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相关之49愿你拥有出彩的人生

同学们:

2013年3月1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他还在讲话中对青少年提出殷切的期望“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进步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同学们,你们现在正处在人生最美好的青少年时期,正在长身体,学知识,炼意志,为长大后参加祖国建设,成为革命事业接班人做准备。我想,你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青春梦想,都希望自己能拥有出彩的人生。科技方面,我们国家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号,正一步步实现“飞天梦”,而你们从少年、青年,将来到壮年,也将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我从小就对宇宙空间充满好奇,怀揣天文梦,凭着自己执着的追求和努力,这一生中我看到了三次日全食,一次日环食和一次金星凌日。

日全食这一壮丽无比的天文奇观,对于长期居住在某一地区的人来说,可能要百年才能遇上一次,可见人的一生要见上一次何其难也。我有幸成功地见到了三次日全食,这在一百多万福清人中可能是唯一的一位,在福建全省乃至全国,除了专业的天文工作者外,业余天文爱好者中能够幸运见到三次日全食的也是极少的,而我就是这极少中的一员。日全食奇观在某一地点的完美出现,要看当地当时的天气状况,还要看观察者对要去的长长的全食带中的某一地点的正确选择,对要去的地点天气状况的准确判断。据我所知,观察者的判断、选择只要稍有不慎,既使他千里迢迢赶到目的地,跑得筋疲力尽,又花了不少的金钱,到时候或遭雨天,或逢阴天,或遇多云蔽日,不迟不早,偏偏就在那一天,就在那一刻,不让他看到,只得无奈地扛起沉重的器材打道回府,那份沮丧,那份懊恼的心情可想而知。正因为对日全食的观察失败的概率很高,可见,一次成功的观察难度是何等地大,遑论二次、三次成功的观察。只因是我亲身经历,每次幸运地看到后的那份兴奋、喜悦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1997年3月9日我国东北HLJ省北部发生日全食现象很早就引起我的关注,我在位于渔溪镇苏田村的民乐中学教地理课,在教学中我了解到农村学生虽然住在乡下,但对天文现象尤其是日食还是挺感兴趣的,而我如果能够身临其境到现场看一看,对今后的教学是很有益处很有帮助的。当时我的月工资才500元左右,而走一趟花费几千元是一笔不小的数目,并且只能自掏腰包,我还是决定前往。日全食发生的3月9日是农历二月初一,东北漠河地区摄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对我这位南方人是个严峻的挑战,我在半年多前就对这次行动进行了准备。我把目的地选在祖国的最北端—漠河。我乘坐火车到达祖国北疆MH县城,又坐汽车到达漠河镇北极村。经过好几个日夜长途奔波,3月9日上午我站在北极村外的中俄界河—黑龙江畔深没膝盖的积雪里,在摄氏零下35度的寒冷中,发现头顶是纤尘不染的北国湛蓝的天空,太阳高悬在偏东的天幕上。我透过观测片看见月球正逐渐地把太阳遮掩。9时5分,月球的阴影完全把太阳遮挡,我看见了周边喷着一圈微弱白光的黑太阳,日冕,贝利珠,还看见了黑太阳下方的水星、金星。在周边大地一片昏暗中,我忙着用相机对着黑太阳拍照。全食时间为2分46秒,每一秒钟都是震撼人心的。比起我所见过的大自然的、人世间的景色,不管人们夸它何等美丽,何等壮观,只要见过日全食的人都会明显感觉到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上的一切美景在日全食这个最壮丽的奇观面前都会黯然失色。它只存在短暂的166秒,正因为短,它的美才显得弥足珍贵,有幸看见它的人才会深深体会到人的一生中要见到一次日全食是何其不容易。最壮观的食甚过后,哈尔滨铁道电视台的记者在雪地里采访了我。随后,哈尔滨铁道国际旅行社的干部,记者,专家,天文爱好者,巡逻的边防战士得知我是自费从遥远的福建福清一所农村中学来的,都围拢过来相互祝贺这次观测活动的成功,更祝贺我历尽艰辛成功看到日全食,并分几批和我在镌刻有“神州北极”红色大字的石碑前,以黑龙江畔厚厚的冰雪为背景合影留念。照完相,时间仓促,我来不及去邮政所,把在MH县城买的写好地址的50封这次日全食的纪念封交给一位边防战士,委托他到北极村邮政所,从祖国的最北端把这些纪念封寄给我在福清的亲朋好友、学校部分同事、学生。

这次观日全食我感觉不虚此行,当我从福清到达哈尔滨时,赴漠河的前夕,引起了当地媒体的注意,黑龙江日报社主办的<<生活报>>1997年3月6日刊登的该报记者李静写的报道的标题为“福建一乡村教师不远万里,自费赴漠河观彗星,他说—定要为每个学生带回一张彗星照片”。哈尔滨日报社主办的<<新晚报>>1997年3月6日刊登该报记者张非非写的标题为“‘观星之旅’专列今日启程”的报道中有一句话“FJ省福清县民乐中学地理教师,专程自费来观星,到哈后百般周折费时几天,最终在铁路部门帮助下踏上最后一班列车。”另外,<<羊城晚报>>1997年3月8日刊登该报记者张洪潮写的标题为“铆足劲,去看太阳去拍星”的文章中有一段报道“福建的一名乡村教师,很早就盼望到漠河去看彗星……”我成功观日全食后,媒体也进行了报道,<<哈尔滨铁道报>>1997年3月号刊登该报记者李朝君写的标题为“只为目睹日全食与彗星世纪幽会的那短暂时刻,一位福建教师—万里‘逐日’”的文章。<<福建日报>>1997年3月23日在“人物春秋”栏目刊登哈尔滨铁道报记者李朝君写的标题为“只为目睹天象奇观,福清一教师—万里‘逐日’”的文章,同时刊登哈尔滨铁道报摄影记者高凤城拍的文字介绍为“他拿出刚刚买到的日全食的照片和同行的旅客讲观后感”的大幅照片。新加坡福清会馆1997年6月15日出版的第32期<<融情>>第54、55页刊登转载<<福建日报>>发表的哈尔滨铁道报记者李朝君写的“只为目赌天象奇观,福清一教师—万里逐日”的文章,同时刊登我提供的两幅我在漠河的照片。<<福建侨报>>1997年4月20日刊登我写的文章“自费漠河观日食”。<<福清时报>>1997年5月19日在第4版刊登我写的“万里追日到‘北极’”的文章。还有,哈尔滨铁道电视台给我寄来了该台记者摄录的我在漠河北极村外黑龙江畔雪地里观日全食并接受采访的录像带,我去漠河时认识的几位专家、天文爱好者也给我寄来了他们拍的这次日全食的照片。我把寄来的照片和我自己拍的照片分发给我教的一个年段六个班的学生看,并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们大开眼界。我还把录像带放给学生看,后来,录像带还在福清教师进修学校举办的教师培训课上放给老师们看。

我于1999年8月加入FJ省天文学会。

2008年7月底,,我和来自全省各地的天文爱好者一行十人(来自福清的仅我一人)在FJ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FZ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天象馆老师潘小清先生带领下乘火车奔赴祖国大西北观日全食。8月1日下午在GS省GT县下火车后,我们包租了辆客车携带沉重的器材到达罗城乡河西村,在村外公路边一个水塘前架起器材开始拍照。大西北的蓝天一尘不染,19时14分(北京时间)全食开始,我看见了挂在西边天空的黑太阳,左上方的水星、金星,看见了全食开始时挂在黑太阳上的贝利珠和全食结束瞬间黑太阳上出现的第二个贝利珠。全食过程为101秒。我们一行十人中有九人为第一次看到日全食,只有我一人为第二次成功看到日全食,同行的伙伴们纷纷向我表示祝贺。后来,我撰写的这次赴大西北观日全食的文章<<与日全食相会>>发表在<<福清文学>>2009年第1期。

2009年7月18日我们一行天文爱好者、老师、大学生、中学生、小学生等46人(绝大多数来自福州城区,来自福清的仅我一人)在FJ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FZ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天象馆老师潘小清先生带领下乘大客车前往华东去看将要发生在长江流域的日全食。7月18日上午出发前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身道记者在FZ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空场地上采访了我们中的几个人,两个频道记者先后采访了我,我谈了前两次观日全食的感受。7月18日中午、晚上,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经济频道播出了对我和几个人的采访。7月22日上午在HZ市夏衍中学操场上我们一行对日全食展开观测。那天早上杭州上空浓云密布,到8时多云层慢慢散开,为多云天气,9时多,云更少了,太阳完全露了出来,但天空的清晰度远远逊于东北、西北的天空。9时39分全食开始,我看到了日冕、钻石环、全食开始和结朿时的两个贝利珠,还有隐隐约约的金星。挂在天幕上长达5分多钟,300多秒的黑太阳让我大饱眼福。这是我见到的时间最长的日全食。我一边兴奋地观赏,一边忙着拍照。架在操场上的我们团队的10台套上巴德膜的天文望远镜全都对着太阳,套在天文望远镜上的照相机在紧张地拍照着。我们团队中还有人在拍录像,一边拍黑太阳,一边拍观测现场。全食结束后,我们团队在操场上合影留念。我们之间相互祝贺,并相互询问,才知道我们一行46人中有6人是第二次看到日全食,只有我1人是第三次看到日全食。我忽然发现,不经意间我为我的人生履历增添了一项纪录—跟黑太阳的三次成功相会。上午10时多,观测活动快结束前,我用手机拨通了福清电视台新闻部的电话,介绍了我在现场观日全食的情况。福清电视台新闻部录下了我的讲话,并在7月22日晚新闻节目中播出。

亲身经历了三次日全蚀观测的我,期待着与带蚀出海的日环蚀邂逅。然而,环蚀带中心区域的五月的天气总是以阴霾甚而阵雨来折磨人,在焦灼与不安的等待中,由FJ省天文学会组织的有北京、广东、江苏、山东等地专家、

天文爱好者和福州地区天文爱好者四十多人组成的观测队乘坐一辆大客车、一辆越野车、5月20日晚9时多从福州青少年活动中心出发。在向闽南进发的一路上,我们每刻每分都在密切关注着车窗外的天空,进行着观测地点的选择。福清、莆田、泉州……车子在选择中走走停停。午夜12时过后,老天爷似乎被我们的诚意所感动,天空的云层渐渐散开来,露出了久违的星星。为了选准一个最隹观测点,我们的车子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出口处停留了几次,做着最后的综合判断。凌晨3时多,石狮那边的电话传来了天气晴好的消息,领队下达了直奔石狮的命令。车子在黎明时分到达SS市蚶江镇石湖码头附近的六胜塔景区,尽管彻夜未眠,下车的我们兴奋地携带着各种器材以最快的速度奔向海滩。

晨光中,我们四十几人迅速散布在海滩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礁石间,大家手忙脚乱争分夺秒地安装望远镜,调摄影机,打开照相机,往各种镜头前装巴德膜,准备日食镜、观测片,所有的镜头、所有的目光,全都朝向东方天际的海平面上。我也迅速在靠近前方的一块礁石上占据一个位置,飞快掏出观测片、镜,拿起相机。我瞄了下腕上的手表,5时过10分了,很快就要日出了。海上不时吹来一阵阵带着凉意的风,还好我和同行的人们下车时身上加了件外套。远方平静的海平线上堆积着一层低矮的稀疏的云,海平线下透出的霞光把海面、云彩和天空染成玫瑰红。随着东方天际的色彩变得明丽起来,就像有人轻轻地提起一个红灯笼,朝阳在云彩间羞答答地时隐时现酡红的脸蛋。终于,朝阳冲破云彩,把红彤彤的脸蛋一览无遗地朝向天地间时,哇,我发现红脸蛋的右上角镶着颗硕大的墨黑的珍珠,蓝天,红黑相嵌的丽日,碧海,这无以伦比的景色是我从来没见到的,我相信在场的每一个人一定都会看得如痴如醉。初升的太阳像红灯笼发出柔和的光,一点都不扎眼,而自西向东缓缓扩大黑影的月轮的遮掩使阳光更加微弱,让人用眼睛可以直接裸视,相机镜头不用滤光可以直接拍照。随着太阳在海平面上渐渐升高,虽然被月轮遮掩了近三分之一,但它发出的光越来越有力量,我感觉到了那光有点芒刺,赶紧用观测片挡在眼前进行观看。我交替着用观测片、观测镜对着日轮察着,我发现,月轮已经把日轮侵蚀了近一半,透过观测片看到的是黑白相间的两个轮子迭加在一起的图象,透过架在眼眶上的观测镜看到的图景又象红柿子被咬了一大口,或许是观测镜质地更优,透过它看到的日轮的光更柔和,感觉更舒服。观看的间隙,我不时拿起在镜头前套上巴德膜的相机对着日轮拍照,时而也把相机递给身边不远处的观看者,请他把我观看的场景拍下来。我还把镜头对着散布在海滩各个点上或俯首在望远镜后或举着照相机或在眼前举着观测片的人们及扛着摄像机穿棱奔走的记者拍照。我发现,身后不远处岩石上几位

女爱好者一字摆开齐整整地坐着,齐刷刷地举起观测片对着日轮观看,多么认真,多么专注,那种一丝不苟的严谨的团队精神令人赞叹。

我感觉眼前的每一秒钟都是何其珍贵,不能浪费一点一滴的时间,又赶忙用观测片、观测镜朝东方天幕继续观看。蓦然间,身上的手机响了,我边观测边接听,是正在福清渔溪镇九龙山上观看并拍片的福清电视台记者打来的,那儿云比较多,太阳露出来几分钟,又躲进云缝,偶尔露下脸,透过浮云能看到月球把太阳遮掩,但效果不太理想。有三、四十人一大早从渔溪镇街上山来观看或摄影。我告诉记者,我这儿的观测效果相当好,请她一定要耐心等待,抓住机会观看。接完电话,我仍全神贯注盯着前方,不知不觉中日轮已缓缓升高,离海平面有一小竿的距离。同样在不知不觉中,月轮的中心点和日轮的中心点无声地重合,食甚,天地间上演的庄严的一刻到来了,我的周围有人发出了欢呼,我瞄了下腕上的手表,6时10分。我像一位饿极了的饥者盯着眼前的丰盛大餐,要美美地享受它一番。日轮中心的大部分被月轮掩盖,周边继续发出白色的光,像一个风火轮,又像一只金指环。太美了!我惊叹大自然此时此刻献给人类如此的美景。在抓紧每一秒钟饱览天幕上上演精彩一幕的同时,我忍不住抽出几秒钟时间把目光投向自己的周边,感觉整个天地间的亮度比刚才黯淡了许多,宛如又回到一个多小时前曙光初现的黎明,高天、大海、苍穹下的小小的人,全都笼罩在晨曦的朦胧中。我真希望时间就停留在这一刻,然而时光以不可逆转的步伐流逝,我发现日轮的左下方光亮处被月轮凸出的一个黑点蚕食,生光发生,我赶紧又瞄了下腕上的手表,6时14分20多秒。日轮的右上方光亮的弧圈正逐渐扩大,月轮正以不紧不慢的步伐自西而东一丝一丝地减少在日轮上的遮盖面。随着月轮的黑影在日面上缓缓移离,我发现现场的人们不论是观看的还是拍照录相的还是援作望远镜的,大家的神经不再绷得那么紧了,表情轻松了许多,有人开始在各个礁石间的观测点走动,询问相互看到的情形,还相互拍照。跟团记者和从泉州赶来的记者也开始了忙碌的采访。我让人给我拍了几张进行观测的照片。后阶段观看到的虽然是偏蚀,但还是美不胜收,看到黑盘子般大的月轮在日面上渐渐变成一弯镰刀状再缩小成一颗小球模样最后化成一粒黑豆以至黑米从左下方消失,感觉是在享受一场美的盛宴。日轮完全复圆,我又瞄了下腕上的手表,7时23分多点。

我和在场的人们相互祝贺看到了一次完美的日环蚀。我们团队四十几人在一块大礁石前合影,让照片记录下这一生中难忘的一次经历。

返程的车上,我和同伴还久久沉浸在日环蚀的美带来的愉悦中,都表示,虽然一夜未曾合过一分钟眼,但值得。

2004年6月8日发生的“金星凌日”因为天气等原因未能看到,成了遗憾,我不能再错过2012年6月6日上午再次发生的“金星凌日”,因为再下一次发生这一罕见天象要等到2117年12月11日,要等上105.5年。

6月6日早上,我带上观测镜、观测片等来到福清渔溪镇镇政府南面的公园,我看到公园内的篮球场比较开阔,又面对东面几公里外的九龙山,急忙站在那儿,拿起观测片,朝着东方天空的太阳望去。天空的云层有点厚,偶尔露出一点阳光。据说,“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发现者、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1629年预言,1631年12月7日将发生金星凌日,但他在一年后病逝,沒能亲眼看到。今天我能创造一个小小的记录,不借助任何放大器具和望远镜,仅凭滤光的观测镜、片,用肉眼目睹金星呈现在太阳表面上的影像吗?时间在一秒一分地流逝,似乎在考验我的耐心,曾经幸运地看到三次日全食和一次日环食的我心里很清楚,越是美好的事物越不容易看到,你非得流下比常人多的汗水不可,你非得有永不泄气的信心并坚持到底的决心不可,你非得有不在乎成败的豁达心态并并做出最大的努力去争取不可。从早上6时多到8时多,渔溪上空的天气还不算差,太阳多次露出云层,我也多次抓住机会观测,只是太阳面上浮动着薄薄的云彩,沒用望远镜,仅凭肉眼透过滤光的镜、片直接看到,实属不易。用滤光镜、片目睹,每次不能超过10秒,久了会伤害眼睛。这会儿,太阳面上的云彩散开了,到底露出了比较清晰的面容,透过观测片,我看到我的左手上方也就是离太阳的东边缘偏北一点点约2吋的地方有一颗小黑点扑入了我的眼簾,察觉不出它在移动,我又多看了几秒,发觉早已超过10秒时限,停了下来,瞄了下腕上的手表,8:59。接着,我把观测镜戴上又朝太阳面上看去,还是在那个位置捕捉到了那个小黑点,它像太阳脸上的一颗黑痣,又像太阳脸上的一粒雀斑。我多么想多看一会儿,感觉眼睛有点酸,只好停了下来,又瞄了下手表,9:01。我拿出手机,给远在ZJ省宁波观测金星凌日的FJ省天文学会副秘书长潘小清老师打电话,经潘老师证实,我用肉眼透过滤光镜、片看到的小黑点就是凌日的金星。接下来,我发现太阳面上的云彩又多了起来,没能捕捉到目标。我的手机一次又一次响起来,福州日报记者、福清侨乡报记者、福清电视台记者先后给我打电话,询问刚才观测的情况。10时多,福清电视台采访车开进了渔溪公园,虽然当时我没能捕捉到太阳面上的金星,但,记者还是把我观测的过程摄录了下来。采访车离去,我留在公园里继续等待。我相信幸运之神会再次降临,到了11时多,一个上午陪着我一同等待的在公园里边开小饮食店的老板一家人告诉我,出太阳了。早先,老板的一位家人还热情地帮我用我的照相机把我观测的场景、过程拍下来。我急忙提着包跑到篮球场上,果真,太阳明晃晃地挂在头顶上方,篮球场沐浴在一派金灿灿的阳光里。我仰起脖子,赶紧用观测片朝正上方的天空仰视。临近中午,太阳的角度高,我看起来感觉挺吃力,感觉这时候的太阳更亮,发出的光更有力度。我终于在太阳面上离北偏西边缘约1吋的地方看到了比黑豆还小点的金星,比先前看到的明晰许多。它十分清楚地挂在那儿,令我激动不已,我感慨,我的艰苦付出有了回报,这是大自然的慷慨赠与,是任何金钱买不到的。停下来让眼睛休息下,我看了手表,11:23。趁着阳光灿烂,我又仰起头,用观测镜、片,在刚才看到的位置上看到了粘在太阳面上的小黑豆般的金星,并记下了时间,11:29,11:31。随后,天空的云层又多了起来,太阳又被遮掩起来,我仍在耐心守候着。我知道,这次金星凌日从凌始外切6时09分41.0秒到凌终外切12时49分30.5秒,全程历时6小时39分49.5秒。我一直等候到12时50分,太阳再也没露面。

当我迈着疲惫的步伐离开渔溪公园时,忽然感到又饥又渴又累,但内心却漾起说不尽的喜悦,因为300多年前大科学家开普勒留下的那个心愿,今天由一位普通的天文爱好者用肉眼通过滤光镜、并幸运地跟太阳、金星有了5次小小的接触而小小地实现了。

以上是我亲眼看到三次日全食,一次日环食,一次金星凌日的经过,它是我一生中三次难忘的经历,将永远留在我的记忆中。

同学们,我相信你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美好的梦想,梦在前方,路在脚下,希望你们在美好的青少年时期珍惜每一天,脚踏实地,刻苦学习,掌握本领,积极向上,将来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就一定能够拥有出彩的人生。

2013年7月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