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继续进军讨伐南唐

诗曰:

继日不停在征讨

续写辉煌靠燮伐

进兵号角吹向南

军令如山不颓唐

史彦超和马全义看到赵匡胤和张永德已经动摇了汉兵的阵势,就各自带领一千铁骑,趁着现在的形势杀了出去,忽然向左右两边分开,从斜着的方向刺入了北汉的阵营,乱砍一阵,乱杀一通,片刻间叫喊声震动山岳,北汉的兵将哪里还能抵挡的了,乱纷纷的往后方撤退。

刘崇看到自己的人马往后方倒退,就拔出了自己的宝剑,斩杀了几名后退的士兵,本想以儆效尤,阻止其他士兵再往后撤退,可是这个时候不是你说想阻止就能阻止的了的,从前方撤退的均码犹如排山倒海一样,分明就是脱了缰绳的野马,任意踩踏,后军受到前军的牵动影响,没有一点继续战斗的心思,一齐四处乱窜。刘崇看到形势根本就不是自己可以掌控的,顾不得厮杀,只能掉转马头,随波逐流,匆忙逃走。

。周世宗柴荣趁着这个机会指挥人马反向追杀了过去,汉军愈是混乱,周兵就追的越紧。

刘崇本想着自己还有契丹的援兵会随时支援自己,可是让他欲哭无泪的是契丹大将看到北汉大败之后,非但没有前来救援,反而带着自身人马赶回了契丹,完全置刘崇于不顾。刘崇无奈之下,只能快马加鞭,迅速的逃回河东,再收集残留的人马,关闭城门,只守不攻。

周世宗柴荣率领军队追到河东城下,见城门紧闭,就就地安营扎寨。倒是后周背军降敌的樊爱能和何徽,也想进到城去,刘崇担心此二人既然能够背叛后周,他日也就能够背叛自己,也就拒绝了此二人的投诚,不让他们进入城来,二人也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回到后周的阵营,负荆请罪,求周世宗柴荣赐自己一死。

周世宗柴荣看到樊、何二人还敢回来,怒气冲冲的说道:“让我静一静。”

柴荣是想过立刻把樊、何等人斩首乘机整顿军纪,但是一直犹豫不决,当晚,躺在行宫帐中,正好是张永德侍寝。

柴荣便问张永德:“卿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理?”

张永德回道:“樊、何等人虽然也立过一些功劳,但是此次被北汉张元徽打得如此狼狈,弃甲投降,即便是死也弥补不了军责。而且陛下还要征服四海,如果不把军纪整顿好,即便身边有众多的英雄豪杰、百万之师,也怎么用得好?”

柴荣也就下定决心处死樊、何等人,对樊、何二人说道:“你们这两个背君弃义的小人,还有什么颜面跑回来见朕,如果不以军法处置他们,以后朕还如何服众。”

樊、何二人向柴荣说道:“陛下,降汗之事都是我们将领所为,与一干士兵等无关,他们只是听从于我等,我等愿意接受军法处置,还请陛下看到一干士兵曾经为陛下出生入死的份上,从轻处罚。”

柴荣说道:“朕也不是不念旧情之人,既然如此,其他人等让他们暂入先锋部队,上阵杀敌,将功补过。”

樊、何二人泪流满面的说道:“谢陛下!”

柴荣转过身去,对左右说道:“拉下去!”柴荣本是个重情重义之人,要斩杀这些有过功劳的将领,心里又何尝愿意,只是此头一开,他以后又如何治国平天下,他只能转过身去,不让别人看到他眼中的泪水。

樊、何二人以及其他七十余名将领立刻被推出去斩首,顿时七十余颗血淋淋的头颅,就被挂上了营门示众。全军上下看到这个场景,没有不全身打寒颤的。只可惜樊、何二人,遇到“北汉战神”张元徽,几个回合就被击溃,樊爱能、何徽为了上千人性命而降汗,没想到被刘崇拒绝没被接受,只能再返回周营,负荆请罪。

到了第二天,周世宗柴荣下令将士全力攻城,北汉城墙上滚石犹如雨水般往下落,后周的士兵不少都背打伤。赵匡胤看得怒火冲天,发誓一定要把此城给攻下来,才能发泄自身的愤怒!

柴荣说道:“众将士听令,用火攻城。”

柴荣身先士卒,一支点着火的弓箭射了出去,随后,一簇簇点好火的箭矢向北汉城门涌去,同时城下几十个排长梯高悬,后周士兵争先恐后杀了上去。北汉城门上的守兵,惊慌失措,心神不定,犹如瞎子般往城下乱放箭,意图阻止后周的士兵爬上城墙。

此时天上正好刮起了大风,助推火势烧得更旺,浓烟滚滚,直冲天际。赵匡胤也正在混战攻城之中,忽然不知道从何处飞来一支流箭射中了赵匡胤的左臂,血流如注,可是赵匡胤只是撕下一块衣布,简单的包好之后,又继续投入战斗,心里想的是没攻下此城绝不会退下。

柴荣看到赵匡胤受了伤还这么拼,这样下去恐会危及性命,紧急下令要求赵匡胤回营休息,并对众将士说:“河东城高池深,粮草供应充足,再这么打下去恐怕只会僵持,而且把军队停驻在敌人的坚固城池下历来都被兵家所顾忌,我们暂且收兵撤退,等到出现更好的机会,再来夺取河东也不迟。”

众将士齐声回应:“陛下英明!”

周世宗柴荣已经定了主意,拔队撤军,返回了汴京。在此次高平之战中,以赵匡胤战功最为显著,被提升为都虞侯,兼任严州(位于浙江省西部,钱塘江流域。北、东、南分别与浙江的杭州、金华、衢州接壤,西与安徽的徽州相依)刺史。

其他功臣,比如高怀德、郑恩等一班战将,也都根据他们各自的战绩大小进行考量,一一提拔。

公元955年,周世宗柴荣准备南征,以宰臣李谷为淮南道前军行营都部署,管理庐州(今合肥)、寿州(今安徽寿县)行府事务;以司空赵弘殷、许州节度使王彦超为行营副部署;殿前都虞侯赵匡胤为侍卫指挥使,命侍韩令坤、李重进等十二位将领,一律随军进征。当时由于郑恩患病卧床不起,高怀德被安排在汴京留守,符彦卿、药元福已经上了年纪动不了身,这些人就没有一同前去。其余大小将领,都是摩拳擦掌、意气风发,都想在大战中建功立业。

公元956年正月,周世宗柴荣御驾亲征南唐,此时的南唐国主名叫李璟,南唐占据江淮,也后周也算是夙敌,周世宗胸怀统一中原的志向,计划先拿下江淮,然后再攻占岭南和巴蜀,所以挥军南下。

车驾发大梁,直告南唐进兵。那南唐主,名唤李璟,占据江淮,与周也是敌国,世宗有志统一中原,欲荡平江淮,然后再取岭南巴蜀,所以发兵南下。

这次南下的先锋,由李重进担任,他当时的官职是归德节度使,作为先锋,走在最前面,一路上浩浩荡荡、旌旗招展、威风凛凛,就来到了正阳(河南省驻马店)。

南唐君主李璟听到周兵来犯,便任命刘彦贞为都部署,带领两万精兵,在寿州迎战后周兵将;派遣皇甫晖、姚凤领兵三万,驻扎在定远,同时又八百里加急召回镇南节度使宋齐邱,让他速速回到金陵,共同商讨使后周退兵之策。

且说那刘彦贞,本来就是寿州人,长得一副蛇头鼠目的模样,胸无才略,平常却是骄傲自满的德行,唯一喜欢的就是行贿给一些权贵,才使得他能够守着这份官职。

刘彦贞领了后唐君主的旨意,带着兵跑步前进。经过打听知道李谷的前部先锋李重进已经进入了正阳,他便要带着部下直接赶往正阳。

刘彦贞的部下清淮节度使刘仁赡,池州刺史张全约拼了命似的阻拦说道:“周兵从老远的地方来侵犯,最想做的便是速战速决,你只需要扼制住淮河泗水,不用再前进,后周这么远输送粮草,对他们十分的不利,等到粮草用光了,自然也就退兵了,等到他们撤退的时候,我们就再后面攻他们,也就可以大获全胜了;或者,我们就驻扎在寿州,以逸待劳,虽然立不了大功,但是也不会有过失,这也算是比较中性的做法;如果领兵直接前往正阳,我们的兵马奔波那么远的行程,必定筋疲力尽,哪还有力气和后周交战,这不就正中了后周反客为主的计谋么,等到大战失败,那就追悔莫及啊。”

刘彦贞根本不听,说道:“还用你们来教我打仗?你们到一边去做吃瓜群众,众将士听令,加速前进。”

刘仁赡对张全约说道:“刘彦贞竟然不听忠言,一意孤行,此行必定吃不到好果子,我们还是早早的预备守城的器械,免得被杀个措手不及。”

张全约听从了刘仁赡建议,立即下令所统辖的队伍,坚守在淮河边上。当时李重进已经带着人马一直往前走,正好就和刘彦贞在途中相遇了。

刘彦贞就驻扎在安丰,营帐排了数十里长,声势十分浩荡。一眼望过去还以为驻扎了几十万大军。

李重进不敢贸然进犯,于是登上高处观察了一番,对众将士说道:“刘彦贞所设置的营棚,一点兵法都没有用到,虽然看起来气势旺盛,实际上要攻破它极其容易。”

于是把部将曹英叫过来说道:“我给你三千兵马,从上游突然袭击,打他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他们也就打败了。”

曹英得了军令,便带着兵马杀了过去。

第二天,李重进全身穿好甲胄,横刀立马,走到阵前叫对方出战,刘彦贞实在忍受不住,就带着兵马出营,摆好了阵势,拿着枪勒住马,站在大旗的下面,指着李重进大骂说道:“你们这群王八羔子,无缘无故来侵犯我南唐,这是怎么回事嘛。你们还是快快离开,还可以免去遭受诛杀之苦,否则就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

李重进大发雷霆,二话不说,提起刀驾着马直接向刘彦贞杀来。刘彦贞正要出去迎战,在他身后有一个将领跃马腾出,挡住了李重进。刘彦贞一看,这人是牙将张万。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