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 该说点什么呢

是怎样的男人能让那人再次甘愿投身爱情与生活的怪圈,走进那间难以逃离的小房子呢?现在他见到了,发现这人再平凡不过。

相貌平平,身材微胖,规规矩矩的平头,黑发中夹杂一点灰白,脸上有很明显的岁月痕迹,整个人能用四平八稳来形容,没什么不好的,也没什么特别出挑的,看上去是与蒋邵川的父亲截然相反的人。

“坐一会儿吧。”宋芙见蒋邵川站着发呆,拉了拉他的袖子,在对方看过来的同时,说了句与刚才那个男人一模一样的话,“别怕。”

蒋邵川挤出一个笑容点点头,两人在父女斜对面稍远的长椅坐下。

男人看了他们好几次,低声询问女儿他们是谁,女儿回答,说是妈妈朋友的儿子,他便没再说什么,又陷进自己的情绪里。

就这样,四个人分隔成泾渭分明的两个世界,一头各种焦急,另一头安静得反常。

宋芙本来就话少,这会儿更加无声,但他总忍不住去看身边的人。

蒋邵川闭着眼睛向后靠,身体是放松的,一双手交叉搭在腹部,但好像很久都没有动过了,快成一尊雕塑。该说点什么呢?

宋芙犹豫了很久,几次张口又闭上,最后问道,“你跟她多久没见了?”

蒋邵川蓦地睁眼,就着那个仰头的姿势盯着头顶已经发黄的天花板,脱口而出,“二十三年,她在我七岁那年走的,后来没再见过。”

“没。”宋芙抿了抿唇,才说,“没想过要找吗?”

蒋邵川转头看他,嘴角微翘,很淡地笑了,“之前不是死扛着吗,总跟自己说无所谓无所谓,结果到最后还是想见见。”

“有放不下的事?”

“也没什么,就随便聊聊吧,毕竟当初她没说一声就走了,我也是不想再不明不白的了。”

宋芙冷不丁地说,“那你和你恩人还真像。”

“嗯?”蒋邵川愣了愣,很快反应过来他在是在指什么,自嘲道,“现在当爸妈的不是总爱说自己孩子‘好的不学学坏的’吗?这么一说还真是,我们家三个人的做事风格。”顿了顿,补充道,“都挺糟心的。”

回想起来,她不告而别,这样的桥段前前后后隔了那么多年都在重演,他当初诸多怨怼不解,又为什么,最后还是走上一条相似的路呢?

这是不是真的就是写在基因里的东西,人是不是越害怕什么越摆脱不掉什么,多荒谬啊,简直让人发笑。

“我没有这个意思。”宋芙语调平板地解释道。

“我知道。”蒋邵川冲他笑了笑,忽而又想起什么,长叹一声,“算起来,她今年也有五十了啊。”

宋芙在心里一算,有点惊讶。

“嗯,”蒋邵川点点头,说话声音弱了下去,“可能,是有点太年轻了。”

就像他妈妈在日记里说的,“…我与他明明只认识了几个月而已,可是我已经太爱他了,爱到一定要为他奉献所有,否则我该怎么证明这份爱?没有人能阻止我和他远走高飞,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这将是我和全世界的对抗,这将是我为他做的最浪漫的事情。”

“我和他的孩子出生了,名字他已经起好了,叫蒋邵川。我以为我会很开心,可是当护士把那个小不点放进我怀里时,我忽然感到惊慌,我怎么忽然就……

“原来生活、爱情都和我想象中的不同。谁能告诉我我究竟付出了些什么?他也好像不再是那个他,朝夕相处没有让我更加爱他,反而让我挑剔出了千般百种的不堪。”

“他不再是艺术家了。他曾经那么浪漫,那么独特,那么狂傲不羁,现在变成了一个普通的、邋遢的、神经质的男人。”

“我甚至连他喝汤时发出的呼噜声都难以忍受!就现在,此刻,他的儿子在客厅里哇哇大哭,而他心安理得地顶着好几天没有洗过的乱七八糟的头发躲在画室里画画,那就这样好了,大家一起在无趣的生活里熬下去。”

“今天我去幼儿园里接他儿子放学,有个笑起来很可爱的男人跑过来问我要电话,我猜想他也不过二十岁出头吧,跟我其实差不多大,我挺开心的,一瞬间好像回到少女时代。”

“我们开始闲聊,他问我是不是来接弟弟的,我不知道该接什么,很尴尬地笑着,忽然蒋邵川跑过来抱住我的腿,叫我妈妈,他叫我妈妈!那一刻我看见对方脸都绿了,我想我的表情大概也好不到哪里去。”

“我们赶紧道别,回家路上蒋邵川吵着要买玩具,我吼了他几句,把他扔在公园里荡秋千,自己跑到很远的地方去抽烟,我知道我当时的想法有点恶毒。”

“但我确实那么想了,我想,如果我等会儿回到秋千的时候发现他不见了该有多好。结果他没跑,一直乖乖地坐在那里等我,看见我来了,又笑起来喊我妈妈。我觉得我快崩溃了。”

“我忍受不了了,我再也忍受不了了!为什么我牺牲掉那么多最后只换来这样的生活?!我太后悔了,爱情是当世最大的谎言,爱情的结晶是人生最多余的累赘。”

“唉,”蒋邵川头一歪砸上宋芙的肩膀,喊她,“宋芙。”

宋芙没动,只应了一声,“怎么?”

“宋芙啊,”蒋邵川说,“你不知道,在遇到你之前,我妈就是我的审美标准,她特别美。”

都说人的记忆不太靠谱,惯会移花接木,还知道美化,所以也许他记得的那个母亲并不真实,但没有关系,他就那么记了,“我记得,她留了头及腰的黑色长发,皮肤很白,喜欢穿漂亮裙子,笑起来眼睛弯弯的。”

这样的形容让宋芙想起太多人,很显然,这几乎就是蒋邵川交过的所有女朋友的共同特点了,怪不得说是“审美标准”。

“她有一条红色的裙子,有时候她会穿着它在客厅里跳舞,我觉得,她以前可能是学舞蹈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