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辩析诸侯上

鲁定公十一年,春,卫国朝歌。

关于自己的老师,姬龄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他也并未撒谎。

毕竟在后世,姬龄所学的叫历史唯物主义,而这个学派的起源也来源于这位伟大的导师。

范仰原本,与众人是决计不信姬龄能自创一个学术宗门的,这少年小小年纪能书读千卷、通晓诸学,可现在…内心中的怀疑竟莫名的渐渐消散,而范仰更是莫名的诞生了对这种学者的敬仰。

“听闻龄君子有秦晋、齐鲁、楚越诸国之卷,想必龄君一定对这些国家有所了解了,正好,在下心中有一问,不知可否能请教下龄君?”

一旁默默看着姬龄与范仰谈话的,中年男人一捋胡须,他很快意识到来此的目的,当即款款开口。

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敢轻视姬龄,至少姬龄作为他这个学派的最后传人,在场的学者、学子,士人都会给于姬龄一定尊重。

“请教不敢当,在座诸位皆长于龄,不妨提出问题…龄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在下乃鲁人,敢问龄君,鲁国之路在哪里?鲁国又能否像齐国一样成就一番事业。”

姬龄听闻是鲁国,不由得思索了一下,便道到:“鲁国礼仪大国也,然可惜……可惜啊!”

这位鲁人听闻姬龄这么一评价,先是自豪的点了点头,但随后不由得停了手上的动作,当即连忙问道:“可惜什么?龄君若有言但说无妨。”

鲁人也是眼珠子一转,竖起耳朵,洗耳恭听。

姬龄为了避免透露太多,便开口道:“还请长者见谅,龄一家之言,权当为诸位博乐吧!”

姬龄很懂规矩,一边开口,一边作揖行礼。

“鲁国自周公开国,伯禽定国,先后历经诸位鲁侯,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昌盛,人才济济,龄山野之人,亦曾听闻鲁国有贤人孔子,其为博学多识,更有众多门人,其中不乏如子路、子贡、子产、等有德才兼备之弟子,临居东海之滨,土地千里,可见其地广物博,人才济济,按说鲁国本应像齐国一样成为一方霸主,可鲁国却始终没有成为一方霸主,这原因究竟为何?”

姬龄的一番先是称赞,这位鲁人并未在意,只是默默地一旁听着,等到姬龄说到关键之处,这位赫然起身,向姬龄行了一礼,连忙道:“求龄君教我!”

姬龄在他拜礼的时候,连忙闪躲,表示自己不敢受此礼。

“长者多礼了,龄家一家之言,当不得真,长者何必如此。”

“不!龄所言不虚,切不乏真知灼见,我为鲁人,当为鲁国求解困惑,谋出路。”

“所以还请龄君为我鲁国解惑!”

姬龄也是尴尬了,这……鲁国人都是这般耿直的吗?

如此大事,我们当着众人的面前,真的好让其他人知道吗?

算了,既然人家真心实意的问了,那我就回答算了,反正只要达成我的扬名天下的目标就行了,何必管他,在什么地方。

想到这里,姬龄思索停顿了一下道:“在龄看来,鲁国若想成就一番事业,必定要先解决国中三弊,居东海之滨,地广物博,农业兴旺,人才济济,这是鲁国的优势,但鲁国却又君弱臣强,三桓与诸大夫共同把持朝政,是以鲁侯无权,卑如小侯。”

“鲁国虽然人才辈出,但鲁国朝政官位仍被国中贵族垄断,有才之人得不到重用,平庸、昏聩者碌碌无为,不肯振兴鲁国,使鲁国强盛,因为鲁国强则鲁国强,再者,鲁国私兵多,而国卒寡,是以鲁国要想发动战争,若无鲁国贵族相助,则有战败之祸,此为一弊。”

“鲁国无远谋,眼中只有小利,国内动乱不知制止,不能保护自己的民众,且还在动乱之后,盘剥百姓,这不是知礼仪而摒弃仁义吗?鲁国对外居大义却不主动制止战乱,对内行苛政,扰民不断,民劳苦颇多,却无所得,此为二弊!”

这位鲁人虽然脸色已经变得很难看了,但他仍在努力克制自己。

等姬龄停顿,这位鲁人又很是紧张。

“敢问龄君,鲁国还有一弊是什么?”

“齐国!鲁国还有一弊便是齐国!鲁国强大,这会使齐国感到不安,而与齐国相邻,这是鲁国的不幸。”

齐鲁可谓是一对老冤家了,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支持公子纠即位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他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同齐军一决胜负。就在鲁庄公准备发兵应战之时,鲁国有一位名叫曹刿的人认为:当政大臣庸碌无能,未能远谋。

他不忍心看到自己的国家遭受齐国军队的蹂躏,因而入见庄公,要求参与战事。曹刿询问庄公依靠什么同齐国作战。鲁庄公说,对于衣物食品之类的东西,总是要分赐给臣下,不敢独自享用。

曹刿指出,这样做不过是小恩小惠,不能施及全国,民众是不会出力作战的。

鲁庄公又说,自己对神明是很虔敬的,祭祀天地神明的祭品从不敢虚报,很守信用。

但曹刿认为,对神守点小信,未必能感动神明,神也是不会降福的。鲁庄公想了一下又补充道,自己对待民间的大小狱讼,虽然不能做到明察秋毫,但是必定准情度理地予以处理。

曹刿这时才说,这倒是尽到了君主的责任,为老百姓办了好事,具备了同齐国决一胜负的基本条件了。为此,他请求随同鲁庄公奔赴战场,鲁庄公允诺了他的这一请求,让他和自己同乘一车前往长勺。

周庄王十四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

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山东曲阜北郊)。

齐国由于干时战争的胜利,鲍叔牙以下将士都轻视鲁军,认为不堪一击,于是发起声势汹涌的攻击。鲁庄公见齐军攻击鲁军阵地,就要擂鼓下达应战的命令。

曹刿劝阻说:齐兵势锐,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愿,胜利没有把握,“宜静以待”,不能出击。庄公遂饬令鲁军固守阵地,只令弓弩手射击,以稳住阵势。

齐军没有厮杀的对手,又冲不进鲁军阵地,反而受到鲁军弓弩猛射而无法前进,只得向后撤退。

经过稍事休整,鲍叔牙又下令展开第2次攻击,曹刿劝庄公仍然不要出击,继续固守阵地。齐军攻势虽猛,但仍攻不进阵内,士气不免疲惫,再退回到原阵地。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

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3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有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鲁军将士闻令,士气高昂,奋勇出击,争先恐后,锐不可挡,把齐军打得七零八落,溃不成军,节节败退,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鲁军战胜,庄公传令追击。

曹刿认为齐乃大国,兵力素强,不容易判定是否真正失败,很可能另有埋伏,阻止庄公下达追击令。

他登轼而望,见齐军旗鼓杂乱,兵器倒曳,又下车观察到齐军战车的车辙十分混乱,判定齐军是真正溃败,才向庄公提出大胆追击的建议。

庄公令下,鲁军猛打猛追,给齐军以沉重打击,俘获大量甲兵和辎重,把齐军赶出国境,并射杀齐桓公子公子雍,洗涤干时之战所蒙受的耻辱,国势为之一振。

鲁军获胜后,庄公与曹刿论及战争胜负的原因。

曹刿说:作战全凭勇气,“一鼓作气”(古代用兵“鸣鼓则进”,鼓声一响,勇气奋发);“再而衰”,再次击鼓,则勇气衰退;“三而竭”,三次击鼓勇气就没有了。“彼竭我盈”,敌三鼓气竭,而我初鼓气盛,所以能战胜敌人。至于追击问题,曹刿则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同意下令追击。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相国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周庄王十四春,发兵攻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此时的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

深具谋略的鲁国士人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率领三万大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苗山镇,一说曲阜北)迎击齐军。

两军列阵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

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齐军疲惫,士气沮丧。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

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鲁庄公一箭射死齐桓公的儿子雍。

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方建议乘胜追击,终将齐军逐出鲁境。

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勺之战,以及中学生最熟悉的曹刿论战。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