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准确的说,路远对苏晓梅只是印象中的熟悉。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顾小佳的缘故,总有一条线把两个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苏晓梅比顾小佳还要大两岁,她来棒子沟的时间比路远和顾小佳都要早。等路远和他爹来到棒子沟没有多久,苏晓梅就调到了公社革委会工作。两个人肯定见过面,不过那时候路远刚到棒子沟,对知青的生活很有好奇心。和强子两人没事就愿意跑去知青点,看他们唱歌、穿衣服、刷牙都觉得这帮城里人很有意思。知道知青点有两个来自庆海的姑娘长的和画上的电影明星一样漂亮。这大概就是他认为见过苏晓梅的理由之一。

提到苏晓梅就不能不提到强子,强子倒是和苏晓梅很熟。最初是因为顾小佳回城的事情跑腿带话有了联系,从那之后强子去北岔都会去看她,遇到事儿还找过她帮忙。晓梅因为顾小佳的事情对强子和路远的印象都不错,对强子就像对自己的弟弟一样。请强子在镇上的小饭馆吃过饭,还带他去过公社的食堂,和别人说这是她弟弟。

自从回庆海给妈妈过生日,和家里人还有同学朋友探讨回城的事儿之后。因为舍不得男人和孩子,在庆海住了半个多月就犹犹豫豫地返回了北岔。

回来以后,她和男人商量过无数个夜晚鼓动丈夫和她带着孩子一起回庆海。虽然丈夫到庆海没有户口,买不到平价粮,但是晓梅相信有家里帮衬一部分,他们两口子还有一些积蓄。在多带些粮票过去,一家人的日子怎么也能过的下去。

苏晓梅的想法遭到了丈夫全家人的反对。男人反对是因为习惯了北岔安逸的生活,家人、朋友和工作都在北岔,扔开这些去大城市没着没落的吃苦,那不是找罪受吗?庆海对苏晓梅来说很重要,对他的丈夫来说不过是一个陌生的城市而已。

婆婆就更不愿意了,儿子和孙子就是老太太的命根子。命根子要走那不等于要了她的命吗?这是万万不可以的,再说和庆海相比,北岔就是乡下的一个小农村,儿子到了那好好的工作丢了不说,还不得让城里人欺负死啊!所以她是坚决不同意儿子和孙子去庆海的。

公公做了多少年公社干部,虽然改革开放以后他这样的老派干部不再被重用。好在过去他也没犯过啥大的原则性错误,现在虽说不是一把手,但主任的位子还在。在北岔公社和下属的十几个自然村两个农场,说话还是很有用处的。

这些年他亲手接待了很多批来北岔下乡插队的知青,也给很多位符合政策返城的知青介绍信上盖过章。

当然他也亲眼目睹了几个知青因为一定要回城,和农村的媳妇、男人离了婚,孩子丢下义无反顾就走了。

说实话社会经验老到的他最开始就不同意儿子娶一个大城市来的知青。因为他知道这帮城里的娃娃总有一天会回去城里。他也是做父母的人,自然能够理解千千万万知青在城里的父母。有谁愿意自己的孩子在农村吃苦呢?况且知青下乡是与当初国家的大环境分不开的,一旦状况得到改观,政策肯定会做出相应的调整。知青回城是早晚的事,所以他在知青返城这件事上,总体是很开明的,只要符合政策,公社的章子不设置任何障碍。就连顾小佳回城,大队和公社的章子都是用非法的手段获得的,他不但没有深究,还把棒子沟大队的反映也一并压了下来。这中间当然有为自己的儿媳妇苏晓梅开脱的因素,但并不否认他对这些插队的知青是有着同情心的。

关于苏晓梅要和儿子一起回庆海的事,他的内心深处其实是赞同的。做为一名基层的领导干部,对国家政策的调整还是有一定的敏感性和前瞻性的。报纸上一篇篇的文章和社论,都在大张旗鼓地宣传经济体制的转型。他知道这是国家的大方向,大方向一旦确定,就不是几个人或是一部分人能够扭转的。他很明白,属于他的这一代人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拉开大幕。

庆海做为整个国家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以后的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都会是国家的热点地区。能够到那里去生活和创业未必不会有一个更好的前途。

坦率的讲,对于儿子安于现状的选择他很失望。但是没有办法,屁股决定脑袋,他只能也必须站在老婆儿子这边。更何况孙子是要给他们家传宗接代的,被儿媳妇带走是万万不可以的。

所以苏晓梅的建议遭到了全家人的反对,婆婆还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数落了她好几次。如果不是实在舍不得孩子,晓梅早就忍无可忍回庆海去了。

正月初四的一场家宴是苏晓梅彻底下定决心离开北岔回庆海的导火索。

这天晓梅男人的姐姐和妹妹都带着自家的男人和孩子回了娘家,算上七大姑八大姨的一些别的亲戚,八仙桌摆了两桌都没坐下。孩子们都是大人们吃完了才上的桌子。

这场家宴成了对晓梅的声讨会,众人七嘴八舌地一致谴责她见异思迁,忘了当初插队时家里对她的好。现在政策变了,甩手就要扔下男人和孩子回大城市去。婆婆也在一边添油加醋,男人除了喝酒一句话都不说,更别提替她辩解一二了。

晓梅憋了一天的怒火在晚上所有的亲戚走了以后彻底的爆发。她给自己的男人下了最后的通牒,要么带上孩子和她一起走,要么离婚。

这个可怜的男人还是憋着一句话都不说,更气人的是听了夫妻吵架全过程的婆婆大早起连个招呼都没打带上孙子住到女儿家里去了。

哭了整整一夜的苏晓梅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李物品,大年初五义无反顾地离开了北岔。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