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回 述说孙武非凡事 兴吴灭楚建奇功

第十回述说孙武非凡事兴吴灭楚建奇功

回前词《解语花》

讲述往事,昔日风华,戎马甲胄亮。获罪逃吴,隐姑苏、寻访同道游畅。恰逢知己,穷困潦倒本宿将。阅兵书,崇佩之至,喜怀志情荡。只欲报仇解恨,率军伐楚疆,当仁不让。荐拜军师,验施展、敢斩美姬胆壮。攻灭敌国,功高却辞君王赏。明世情,激流勇退,闪遁愈豪放。

话说王栩在云洞山中,遇到孙吴隐士高人,自称能帮其寻找到孙武将军下落,但要其留在身边学武艺,并帮助采买食品用物,以解燃眉之困。王栩寻父心切,如今得到孙武将军消息,怎肯离开便去,只好暂时滞留于此,便自拜师学艺,还真是运气绝佳,遇到了旷世高师,学到了精妙剑法,还理解了武术真谛,收获颇丰。后来恩师传授其兵道,也是世间绝学,难遇真神,使其从一个习武之人,一步登上兵家将才的高峰,也真是一大奇遇,寻常之人难于获得此机。在其学成之后,师傅孙吴便将王栩心中,梦寐以求的奥秘始末,详细介绍出,那名将孙武的不凡经历,使王栩听得极为震惊,很想知道后来的结果,以达自己的终极愿望。

且说王栩的师傅孙吴,讲到伍员欲使吴国派大军攻楚报仇,却向吴王推荐了,在国都附近隐居的孙武,说此人乃兵道人杰,可做大军统帅,必然得获成功。使得吴王半信半疑,因其未曾听说过,这国都附近还有如此大才之人,所以很是疑惑不信。孙吴师傅不禁问王栩道:“伍员为何如此推崇孙武呢?如何能让吴王相信自己言所不虚,依据何在呢?”王栩摇头说不知。孙吴便道:“就是依据我所教你的这套兵书!因为伍员与孙武交往中,曾见到过这部孙武自写的兵书,认为极为精辟,道出了兵家征战要术,是一部千古奇书,世所罕见!当是兵家为将者所必读,因此十分崇佩孙武的才华。”王栩不禁感叹道:“师傅所言不错!果真是论述精辟,深奥难懂,要么我苦学至今,还是难于深解。要不是师傅悉心教导,怎能懂得其变化之神妙?和理解兵道深刻内涵呦!”说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体悟。

孙吴便道:“看来你还真是没有白学,能认知到此等高阶,已是难能可贵了。后来吴王即召见孙武,与之谈论兵法策论,孙吴便将所著兵法献给吴王,吴王看后大为赞赏,并立即聘为‘军师’。但知其是个精通兵道之人,却不知其真实能为如何,急于想得到证实。于是问孙武如何才能训兵,使将卒听令勇战,能否实际运用兵法。孙武听后,即刻明白吴王心思,他也是急于统军,尽快得到吴王信任,便不避风险的说道:‘我可让大王宫中女子,皆都训练成军士使用,不知大王信否?’吴王当时听后大笑道:‘这怎么可能?她们都是女流,纤手细腰,只会为我献媚演技,哪懂军战之事?恐怕不行吧?’其实根本不信,便问其它卿臣诸人,均都摇头说不可能做到。认为孙武是吹嘘太过,恐是言过其实。”王栩听后一惊,也便说这太难办。

孙吴却肃然说:“正因极难,他才故意如此说!也是想用一鸣惊人之举,迅速消除王臣疑虑,使全军将士听从其令,使出的一个绝招,只是有些残酷罢了!”王栩也曾听人说起,孙武杀王妃而镇宫女的事,但却不太清楚实际真相。便说道:“难道说是用杀人之法,才可奏效吗?”“你算说对喽!不用此法,何能奏效,这叫以儆效尤,屡试不爽!当时孙武见诸人不信,便说可实际做来,让大家一睹为快!并说可让大王的两个爱妃,充作将尉使用,统辖宫中诸女,排列成伍,即可演军!不知大王准否?吴王即刻准允,心想看这孙武如何将爱妃变成将尉,也是一大奇闻,便轻易答应下来。”孙吴说到此,见王栩听的摇头,也显些不信。

他便接着说道:“到了第二日,吴王宫中所有宫女尽出,由两个貌美媿丽的爱妃,均以将尉打扮,穿戴盔甲站在队前。宫女皆都扮作卒勇,全部携剑挺戈,站立宫内院中,也是奉国王之命而作,不知却是为何。孙武也便身着甲胄,自是将军风姿,身边矗立战鼓旗帜,顿显威风八面,站在楼台上观看的王臣,不禁啧啧称奇,也是想看这位孙军师,是如何训练军伍的。只见孙武将军请示吴王后,便开始操军训练,他事先说明此为演军,就必须按军伍定规,谁都不得违犯,否则,将按军法处置!让各位演练者听好。然后命身边亲将,教导操练要领,并命进行示范数遍,使那演军女子看明,然后命演练队伍,遵照军令模仿训练。可那帮宫女听后,却都嬉笑不止,抗命不遵,并舞剑持枪,胡乱抡晃,根本不成行列,竟乱糟糟一团混闹。倒弄的观阅王臣都不禁发笑,认为孙武胡闹,由是显些藐视心态。”孙吴说到此时暂停,王栩却急听下文。

于是接着说道:“当时孙武早就料到,必然出现此情,便让亲将再教,反复数遍之后,还是散漫如此。那两个吴王爱妃,更是嬉笑如初,说是不太好玩,索性扔掉手中剑,蹲坐于地上,说是累了,看这军师能如何?却见孙武不禁大怒,接过亲将手中令旗,亲自重申军令,然后对众人道:‘众人听好,军中无戏言,犯者定遭严惩,别做后悔之事。’遂后便说众军将听令,继续操练,当按旗鼓指挥,变换队形,违令必惩!可那两个王妃站起后,还是懒洋洋的不在乎,其它女子却能勉从军令,较前时有了很大改观。可孙武甚不满意,再申军令,命再操演。看那王妃依然如故,心说有大王宠爱似宝,不信这新军师,还真敢对其惩罚!这真是到了难办之时。”孙吴说到此,不禁看向王栩。

这正是:奇功奇计奇妙思,凡夫俗子均道痴。谁解兵家真实意,窥破玄密方为师。将军虎胆昭天日,料定王臣多无知。非得惊人举动见,树威立信后可施。

这时的王栩却是一脸迷茫,不知孙武将军对此情,当如何处置?只见孙吴继说道:“此刻到了不可容忍之时,就见孙吴军师厉声说道:‘士卒不肯听命,将之过!按军法当何办?’身边执令官便道,按律当斩!孙武不容分说,便命执令官速斩报来!顿时将那两个王妃拿下,并当场砍下头颅。也不管吴王大呼不可,还未等王命传来,便迅即执行完毕,提头报讫,使那场上宫女士卒,尽都看的是胆战心惊!就是在楼上观看的将臣们,也无不惊悸骇然。孙武急命从队伍中,再指定两位宫女,代替被斩两妃之职,继续完成操演之任。这时再看宫女队伍,全都肃然直立,再无懈怠忽视之情,也是看到连大王爱妃,军师都敢杀之,何况宫女乎!所以,后来操演习练,很快成行共列,倾刻组成军阵,进退转换,均能遵令执行。看的楼上观者,无不瞋目结舌,佩服孙武之能,真显化腐朽为神奇之功,做成了千古奇事。”孙吴还未说完,王栩便高声说妙哉!

王栩迫不及待的问道:“那吴王顿失了两个爱妃,怎能漠然处之?岂不是闯了大祸!孙武军师将如何交代呀?”孙吴便道:“是呀!吴王虽然看到已演练成功,可是还是心疼爱妃。待孙武演兵毕,登楼向吴王交差,吴王不悦道:‘军师太过性急,斩俩美人,如何也不示我,便擅自杀之,究为何意?’显然有些生气。孙武便理直气壮的答道:‘我反复申明,军纪不可违,违者按律严惩,二妃屡当儿戏,顽不遵命!致使操练不成,铸成大罪,依律斩之,难道有错吗?’说的是理正词严。吴王显些理屈道:‘这不就是演练一番嘛!又不是真帅军操练,又何必当真呢?’孙武肃颜道:‘虽是宫中演练,也须按军令行事。否则!演练不成,吾必获罪大王,岂不是欺君吗?如何还能使某率军击敌!吾速斩两妃,震慑众人,迅使成军,操练无误,岂不证明,吾所言非虚吗!’此话说的吴王哑口无语,再难斥责。”孙吴说到这里,王栩不禁叫好,说孙武真有胆识。

孙吴即道:“若无胆识,何能操军?孙武以此树威,也是深思熟虑之谋。这时伍员在侧,忙对吴王道:‘军师如此训军,乃遵兵道军律行事,并无过错!其实大王欲办大事,又何必太过珍惜两位美人呢?若是攻破楚国郢都,还怕楚宫没有美人供您享用吗?’此话说到了吴王心里,即刻显得舒坦许多,便说道:‘伍将军说的是,军师大才,本王今日亲睹,后便依赖将军诸臣,按兵法训练军伍,准备攻伐楚国!’孙武听后说道:‘攻楚之事,乃军国大事,须得从长计议。首先训好本军,做到良将精兵,待楚国生事,便可出兵有名!定挫敌军士气,方有获胜把握。否则,急切攻楚,出师无名,必遭惨败无疑!’说的是铿锵有据,使吴王及将臣莫不赞成。就是伍员急于报仇雪恨,也觉孙武说的有理,深表赞同。于是奉吴王之命,由孙武伍员等将,操军练伍,选将训兵,使吴军大振,待命出征。”孙吴说到这里,也显精神振奋,显然是雄心不老之态。

王栩听到这里,便急着想知道后来攻楚之事,于是忙问后来呢?孙吴便道:“后来果如所愿,楚平王数年后病亡,两位公子为争王位不合,一位仗势夺得楚王宝座,另一位则不服其权势,认为是篡位之举。于是便暗自派人到吴国,求吴王派兵相助,攻入楚国夺回王位,真是天赐良机,吴王正中下怀,哪有不答应的道理。于是派军师孙武为帅将,伍员为副将,率领吴国大军,如猛虎扑食一般,一举攻破楚国边界,又兼有楚国叛军相助,经数役大战,便打垮了强楚之军,顺利攻进了郢都。伍员欲报父仇家恨,便派兵掘开楚平王陵墓,捣出其尸,鞭笞至烂,显为恨入骨髓!后率军占领郢都。此时那新立楚王,已经潜逃出都,吴军便进入楚王宫廷,抢夺无数珍宝,掠得宫廷美女,让军将尽情享乐一番,然后占居宫廷达一年之久,也算是大功告成。”孙吴说的很为得意,想是曾经历过那场灭楚之战。王栩此刻听的入神,也是有所思索玩味。

静待片刻后,王栩不解说道:“那伍员也太过狠了点吧!既然掘了楚王坟墓,也就算是报了家仇,又何必非要鞭尸泄愤不可呢?这样做定会让楚国人怀恨,毕竟是他们的故去的国王嘛!虽铸大错,也该宽谅才是。本来国人同情他父子冤屈,却又徒增仇恨不是,真是岂有此理,就不怕得报应呀!”孙吴听后叹道:“本来孙武也是如此劝说,可那伍员怀恨已极!哪能劝说的住哇?其后果然楚人多有非议,说他残暴太过,借外敌之兵,残害本国之人,其情难辞其咎!也是合乎情理。果然后来伍员不得善终,也是上天的惩戒!后人不能不察,莫再犯此天条,吾辈谨当牢记才是!不过汝能想到此点,已是很了不起,看来真是孺子可教也!”说完,孙吴满意的露出笑颜,看似很赞赏王栩。

这正是:英雄出山势不凡,敢斩王妃于庭前。借机树威蕴奇谋,统军一战灭楚还。兵家自显胆略壮,审时度势不恋权。见好即收隐遁去,留得智名万古传。

且说王栩又问,为何吴军又撤回国去,难道是遇到了强敌,或是难于逼降楚人,孙武将军又如何半途遁去,却为何因呢?本人实在不解,请师傅说明原委。孙吴便道:“其实孙武知道,当时吴国实力尚欠,别看打败了地域辽阔的强楚,要想占据其国土,统辖其广大的民众,也是难于实现的,撤军是早晚之事。正好那时有个楚人叫申包胥,原来曾与伍员交好,倒是个能者君子,路途相逢听说,伍员要逃亡它国复仇,便说伍员若是灭楚国,他必定要让楚国复活,两人曾达成君子之定约。后来此人践诺此约,到秦国哭求救兵,直到昏死不改誓言,感动秦王及臣僚,便答应发兵救楚。此人送信给伍员,说明践约之意,伍员感其赤诚之志,也不愿与秦军作战,怕是楚人乘机作乱,难于抵挡两面之敌。于是同孙武商议后,便迅速从楚国撤兵回国。”孙吴说到此,也是感慨无限,王栩倒也释然。

随后说到孙武军师,为何立了奇功,却不辞而别,远遁它方,从此杳无音讯,其因何在?也是令人费解。只见孙吴说道:“就在回军路上,孙武悄问伍员,今后当如何打算?伍员这时正是志得意满,便说大功已就,自然是回吴都受赏,高官得做,骏马任骑,受享人间快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吗?孙武便摇头道:‘仁兄所言,愚弟却不认同,常话说得好,好花不常开,好事不常在,你我兄弟立此大功,看上去是好事,可也隐伏着莫大危机,不知你可曾想过?’伍员听后顿惊,即道:‘我俩身居要职,大权在握!皆可呼风唤雨,掌控国庭,谁人堪比?如何还存危机呢?’说的显是迷惑不明。孙武即道:‘皆因我们功大,才会功高震主,再加掌控兵权,又为王者所忌!定会提防无疑。时候久了,自会削权夺爵,必定产生隔阂,那时再想退避,已是无路可走,定然险出不测!若再遭小人暗算,就如你父兄一般,当会身处险地,而难于躲开,必受其害也!不若趁功成名就时,见好则收,悄然遁去,方能落个好结果。’”孙吴说到此,自是看王栩如何看待。

只见王栩思索一会,然后说道:“此言有理!这是看透了世道凶险,难于把控之至要,值得后人思判。后来那伍员又当如何呢?”孙吴便道:“当时伍员正在兴头上,只看到光明前程,对此话漠然不信,自认不会如此,便说是孙武过于疑虑,何必为此担心。说是离开宫廷权势,不是自己所求,如今既已到手,也算宏愿已偿,怎能无端放弃,岂不可惜!何况就是遇到不测,自己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何能掀翻自家的大船?所以不听孙武忠告,依意前行。孙武见其志向已坚,再劝无用,也就作罢!但却去志已决,预作准备。便派亲信之人,悄然潜回吴都,趁国中王臣无备,秘密接走了家眷,预先定好相会之地,方才率军回到吴国边界,也是做的人不知,鬼不觉,机密无比。”孙吴说到此处,还显出几分得意之情,王栩听后赞道:“正当如此!无愧兵道谋家大师!”显然是对孙武的夸赞。

王栩随后问,孙武后来如何呢?孙吴便道:“后来大军到了吴国边界,孙武便对伍员说道:‘我们兄弟好友一场,望仁兄前程远大,尽享人间富贵!吾辈已青史留名,自是心已满足。吾志已决,当销声匿迹,隐遁深山秘处,终老一生即可!如今在此诀别,不到国都去了,免得大王挽留,再也难于脱身。如今当归还兵符,请仁兄交还吴王,并善言本人初衷之志!我想吴王必解我意,不会深究不辞而别之过。’说完,便将兵符交与伍员之手。这时伍员才知孙武,决意归隐销迹,不再出山面世,心中也是眷恋不舍。毕竟曾数载同舟共济,操军练武,秣马厉兵,又同率大军征战,血雨腥风,并肩共志,感情深厚无比。如今取胜归家,咋说别离而去,真是难舍难分。于是问道:‘军师身为正帅,自可做定夺,想携带哪些缴获之物,尽可挑选自取,伍员绝不干涉。’说的是慷慨大方。”孙吴说的激动,也是感叹不已,王栩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慨叹。

这时王栩突然说道:“难怪师傅花费不愁,出手阔绰,恐是那孙武所留钱财吧?”说完看着孙吴师傅。只见孙吴说道:“果然所猜不错!不过这些都是些微末小钱,那时伍员让其自选财宝,尽可带回去享用,也算为好友兄弟的一份情谊,却也凸显慷慨大方。孙武便道:‘我所带走的钱财珍宝,是我事先测算好了,早让亲随等人预备下的,不必多取,但怕钱财所拥过盛,定会自惹祸灾,何能贪得无厌,够用即得。老话说得好,知足者常乐嘛!吾自思谋过了,以战功之奖额算,恐那吴王当给予赏赐,也不过如此吧!绝不想多贪滥取。这些财宝吾无需多留,只想奖赏跟随参战的亲将家兵,以为随军参战之酬劳,也算其应该所得。再有就是,应沿途散给那些困苦饥民,以弥补征战给他们带来的伤害,或可少遭天谴!’”王栩听着,忙说甚当。

这正是:雄帅挥军大战赢,

谁怜白骨滚草丛!

从来酣斗多伤死,

勇将裹尸几成名?

攻城掠地入王庭,

无数珍宝夺囊承。

何人怜悯众民苦?

唯见兵家史册铭。

欲知后事,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