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回 王栩忆友话吴起 墨翟赴约入卫都

第三十九回王栩忆友话吴起墨翟赴约入卫都

回前词《浣溪沙》

访古问幽登高台,讲述古今育能才,远近往事入心怀。忠贤惨遭纣王害,兵家著书卫人哉!友朋高士如约来。

话说王栩脱离羁绊,甩开了中山事务缠烦,只身游历多年后,终于在周国朝都城洛阳,偶然遇到了孙武后人孙宾,也是他多年找寻之喜果,自便欣然收其为徒。王栩为孙宾简单备齐行装后,又购买了马匹为脚力,便按照自己的意向,向北行靠近自己的家乡,来到了古朝歌城中,想在此西山中,采集一种难得的珍贵药材,然后再做打算。逗留暂住其间,便带孙宾来到一个城中土台,穿林走到半腰处,即停在一个破旧的石碑旁,竟然抹擦干净,虔诚的肃立默哀,使孙宾感到很是惊讶。后询问得知,此处竟是商朝忠臣贤士比干,遭无道昏君商纣王,摘心残害之处,也是惊吒不已。王栩讲述了比干与纣王,因忠谏不听,发生激烈冲突过程,展现了其坚贞不渝的意志,不惧生死谏君王的爱国情操,使孙宾感慨颇深,震动非常之大。

当王栩说出此台,叫作“摘星台”,乃是商纣王刻意营建而成,为其彰显威权形象,乐与嫔妃居上游玩,不惜在国将衰败之时,耗费大量财力物力,而劳民败国之举。孙宾颇为之感叹,实有心登上观览一番,也为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还可由王栩讲述历史传闻,也是游历的一种乐趣。于是,师徒俩离开石碑坡处,婉转迂回,便登上了土台顶端,孙宾见师傅王栩,似已为高龄暮年,却能健步攀登上去,显得毫不费力,实也佩服其壮硕的体魄。当两人站在土台上时,四面风光景色,透过树木间隙,可观望到很远处,足显此台之高大,孙宾不禁赞叹不已。眼望西面是崇山峻岭,一望无际,而台下朝歌古城,则是历历在目,房屋街道一览无余,东南北三面尽为平川阡陌,更能登高望远,观景散心,显出无比惬意。此时观察来时路径,却都隐没在脚下低矮的丛林中,早已不见了痕迹,只有蓝天白云,飘忽在头顶之上,娇艳阳光映照,翠绿树林生辉,却有鸟雀叽喳鸣唱,显得心情格外舒畅。

王栩与孙宾师徒二人,在摘星台上观景多时,看到此台虽高,却已无有了往日遗存,虽也看到有些台阶殿阁平地,却没有了楼台亭榭,成为高台废墟。显然是经历了战火灾难之故,才最后废弃此台,成为后人在此遐想之地,抚今吊古,会产生很多慨叹之情。王栩不禁怆然怀昔,深情说道:“此地曾是商代君王,号令天下之地,却也留下很多故事,以供后人评说借鉴,就那纣王本为明君,却中途骤变,成了无道暴君。看来这人生当中,还是存在多种变数的,由于地位高贵无比,居高临下之感顿生,还因做出不少功绩,便会骄情傲性滋长。逐渐走上了邪路,使自己身败名裂,却不能自省,落得可悲结果。如今这高台既在,便足可见证纣王之罪恶,如此劳民修筑起来,所需资财物力,全是民脂民膏,岂有不败亡之理?这给后代君王提出警醒,君若不体恤民情,将会千古遗恨呀!”孙宾听着师尊话语,虽不大通晓古时之情,却也点头称是。

这时孙宾望着台下四周,指着朝歌古城,忽然问王栩道:“师尊所说那商纣王,毕竟是近千年的事情了,如今此地是卫国都城,就没过曾具大名气的人吗?”说完看着王栩师傅。王栩略一思索,便说道:“来到此地游览,倒使我忽然想起,有一位同窗好友,便是这卫国之地人,却是个了不起的兵家战将,他的名字定会传至后世,或会与汝祖上孙武子齐名,也未可知!”孙宾听说称此人为兵家,竟能与祖上名气相比,感到很是惊讶,心说定是个非凡之人。于是问道:“师尊所说为何人?如今还在世否?晚辈怎不曾听说哩?”王栩便激情说道:“此人名叫吴起,听说便生在这卫国都附近,从小便立志放言,说要成为国之将相,赌气到鲁国学儒术,与吾曾失之交臂。也是天随人愿,却在魏国一挚友带领下,与我同拜师学兵法战策,却大有成就。后回鲁国任将帅,曾大败齐军,后又到魏国为将,助攻中山建功,又大胜西面强秦,夺得五城之地,令秦军闻风丧胆,真乃兵家奇杰也!”显是大加赞赏。

孙宾听后说道:“我也曾听人提到过此名,却不知其真实情况,这吴起后来怎样?又如何能与祖上相比呢?”王栩便道:“这吴起只因功高绩显,想要争魏国相位,受到国君疑忌,即失宠信,惧怕被害,所以跑到了南面楚国,受到了楚王信任,便拜用吴起为相。使他终于得展大才,锐意要富国强兵,实施变革,实现毕生抱负,也算是成功之举。但他为使楚国强盛,不惜得罪那些贵族豪门,采取重用战将能者,大量去除赘员庸官,令那些失去官职俸禄者,对其恨之入骨,相机报仇解怨。此当为失智之举也!虽然有楚国君撑腰鼓劲,过不数年,顿使楚国军力强大,虎视周边各国,都对其产生惧怕。但却埋下了过深的仇怨,使自身处于危险境地。只因那楚王年纪过大,虽有强国雄心,却难持久延续,这是吴起事先应想到的后患,可他只管按自己意志行事,不计后果如何,造成了无可挽救的恶果,岂不令人痛心不已!”说的很是显出悲伤。

孙宾听到此处,还是不明结果,想问究竟如何,王栩看出其疑惑,便继续说道:“果然等到楚国君突然病逝,那些怨恨吴起者,便乘机作乱,追杀吴起于宫内。吴起虽然当年尚壮,武艺本是出众,但却强狼难敌众犬,又无人真心相助,均不愿得罪素旧官卿,只是观望不前。吴起此时难于脱身,只好跑到宫内停尸处,扑在国君尸体上,被群凶乱箭射亡,也算死的悲壮。那些作乱者,因乱射到国君遗体,随后被新君斩杀殆尽,而吴起也随即而惨亡,终是不能得到善终,岂不哀哉!”王栩说到这里,显出对这位友人感叹不已。孙宾便问道:“此事我也曾听人说过,恐怕已过了二三十年吧?实没想到那吴起,还曾是师尊的友人,真是可钦可叹呐!”王栩便道:“说来这吴起年岁相仿,却是个侠骨豪情的壮士,只是功名心太盛,虽属成功者,却付出了生命代价,不及汝祖上明智,能早看破世事,急流勇退,躲灾避难,实为智者人杰呀!”说完看孙宾如何应答,孙宾听后点头,说也曾听过祖上隐遁之事。

这正是:摘星台上望朝歌,多少感叹涌心窝。比干忠贞受害惨,纣王功过任评说。言道当今名人事,吴起将魁名传播。怀念老友惜垂泪,终因智失运坎坷。

且说孙宾听完王栩述说,知道了吴起兵家之事,还是不明与祖上孙武同列原因,于是问道:“师尊讲述吴起英雄了得,可我祖上传有兵法战策,那吴起何能较比呢?”王栩便笑道:“你有所不知,吴起曾于攻破河西秦地后,悉心研读孙子兵法,结合自己的实战经历,又在此兵法中,加入了自己对军战的理解,创写了一部吴子兵法。这部兵法写完后,曾捎寄给我与同窗学友,让给订正修改,由此我知其大才,可与你祖上并列为‘孙吴兵法’,此兵法战策才算完备。吴起兵法主要是看到了兵战,当为国家经略为是,国之强盛不仅只靠军战取胜,就能实现安稳无虞。还需治国有方,实现经济繁荣,真正富民安邦,获得众心拥戴。还有通过与它国交往策略,找寻有利时机,方可用兵而取胜,若是穷兵黩武,迟早会国败家亡,这是古今军战的根本法则,揭示出了用兵之道,和国之兴亡的内涵道理。”王栩说的深邃迷离,孙宾还是显出未懂。

王栩便继续说道:“吴起因曾研学孙武兵法,对其内涵有深透领悟,而又更进一步推想,涉及军战之外要素,综合谋虑,著写而成。其论述兵道之精广,还要宽于汝祖上,定使后人所赞佩,当会流传久远。只是如今知之者甚寡,因此书奇少,流传不畅,还未显露出真容,却蕴含无穷妙论,使兵者思悟不尽。你如今年轻,得先学武功,待懂得兵战要术后,可进而习学兵法战策,最终成为指挥兵战的将军,获取功名则易如反掌。这就须看你的资质能力如何喽!要想急于求成不行,必要刻苦练艺精熟,方可担当大任。俗语讲:‘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是武学至理,来不得半点虚假呦!若要功成名就,当怀奋苦之心,不知你能否做到?”孙宾听后,知道这师尊所讲,都是至理名言,绝非是吓唬自己。于是坚定说道:“就请师尊放心,徒儿既然跟从您,就定能吃苦耐劳,绝不遇难而退缩,请师尊鞭策就是!”王栩满意的点头说好。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者曾驱车到淇县游访,观览过县城中耸立的摘星台公园,当地人为了纪念商朝忠臣比干,也有叫作“摘心台”的,现已成为该县历史文化标志。在此公园内,还保留着许多历史遗存,尚有大量碑刻古物,展现在青翠的绿树丛中,丰富了古城的历史景观,饱含了三千年前商朝古都的丰韵遗迹。为旅游之需,更刻意制作了石刻文字图案,多在该古城中,留传下来的成语故事,使人观赏中思念古人,传扬我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如今摘星台上建起了观景亭,站在其上可看到今城风貌,却很难再找到古都城的痕迹,或因战争毁弃了该城,也或是千年岁月变迁,使得此古城变的面目全非。不管怎样说,此地毕竟是古朝歌旧址,来此故地访古览今,都是一件怀趣之事,街谈问询,触景生情,不虚此行,此仅为闲叙。

题外语毕,言归正传。再说王栩师徒观看完摘星台,便一同从侧面小路走下,穿过密林树丛,返回城中客店,便住下歇息一番。待过了两日,忽的有人到客店造访,却原来是王栩游历时,所交的故友应约而至,也是想同到云蒙山中采药,数年前便约定好时日,王栩并未对孙宾讲明,也是不知能否践约。谁知此人非为凡者,却是一位有道高人,名字叫“墨翟”,喜欢到处游历,曾与王栩一见如故,成为契友至交,说起采药嗜好,更是精于此道,兴趣相通。王栩说到听闻此处山中,生长着一种稀贵珍药,过数年才可采到,极为难寻,墨翟便与王栩约定,今年正到约期时日,便同时而至此,只相差数日而已。这墨翟此时年庚不足五十,要小于王栩二三十岁,由于志趣相同,并不因年龄差异,而影响两人交往。此人善思多辩才,是个有建树的思想家,其所创理论学说,属自成一派,教授过不少弟子,人称为墨子先生,为当今载誉名流。

这正是:高台抒情道古今,师徒契合难离分。述说前朝纣虐事,卫人吴起自引伸。怀念老友早离世,却论智欠伤其身。兵书留传下定语,赴约高人朝歌奔。

且说王栩见墨翟如约到来,显得极为高兴,便说高士如期履约,真不愧为一言九鼎之人也!墨翟便道:“高贤相邀,敢不如期从命哉!实也是想念老友贤达,一刻也不愿耽搁呀!”说完大笑起来。王栩忙将墨翟让进住室坐下,然后对身边的孙宾说道:“这位贵客叫墨翟,人称墨子先生!可是当今名师,弟子可谓遍天下,乃为师之契友,今如约而至,当同往山中采药,还不赶快行礼拜见!”孙宾此刻站在一旁,看来人穿戴简朴,面态从容,也有五十来岁年纪,其行走如风,身体很显壮硕,当是个常时在外奔波之人。见师尊如此高兴礼待,便知定是非凡尊辈,当听到王栩介绍,才知是师尊友人,相约到此会面。于是即向墨翟深施一礼,口中说道:“晚辈孙宾,见过尊客,在此拜礼了!”墨翟忙笑呵呵的说快免礼,无须如此繁琐客套,只管如常相待为好!说的很是随意,看也是个性情爽快之人。

王栩便对墨翟道:“这是我新近收了个小徒,名叫孙宾,就当作个使唤之人吧!还不快去找店家,就说有新客到来,让同住一屋便可,也好面叙闲谈,岂不快哉!”墨翟忙说甚好,正如吾意。孙宾听后,忙点头说是,便跑出去找店家,也是显得很听话。墨翟见孙宾出屋,便笑着对王栩说道:“老药师不是说,以后不再收徒了吗?怎么如今又收了个徒弟呀?”王栩便答说道:“这汝有所不知,此人是吾毕生找寻之人,也是受师尊嘱托,找到兵圣孙武子的后人,将兵法战策传授之,也算是孙家有后继之人了。吾曾答应师尊所嘱,岂能不尽力找寻,却始终无有踪影,早已是心灰意冷,心说看来难于实现愿望。谁知老天有眼,我在洛阳店中,却意外遇到了这个孙宾,闲谈中透露出,他便是那孙武的真正后人,因与逃难的亲人失散,流落于此艰难度日。我喜从心来,如愿以偿,又何能错过此良机呢?遂将其收为徒弟,惟愿能实现师尊之望,就要看此后生,命运如何喽!”王栩说完,高兴地笑了起来。

墨翟听后说道:“原来如此,还真是天道酬勤,竟让贤君偶遇巧碰,岂非天意作合!这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可得悉心培养教导,或许能成大才呢!也不枉你这一把年纪,还得操劳费心,也或许天意如此吧!”王栩点头说,自当秉意,何能违天行事呦!两人正说着,就见孙宾随着店家,抱着墨翟的行李,回到所住房间里来。说是已然办妥,店家便安置在同一房间住下,连行李铺盖都一道搬来,坐骑也已在槽上喂好,就请两位长辈放心好了。王栩墨翟见此事如愿办妥,都很高兴说好,连忙让店家伙计打水洗漱,也好给来客去掉一路风尘,总算是安顿下来,随后招呼准备些丰盛的饭菜,就算是接风洗尘。孙宾自是忙前忙后,伺候墨翟洗漱完毕,又端上热茶水,供墨翟和师尊喝饮解渴,处处伺候的周到备至,显出做徒弟的敬重之意,顿使两位前辈心中欢喜非常。

在陪两位老前辈吃饭时,孙宾看到这位墨翟先生,穿戴并不十分讲究,还显出些邋遢随意之态,虽然饭菜中多摆鸡鸭肉类,可其好吃些青菜,说是吃惯了粗茶淡饭,无须刻意靡费。王栩也是个豪爽不拘之人,自然也不勉意相劝,让其自便食用,两人却谈笑风生,不拘小节,看是熟客老友,如自家人一般亲待,显然无甚拘谨。待饭毕撤下餐具,便就势临桌喝茶闲聊,无非说些游历路途见闻,还有曾会见某国何人,谈论何种新鲜说辞,也是随心所欲,不须避讳什么,倒也痛快淋漓,适合了两人健谈之好。孙宾在旁侍坐听着,都是些自己似懂非懂之语,便不敢随意插言添话,只是注意倾听概要,以增长丰富自我见识。却从两人的谈天说地,对世间万物,人伦哲理,鬼神学说,算术兵要,天地轮回等立论,互连存异之理,随意争论过程中,逐渐了解到了,这位墨翟先生简要的经历之情。

原来墨翟为宋国人,也就是如今的商丘市睢阳人,因少时家贫,便从小奋志攻读,学得满腹经纶知识,对儒道百家之学说,都有自己独特见解评判,是个善辩的思想家。墨翟还习武练功,对兵学也有深入研究,是个多才多能的贤达之士,还曾做过宋国大夫,对朝堂之事也颇为熟悉,官民之道皆有切身体验。只是其喜无拘无束的自由之身,不愿迎合那些君臣僚属,便主动请辞,脱离政务缠烦,过起了浪迹游荡生活,倒觉很为惬意。待经历渐丰之后,便自创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学说,深受各地学子们崇佩称赞,也曾教授过许多弟子门徒。有些人还成功入仕,担任朝堂之命官,声名斐然,有在各国身居要职高位,由此传扬其声望。

所以他游历时,各地都有弟子恭敬接待,吃穿所用自是不愁,却也视金钱如粪土,并不喜聚财宝,或是发家致富,并无家眷之累,由自孑然一身。且喜到处游历,访古寻幽,望景揽胜,博学交友,却积蓄了各种学问智识,使得其无所不通,无有不晓,可说天文地理,自然人道,极为精见,与尊师乃为同趣。成为无所不包,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名气广为流传,竟使各国君臣都拜问请教,均都尊称其为“墨子先生”。

这正是:老友相约历经年,

一言九鼎岂违延。

亲热会面坦诚待,

饭毕叙旧争论谈。

皆为布衣豪爽士,

独行游荡喜暇闲。

满腹经纶创新说,

名扬海内尊崇贤。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