有什么能阻止你去创造。

只要你足够热爱,也没有什么能阻止你投身某一项技艺上。

别的都是借口。

可问题不正在于此么?

大多数时候,大多数人,就是既不足够想,不足够热爱,不足够天才。

这就是普通人啊!

平庸的、怠惰的、善于放弃的普通人。

作为普通人,就是得酒足饭饱,才能够有那么一点点高尚的情操。

要不然怎么说,穷山恶水养刁民,仓廪足而知礼节呢?

世间道理,不外如是。

李耕,就是这么一个普通人。

感到自己事业开始步入正轨了,不用为金钱发愁了,这才终于有心情来捡起前世遗弃的爱好,培养些许情操。

小飞线报发展到这一步,想来,今生的他已无须羡慕那些个网红明星前呼后拥了,如果他愿意的话,弄一个网络红人、意见领袖之类的当当难度也不会太高。

甚至李耕已经有所觉悟,未来的他,说不定还会因为曝光度太高而苦恼。

但是不正是因为摆脱了为了出名的功利心和虚荣心,对音乐的喜爱才更显得纯粹么!

就这样,李耕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爱好。

除了重新阅读过去上课时的笔记,他又网购了几本乐理书,还找了些教学视频。

然后拿起那把吃灰许久的吉他,重新学习起了吉他。

学吉他有两大拦路虎:一是手指疼,一是大横按,这两者毫不夸张地说,能劝退 95%以上的初学者。而一旦越过了,那你就能长久地练下去。

手疼这方面李耕能少受一点罪,他玩儿的是古典吉他,尼龙弦比民谣吉他的金属弦好按太多了。

尽管如此,重新适应还是很不容易。

抱着吉他,花了几天功夫,几乎快弹废了双手,他终于找回了一点熟悉的感觉。

当他终于能对着乐谱,成曲调地将《爱的罗曼史》、《圆舞曲》、《绿袖子》这三首当年的考试曲目弹出来时,不由泪流满面。

原来即使过了这么多年,咱也没把这些东西全部还给老师嘛!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耕信心大增,完全激发了学习乐器的热情,他兴致高涨地买了第二件乐器。

当然不是三角铁,也不是卡祖笛,而是口琴。

十孔布鲁斯口琴。

老实讲,上了一个学期吉他课,李耕却对吉他没有太多感情,口琴才是他上辈子投入最多时间的乐器。

虽然不如吉他大众,但是口琴有口琴的好,一是布鲁斯独特的音色为他所喜爱,二是个头小巧,拿在手上揣在兜里带了就走,三来,口琴便宜,几百上千块钱就能买到顶级乐手也在使用的乐器,算是最廉价最接地气的乐器之一了。

那几年李耕玩口琴,主要是想找一个离开屏幕的事情。

不然自从毕业以后,他工作对着屏幕,学习对着屏幕,娱乐也对着屏幕。

很多时候一天二十四小时,除了睡觉,连吃饭和走路都拿着手机。

李耕恐惧这种依赖。

他开始寻找能够让自己离开屏幕的时刻。

吹口琴,就是他那时找到的,逃离屏幕的休憩时刻。

然而想法是美好的,人是懒惰的。

上辈子,李耕依旧没能沉迷口琴多久,好不容易辛苦练了一两年最后仍旧自废武功。

终究还是游戏更香。

于是如今还是得有一个捡回来的功夫。

口琴的选择,没费李耕太多功夫,不外乎是通宝、铃木(SUZUKI)、和莱(HOHNER)、赛德之流,经典的琴即使在十年后仍然经典。

这也是口琴的一个好处。

你无法在设备上烧掉太多金钱。

当然便宜是相对的,玩口琴的人通常会有多种调式的琴,最常见的是 C 调,但能吹的传统布鲁斯乐曲少,百分之七十的布鲁斯乐曲都是降 B 调,百分之二十是 A 调,鲍勃迪伦等人的民谣则常用 G 调口琴。

这些如果一一配置,李耕那点零花钱显然也不够用。

他虽然双十一赚了大钱,但这会儿还是饼呢,只花了两百多块钱,先买一把 HOHNER 经典的 Golden melody C 调当作练习琴。

……

在音乐的学习上,李耕有时也试图在网上向 NightBoat 请教。

从过往的聊天来看,虽然没有正面提起,但他判断 NightBoat 应当是音乐产业相关的人,至少对各种乐器、乐理、编曲等都十分熟悉,乃至于音乐创作上都颇有见解。

对于这类掌握艺术类技能的人,李耕向来很佩服的,甚至会有一点仰望的心理。

但可能也正是因为他略带仰视的请教,原本似乎聊得火热的感觉就消失了。

面对李耕的请教,这位神秘网友并没有不耐烦,甚至还挺细心,但对方似乎上线的时间似乎不固定,回复也不及时,而且多少也有些客客气气的疏离,两人更是甚少再聊起各自生活中的事情。

李耕也不知道对方当初提出的大事到底是什么,他们没有再提起过。

不过他不是很在意。

网友嘛,他也不是没聊过。

别看今天大家一时聊得火热,明天有一方突然消失,也完全是正常不过的事情。

再说,连对方是男是女李耕都不清楚,更谈不上有什么企图心了。

以往逗闷子没啥好说的,现在向人家请教,人家有问必答,不吝干货就很好了。

于是,两个陌生人,两个无所依偎又彼此八杆子打不走着的原点,就这么在这无限辽阔的网络上,以半生不熟、看天吃饭的频率链接着。

NightBoat 的回答越来越随缘,李耕也不恼,先自己琢磨着。

以后等咱有钱有闲,就找专业老师一对一教学,现在嘛,凑合着。

就这样,在工作与学习的闲暇,李耕开始以吉他和口琴为伴,自娱自乐。

反正他又不抄歌,在专业上没追求。

就是玩儿。

练琴,学习乐理,不但可以体验新事物,玩的时候还能玩得懂,玩的明白,够了。

既然是玩,也不是就一定要玩乐器。

如果有得选,其实李耕也想玩游戏。

但这不经费紧张么,虽然再预付了吴光耀第一笔外包资金后,他短期也没有其他大项支出了,剩下的钱配个高性能主机或者买台游戏机是够的,但是李耕还是留做了备用资金。

本质上,李耕是一个喜欢有余力的人,不是说不能冒险,但是为了玩乐而冒险,就不太值当了。

再说,玩乐器也没什么不好。

作为能够脱离屏幕的一种娱乐,他不但能享受其乐趣,也为自我得到提升感到开心。

有过双十一和 5000 米比赛的全力以赴,李耕感到获益良多。

不仅仅是获得金钱和荣誉,他也渐渐体悟且尝试,以强者的心态去生活,该努力的时候要努力,该玩儿的时候就得玩个痛快!

重生的意义,就是做没有做过的事情,获得更多的体验,成为更好的人。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