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做人之道,从“方”开始 2

第一章做人之道,从“方”开始(2)

为了对治我们身上的这些弱点,就必须用一些东西来“管理”我们,使我们少走弯路、使我们不会误入歧途。我们就像一些不懂事的孩子,总是犯一些无心的过失,为了使自己更好地“成长”,就必须遵守做人的规矩。

做人的规矩,就像马路上的红绿灯,虽然它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某些不便,但正因为有了红绿灯,道路才有了秩序,我们的安全也才有了保障。如果你违反交通规则,乱闯红灯,后果就很严重了。

做人的规矩,是我们不得不遵守的。

做人之道,从“方”开始。

www.youxs.org

每一次旅游之前,我们都会精心策划一番:去南方还是去北方?去几天?和谁去?找旅行社还是“驴行”?策划周全后我们才会上路,不然心里肯定会不踏实。

但面对人生这趟最重要的旅行,很少有人会做出规划后再上路,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待多年过后,眼看着当年与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线的人已远远把自己抛在脑后,才追悔莫及。“如果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事情,在现实世界中是不会发生的,时间与空间,不会因为你的喜怒哀乐而产生任何扭曲。

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在本宁顿学院念书时,要在电讯业找一份工作,她的父亲为她约好了当时担任美国无线电公司董事长的萨尔洛夫将军。罗斯福夫人回忆说,将军问我想找哪种工作,我说:“随便吧。”将军对我说:“没有一种工作叫随便,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成的。”

没有愿望,人生就没有动力;没有方向和目标,动力就无所释放;没有目标的实现,我们就永远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目标就是方向,有了目标,我们才明白自己要到哪里去,我们才不会走错漫漫人生路。

有这样一个关于目标对人生影响的经典事例: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做了一个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百分之二十七的人没有目标,百分之六十的人目标模糊,百分之十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百分之三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经过长达二十五年的跟踪研究,结果发现他们的生活状况及分布现象十分有意思。那些占百分之三有清晰长期目标的人,二十五年来几乎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二十五年来他们都朝着同一个方向不懈努力。二十五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占百分之十有清晰短期目标的人,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点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被达成,生活状态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等。

占百分之六十的目标模糊者,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他们能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

剩下的百分之二十七是那些二十五年来都没有目标的人,他们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的生活都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都在抱怨他人,抱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

从这个经典案例当中,我们可以认识到目标对走向成功的巨大作用。人们常说“知足常乐”,殊不知正是由于安于现状,我们才会不思进取,与一个个擦肩而过的机会错失交臂。

目标是一盏灯,它可以照亮我们的人生道路,有了灯的指引,我们才不会迷失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目标就是目的地,没有目的地,我们永远也无法到达终点。

有一句话说:一心向着自己目标前进的人,整个世界都给他让路。说得很有道理,有什么样的目标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往往找不到自己的目标。因为有太多人告诉我们该做什么,这很容易使我们感到困惑。人生漫漫,人海茫茫,我们要如何找准自己的方向呢?

古人讲“安身立命”,即是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要使生活有着落,就要找到一份工作,并且最好这份工作是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又接着来了,如何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呢?

第一,我们应该把兴趣和才华区别开来。做自己有才华的事容易出成果,但不要因为自己做得好就认为那是你的兴趣所在。为了找到真正的兴趣和激情,你可以问自己:对于某件事,你是否十分渴望重复它,是否能愉快地、成功地完成它?你过去是不是一直向往它?你人生中最快乐的事是不是和它有关?

第二,我们要客观地做自我分析。当我们问自己上面这些问题时,不能把父母的期望、社会的价值观和朋友的影响加进来,不能把社会、家人、朋友认可和看重的事当作自己的兴趣,更不能把看着有趣但没亲身体验过的事当作自己的兴趣。

第三,如果在做了以上两点之后仍没结果,最好找更多的机会去尝试其他选择,接触其他领域。唯有接触才能尝试,唯有尝试才能找到心中的最爱。那些敢于去尝试的人是聪明人,他们不会输,因为即使不成功,也能从中学到教训、开拓视野。

第四,找到自己的志向。人生很长,可以同时拥有很多兴趣。在发展兴趣之外,更重要的是找寻终身不变的志向。有一本书的作者访问了几百个成功者,询问他们有什么是他们年轻时不明白,而今天终于明白的事。他得到最多的回答是“希望有前辈告诉我,鼓励我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和志向”。最后,要接受现实,脚踏实地,发掘出自己独到的才智。兴趣不一定就能当作职业,喜欢玩网络游戏不代表你会喜欢或有天赋来开发网络游戏。华盛顿起初也不过是个验货员,毛姆提笔写作前读的是医学,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能充分发挥自已才能的事业,从而走向成功。

找到兴趣,确定目标,即意味着为了达到目标必然要把自己逼进艰难困苦的境地中去;但如果一个人不能确定自己的目标,他必定是个没有勇气的人。

我们不能因为外在的原因而随波逐流,更不能因为暂时不知道自己的长处而犹疑不决。对于勇敢的人来说,人生就是一场实验。勇敢地尝试、开拓,这是我们找到人生目标的最好方法。这样,就算我们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却已经是“在路上”了。

暂时的迷失、彷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未曾出发!

4.“方”是人生的支点

高楼大厦需要地基做支点,参天古树需要根做支点,股市投资需要钱做支点。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

人活着,也要有支点。但仔细想想,我们的生活却经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爱人不是自己满意的;拥有的不是我们需要的;需要的不是我们拥有的。

就这样,在这种不平衡中,时间一天天地溜走,我们希望自己能过得更好,却像飘浮在空中一样,找不到用力的地方。有人说,请给我一个人生的支点,让我的世界平衡起来。

什么才是我们人生跷跷板上的支点呢?

我们需要不同的支点来维持生命:躯体的生存需要食物和空间;社会的生存需要秩序和认同;精神的生存需要智慧和情感。

动物活着的原因比较简单,就是出于生命本能。为了延续生命,动物竭力寻求食物,为了延续种族,尽力繁育后代。人类脱胎于动物,也承续了动物的生命本能。生年不满百,人的生命过程是短暂的,因而是宝贵的。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费尔巴哈说:“生命是一切宝物中最高的东西。”

生命本能是人生支点之一,但人不能只靠本能而活着,这就涉及到第二个支点:物质需求。

鲜活的血肉之躯需要三种基本物质来维持:食物、水、空气。就常人而言,离开空气几分钟就会死去,没有水活不过七天,没有食物活不过半月。人要维持正常的生命过程还需要其他物质,如衣物、房屋、燃料、光、盐……

动物生存出于本能,依靠物质,这些都与人一样,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在哪里呢?人的生存还有一个支点——精神的追求,这就是人与动物的区别。

动物是为活着而活着,维持生命过程即可:斑马吃草即可,熊猫吃竹子即可,它们不再追求新的东西,所以不能创造,没有理想。而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活得更好。人有得寸进尺、喜新厌旧的天性,有了一件衣服,还希望有更多更新更美的衣服,口味也渴望不断变化。于是产生理想,于是进行创造。

那么,从身、心、灵三个层次综合来看,人生的支点到底是什么呢?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标准答案:有人认为支点是家人,有人认为支点是事业,有人认为支点是情爱,有人认为支点就是金钱、权力……

也有一些人认为人生的价值感不在支点本身,而在寻找支点的过程中。在他们眼中,找到了支点,也就失去了支点,生命就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对人生支点的不同认知,构成了社会的复杂性和世界的多样性。然而,无论是无意识地跟随众人,还是有意识地独自追寻;无论是企图获得一个一劳永逸的支撑人生的“点”,还是认为生命的意义在过程之中,相同之处就是——不能停下这追寻的脚步。

孔子说:“饱食终日而无所用心,难矣哉!”生而为人,我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寻求什么——通过寻求,我们才感觉到自己是“活着”的,才认为自己是具有某种“意义”的。

每个人都在寻找人生的支点,我们读书、学习的最大价值,正在于通过认识自己而降低这“寻找”的盲动性,形成最适合自己的价值观。那么,我们去哪里探求这支点呢?

有人喜欢沉湎于过去,或懊悔或缅怀地希望从历史当中发掘出新闻,这时候他忘了,只要把支点定在过去,就是活在记忆当中;

有人喜欢预测未来,或满怀希望或踌躇不安,这时候他又忘了,只要把支点定在未来,就只能把生命空耗在渺不可踪的幻想当中;

过去已为陈迹,未来尚不可寻,人生的支点只能在当下获得,把握今天的艺术,就是把握今生的艺术。

当然,人生的支点会随着时空的变幻、心境的变迁而不断更替。它很像锚:看上去是固定的,其实锚的固定是服务于航船的运行的。寻找人生的支点,不是为了让我们抓住某样东西不放,把它当成救命的稻草,而是用它让我们漂浮的心沉下来,让我们当止则止,当行则行。

这就像我们做人的原则一样,从小到大,它一定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成长、成熟,我们做人的原则也不断修正、更替,最后才能达于完善。

人生,就是不断寻找支点的过程。

不但个人的做人原则会随时间更迭而不断改变,形成一个社会的原则(或者说道德)也非恒定不变的。唐宋时期,文人墨客都喜好狎妓作乐,将其视为雅兴。但在现代社会,如果你公然宣称自己有此“嗜好”,那别人就会说你生活作风有问题了。这就是道德的解构与重建,这就是道德的相对性。

说到这里,记起一个非常有趣的关于人类道德起源的实验,实验对象是我们的近亲——猴子。

有五只猴子被关在一个笼子里,笼子上方有一串香蕉。实验人员装了一个自动装置:一旦侦测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马上就会有水喷向笼子,然后这五只猴子都会成落汤鸡。

一只猴子看到香蕉,当然条件反射地伸手去拿。结果,每只猴子都被淋湿了。每只猴子不甘落后地如法炮制几次之后,发现莫不如此,于是猴子们经过商量达成了一个共识:不要去拿香蕉,以免大家被水喷到。

后来实验人员把其中的一只猴子拿出来,换进去一只新猴子A。这只初来乍到的猴子A看到香蕉,马上分泌唾液、放大瞳孔,想要伸手去拿。结果,被其他四只猴子海k了一顿。

猴子A尝试了几次,虽被打得满头包,也依然没有拿到香蕉。当然,这五只猴子就没有被水喷到。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