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回 欣受邀乐池赴秦 武灵王惜才释仇

第七十三回欣受邀乐池赴秦武灵王惜才释仇

回前词《沁园春》

小邦称王,自显狂妄,得失不偿。大国群环伺,雄视如狼。何能安宁?宿敌陡强。新主拒谏,罢将赋闲,临危谋计求友帮。使来接,车仗威势显,君露仓惶。欲留恭待无策,权衡屈议誓言铮祥。越境顺利行,边城将近,突遭阻挡,邀请言讲。焉知此去祸福难料,迎迓礼仪却排场。仗虎胆,相会探真情,何必着忙!

话说中山国老将乐池,因在国君妄自称王时,与朝中君臣等意见不合,也是深谋远虑,却被罢了兵权,忧患将激怒敌国,被赵所攻灭,其家人面临危难,想借助秦相张仪助力,设此脱祸之计。于是便捎去一信,张仪看后想到此人的恩德,还有师尊的嘱咐,便决心帮其脱离险境,因此说服秦国君,派出使节赴中山国,协商通和交好之事,顺便带乐池全家赴秦。当那秦使到中山国,受到其君臣热情接待,足显愿与秦国结交,秦国也想借助中山国,打通与各中原大国通和之路,双方互相利用,各有所需罢了。还有接走乐池老将军的使命,须得圆满完成才行,只好对中山国君说明此意,其也算点头答应下来,可却有所担心,并不知秦国君相是何意图。其实也是怕乐池走后,秦国能否再庇护本国,竟然后悔夺了乐池将权,却埋下了灭国的隐患,心中便不想放走乐池,暗自思谋设法留住之策。

中山国王姬厝见秦使说,欲将乐池带去秦国,便显出担心道:“贵使言说之意,竟为王相之愿,本王自当答应为是,才可显示吾国诚意。但乐老将军曾率兵,击败过赵国大军,实为其痛恨至深,恐怕会横加阻拦,岂能让他顺利到达贵国?若是遇到险危不测,又何能解脱自救呢?”那秦使即道:“此事张仪相国已有交代,他断出赵国还不敢得罪于秦,是怕借此加兵讨伐,料其不会因小失大,乐老将军一家安危,自是稳妥无虞。”姬厝即道:“虽说贵使如此说,可赵国虎狼之邦,数次对我国侵扰攻击,亡我之心不死,若乐老将军一走,再无震慑之将倚重,失了国之柱石,当之奈何?其必有恃无恐,借机攻伐吾国,又将何以敌对呢?”秦使便道:“若赵国胆敢轻举妄动,我秦国既与中山通好,便是盟邦之交,岂可坐视不管?自会发兵攻击其国,贵国之危可解也!”话很是坚决,姬厝便说议妥再定。

秦使见这国君显些担忧,也不好再行相强,只好说可商议妥当后,再听君王回话,但要速决为好,本国君相还等急返交差,不可耽搁太久,姬厝只好答应。随后便设宴款待秦使,又赏赠不少礼物,也是尽力讨好,使得有所宽限,自是做的周全,不至产生不利之情,本为中山国善交手段,也是其生存之道使然。待送走秦使之后,姬厝便命亲臣赶去客馆,相陪那秦使歌舞取乐,酒肉筵席尽情伺候,也是想达到其满意,才好将事办妥帖,那秦使自是享受一番美意。而国君姬厝左思右想,实无稳妥办法安抚好乐池,本想将乐池请到宫中,交谈自己的意想,又怕其不肯迎合俯就,毕竟是老将军,自有尊严,难能一说就通。想来想去,只得屈身前往其府中,向乐池道明自己的歉意,或能弥补君臣之间的裂痕,于是便轻装简从,在傍晚时造访乐池府宅,并不敢以国王气势相待,表现谦恭之态。

乐池听说国君到府探望,自是热情接入家中,请到厅堂入座,然后恭谨询问道:“不知大王来老臣家,有何谕旨颁示?”姬厝忙笑道:“今日并无公事,只是想到爱卿这里看望,也想听听是何想法,自好商议一番。本王实想留住爱卿,不要离本王而去,军权自然还归由执掌,如何?”乐池便道:“虽然在王号之称上,老臣与众卿相左,但却因此怨过大王,只是忧虑国事艰难,自会受到各大国责难,或遭遇不测之祸,却要殃及本家众人。所以给大王献策,去与秦国通好,谁知其君相非要接我入秦,若是不遵从其意,实难达到通好之目的,也就难以使秦国牵制赵国,而不敢轻易侵犯我国境。不知微臣说的对否?”姬厝听后便道:“爱卿所言不错,本王也有此担忧,难道就想不出更为妥当之策?若老爱卿离去,遇到国家危难时,让本王无可依靠,难于决断大事,岂不惨矣!”说完轻叹。

乐池便道:“此事老臣也已想过,就是留吾在国,还掌军权,恐也再难抗住赵国之兵,因为失去了外援,吾国不敌赵军,何况其多增骑军,已是今非昔比。我国军力有限,若赵军几路攻进,实难抵挡的住,定然危急万分,大有亡国之忧。若是我赴秦能再担职,或可作为外援,说动其国君派兵来救,保住国之不失,还是大有可能。老臣数代在中山扎根,岂能看着祖乡灭亡!当尽全力营救。我可向大王立誓,有吾在秦国任仕,就能确保祖国不灭,当会生死与共!若是离开人世,就不敢确保无虞了。”此话已说的透彻无比,是想尽一切办法,在有生之年,保得中山国祚存在,死后却难说了。姬厝听后也自明白,心说如今称王已就,势难更改,就是乐池不走,也确实难保家国不破。如此还不如放其出去,或还能有所作为,若是在秦国得到信任,强似在本国坐等受困,也许是件有益之策谋。

只见姬厝说道:“要真象老爱卿所说之策,也算是本国出路,只是如何才能使本王相信呢?”乐池忙跪地磕头道:“吾乐家祖辈坟茔在此,难道还愿被别国毁弃吗?再说本家族众人尚在此居住,亲人血脉骨肉相连,请主君不必疑虑!保国即是保家,天经地义之事,岂可不遵信义?那不为乐家之风。老臣言出必践,若不遵守,让遭天谴,不得善终,以此为誓!”说的斩钉截铁,显然是发自内心,实让姬厝相信不假。于是忙扶起道:“君如此说,本王也就放心了,吾定嘱那秦使,若是答应爱卿去赴任要职,本王就答应放走不留,若是不能如愿,便不放您赴秦,两国当守信义!此策如何?”乐池一听此话,觉得这国君虽曾错待,还是为自己前途着想,也实望予以报答。于是感激说道:“多谢大王美意,老臣定不忘恩义,自会遵守诺言,保我中山稳固。”随后作为明策,准备即与秦使商讨定议。

这正是:国使西来任在肩,通和交往自承担。欲携老将赴秦邦,以结旧友博心欢。中山主君直言意,却忧远离患遭歼。屈身拜问肝胆照,誓语顿释忧愁烦。

且说中山国君姬厝,与乐池推心置腹的道明担忧之后,乐池的一番话使其相信,如今若不依靠秦国庇护,无论如何也难抗赵国侵灭,只好放乐池赴秦,还可维护本国安危。于是便召请秦使入朝,商谈老将乐池,赴秦后或能担职之意,谁知那秦使听明此意后,便哈哈大笑道:“大王之意,竟与我国君相国想法契合,本使临来时听说,乐池老将军到秦后,即当以客卿高待,后还可担重任,毕竟张仪国相知其能,不会有所慢待,就请大王尽管放心好了。”姬厝听后很是高兴,因已达到目的,便痛快答应那秦使,可顺便接乐池家眷赴秦,并给予很多赏赐。还帮乐池一家预备好车马行具,派出雄将卫队护送到边境,也是期望能为本国出力。乐池也深表感谢,表示一定不会辜负重托,自当竭力护持中山祖国安危,以便感恩图报,也为祖上及乐氏家族众人着想,所以深受国君恩敬,自不待言。

只见乐池安顿好家中事务,选派得力之人看护其宅,便带同亲子乐举,还有亲孙乐毅乐乘等人,保护家眷老小,乘了多辆车马远行,跟随秦使一道返回国都。中山国君派使臣跟随前往,也为探查乐池到秦国后,是否如前所定,便好派人回报国君知晓,亦为随时联络商务事宜,如同今日的大使一般,秦使自然愿意携带前往。那秦使圆满完成了这次使命,心中十分高兴,却同乐池老将商议,担心在赵国境内遇到阻挠,做好了路途中防备事宜。便将秦使所带护卫,与乐池所带家丁军将混编成伍,前后护送车队行进,统一归乐举将军统领,自是听从乐池指挥,却也意志坚定沉稳。当越过赵国边界,一路西行向着秦国方向进发,开始进入赵国境内,并无任何纠缠扰绊,顺利通过各关卡,一路自有客店歇宿,吃住既有前导之人安置,却也算省心无事。可当到了秦赵交界之地,却遇到一队赵军骑兵官将阻拦,说是赵国君臣等,便在前面城关等候,要求车队跟随前往觐见,看是否准许放行。

原来秦使赴中山国的消息,赵武灵王早就得到边报,却不知是何缘由,正在密切注视着其动向,并派暗藏在中山国的细作,探明秦使到中山国的内情。通过各种手段探听,知道了其为通和友好,以此影响各中原大国,实施其连衡破合从的策略,同时知秦相张仪,与那中山老将乐池,曾为旧友相识,欲接赴秦相见。武灵王即想起房子之战的惨败,对乐池旧恨难消,耿耿于怀,便想借机设谋加害,于是密与国相肥义相商,却遭肥义极力反对并劝谏,也是出于此时的战略考虑。只见肥义对武灵王说道:“中山乐池老将,乃为魏名将乐羊之孙,向来贤名卓著,被世人所尊重,其勇武有智,据说曾受高人传授兵法,犹善骑军训导之技,数次挫败我军,是个难得将才。前房子城之战,足显其谋略之诡,因而大败我军,致使大王情急,方采取胡服骑射之变,彻底改革我国风习。若无此战失利,何有今日之强?反观回顾,皆此人之功也!理当尊重才对,何况相关秦交事大。”此话顿使武灵王领悟。

于是,武灵王急忙说道:“若说能战败本王,确实令人佩服,还真是宝刀不老,堪为良将奇才,理应珍视尊重,岂可轻易加害!当被人说本王心地狭窄,无容人之量。”肥义便说道:“大王尚能理解此意,足见智思深谋,却让老臣刮目相看,与其暗中施谋加害,不如采用笼络之法,或能使其为我赵国所用,岂不是胜于被人诟语好哇!望大王思之。”武灵王不愧英年明主,却能从谏如流,当即拍掌称善。即询问计策道:“既然如此设想,依相国之见,当如何处置此事为好呢?”肥义便说道:“依老臣之见,既然中山国王昏庸,不知梁柱之重,竟罢其兵权不用,致使其远走秦国,定知我赵国暗中蓄力,会随时攻灭其国,不愿为此受害,方才远避祸端。我们当释仇解怨,转而敬尊高待,表示挽留重用,使其感恩于大王,也为明示各国,赵国招揽贤才,不避仇隙见真诚。”武灵王连忙喜称妙策。

这正是:避祸赴秦万千难,首过主君疑虑关。随行车马资助厚,赏赐隐为图国安。赵地行进无卡绊,却临西境遭阻拦。皆因谋划招贤计,故设迷津令心悬。

且说赵国君相合议,想对乐池老将军进行挽留,许以高职贵卿高待,就看人家是如何想的,能否如愿以偿,还是个未知数。武灵王于是担心说道:“我君臣虽如此盘算,若是不能如愿,那秦使坚持不允,或是老将军执意赴秦,又该如何办呢?”肥义便道:“即便如此,我们也要表示出诚意,要把眼光放长远,不必过于计较当前得失,只要我们心怀若谷,诚意真然,那老将军虽暂时入秦,早晚还是会归赵的。因若攻灭中山,其祖茔尚在灵寿城附近,也为其落叶归根之地,岂能远走它国?所以,当耐心等待为上策,不可一时短视,而让各国小看于赵,此国策之远谋也!”武灵王点首称善。于是便带了肥义国相同往,还有几个国臣陪同,携去馈赠礼品,以示诚意昭然,提前赶到秦赵边城,派出人马探听消息,等待秦使及乐池车队到来。乐池等众车队进入赵地,顺利通过各关卡,也是赵国君的刻意安排,看其并未有敌视之意,大家都很高兴。

可到了秦赵边境时,眼看距秦国土地,还仅有一步之遥,却遇到赵军骑兵的阻拦,众人松弛的心情,不禁骤然紧张起来,不知赵国将如何对待。待那赵将说明来意后,此秦使便驰车上前答话道:“吾本为秦国使臣,奉国君之命出使中山,自有关蝶齐全,均是按规行事,贵国派军无故阻拦,究为何意?”只见那赵将即刻下马,拱手施礼道:“末将见过贵使,并无阻拦之意,只是奉吾国君之命,想请中山乐老将军,到前面边城相会晤谈,并无任何恶意,也请大国贵使同行。我王敬重各位,自有款待送行之意,还请不必疑虑!”说完拱手施礼。秦使听说此话,觉得不象有意阻拦,于是便回车与乐池商议,看是如何对待,乐池便道:“既然已到此地,也只好硬着头皮往前闯了,是福是祸,也就不好顾忌,就看那赵王如何相待,到时自有话说!”秦使到了此时,也就只好依了乐池所说,便传话给前面赵将,说可同去见赵王,即命其在前面带路。

在赵军骑兵的拥簇下,这支秦使车队倒是显的浩荡起来,也不知是护卫还是押送,直向前面的赵国边城前行,眼见不远处已现城垣轮廓,便径直奔了过去。在车上坐着的秦使和乐池老将军,均不知前去是吉是凶,真也祸福难料,不禁心情都紧张起来,也是必然之情,队中乐家中武将也都提高了警惕,以便应付不测之事发生。那秦使倒还安然无虞,知道赵国君臣不会对其怎样,只担心会横出枝节,难于完成国君相国所愿,自会难于交差,因而为此担忧。乐池却知前时房子城大战,实与赵军对敌,重创了其军兵,定然是怀恨在心,不会忘记仇恨,因此有所担忧。但想到两国交兵,本为赵国无理攻伐,自为中山军统帅,领兵拒敌为理所应当,自应无可非议,理直在中山,而曲在赵国,自己无罪之有,何能担罪呢?却也坦荡相对。

各人怀着不同心思,眼见很快便到达赵国边城,看到城门口有赵国官卿,站在两旁等候,好似是有意迎接,秦使和乐池这才感到,或许不似想的出现危险。果然等车队到了城门前,见有赵国官员上前,对秦使施礼道:“吾国君听说贵使行经本国,却想与您见面相唔,也好给秦王示好,顺便面会中山乐老将军,君主自有敬佩话说,就请进城内赏光一见。”秦使这时见说,也忙施礼道:“本使并未有使赵之责,但若贵国君召见,也只好前去一会,看其有何话说。至于乐老将军,如今早已卸职脱甲,乃为我国君所请上客,贵国恐不便扣留吧?”说的也是口气强硬,显出大国使节风范。那赵国官卿便道:“本国并无阻拦之意,只是国君有命,我等是奉令来此迎候,就请前去面见吾国君,自是便知端得。”话说的也很婉转,秦使乐池只好从命行事了。

只见那赵国官卿,命将随来的骑军留在城外,只有数十名从将军士跟随,门前官卿自登车马,一同随着车队进入城内,来到一处备好的驿馆,自有人接待入住。而请秦使和乐池老将,各带几个随从之人,前去将帅府衙面会武灵王,也算是尽了待客之道。那秦使便点了四名护卫,乐池也让亲儿乐举,亲孙儿乐毅等四位家将陪同护送,共到城中帅府,也想看是如何结果。待来到中街府衙门前时,自有赵国官卿接待,秦使同乐池下车后,便陪同礼待入内觐见,当来到大殿前面,便看到台阶上,早站着几位高官恭接。那秦使和乐池大感荣幸,看这赵国君臣对接待之事,凸显出极为重视,并不是敷衍对待,心中自是坦然许多。

这时的赵国官卿装束,已与那几个中原大国君臣,自有很大不同,基本上是胡人贵族打扮,也是经过胡服骑射变革,逐渐习惯了胡人服装,使得大有变化。那秦使早就有所来往,知道其中备细,并不感到奇怪,可乐池很少出国,看到赵国官卿穿起胡人服装,竟与中山国中人的打扮类同,也是很感惊奇。因曾见过魏国官服,乃为中原多国官卿所穿,其形制大同小异,冠带基本类似,却也有所不同,均为延习固有格式而定,多年中无大改观,而赵国突然改变,倒觉新鲜奇异。大家不管这些,只是随迎接之人上殿,在门前互致礼问候,才知是国相肥义等高卿,不由大出意外,不知赵国为何意?竟如此高规格接待,真也受宠若惊。

这正是:虽曾对敌怀旧仇,

却惜良将意挽留。

不明心中何所向,

竟许高位择自由。

途中顺利释虑患,

边关军马拦车头。

敦促入城见国君,

难知吉凶祸福忧。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