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蚁

《七号空间》全本免费阅读

我们三人正坐在面馆吃面,望着面里那薄如蝉翼的牛肉片,胡文半开玩笑的调侃道:“这面条师傅的刀工越来越好了,牛一年只受了点皮外伤。”

我一边吃面,一边笑着。但其实我并没有什么心思吃饭。叨了几筷子,便望向面前两人。开口道:“对了,你们平时想过什么终极问题吗?”

胡文:“很少。”

吴一秀:“偶尔。”

胡文又说道:“这一类的事情,以前或许会想一点,但现在公司、项目、生意、家庭太多太多事情了……谁有空那些呀?”

而吴一秀则是随声附和的应付着。

我默默的吃着面,老胡这人忽然打趣道:“看老华这人就是这样!打小就有意思。”

我笑笑不说话,只是沉默的喝着茶。

茶喝一半,我忽然问到:“明天干什么?”

老胡:“明天,钓鱼?”

吴一秀:“别又空军了啊!”

我:“其实我是想问,我明天干什么?”

老胡:“你想干什么?你问我们干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实在不行来我公司坐坐?”

我沉默了一会,想到了一个去处。

我:“对了,周楠。”

胡文说:“那人不是个生物学家,听说最近在搞蚂蚁。想她了?”

我:“不开玩笑,他的蚂蚁实验,我想要看看!”

我那天夜里喝了很多酒,眼眶中的视线逐渐模糊,只记得胡文自己开车把我送回了家。

第二天清晨,我从我家的地板上醒来。望向了四周乱七八糟的家,心里一团糟。但我暂时不收拾,因为我有更重要的事去做。我刷完牙,立刻起身去朋友周楠那里去。我跟她大学时期是同一个学校,但不是在同一个专业。是在图书馆认识的,听说她一直在搞蚂蚁,有意思。

我赶到了周楠的实验室,只是见他一脸疲倦的坐在位置上,看着面前的几页纸上面显示的数据。我的父母都是大学教授,这导致我对很多专业领域都略知一二,认识很多知识分子。但我终究不是一个能搞研究的人。对很多事我都不是真正精通。

我对着周楠叫了一声:“姐。”

周楠见我来了,有些意外的说:“华无疾,你来了看看实验室。”

我:“对,但现在不着急。”

周楠:“着急也没用,下午才能够参观。走,带我老弟去别的地方转转。”

之后我便被周楠带着去看了很多地方。在这个时代,科学成果多不多不知道,但奇怪的想法越来越多了,思想空前活跃。网络上还有人说现在是百家争鸣。

蚂蚁实验只是她的众多实验之一,这个生物实验室里面实验很多。

周楠她忽然把手机递给了我,打开抖音。是她的实验室的账号,里面主要更新一些,跟实验有关的科普视频。里面有关于蚂蚁的视频,都是有关于化学、激素以及社会习惯观察的。说实在的,这并不是这个时代的重点。

下午我看到了一个巨大生态球、水、土壤、植物、昆虫、微生物、小型动物等等,一应俱全……现在这个时间已经过了好几个月了,看起来十分繁荣,但与外界隔绝。

周楠向我介绍道:“这其实可以理解为一个微型生态圈。主要是观察生物的生活习性和一些生物的社会结构,以及可持续性的发展的。当然,偶尔也会拍一些科普类视频之类的。”

我忽然想起来,小时候自己一个人在花园中捉昆虫来玩。常常自己一个人一呆就是大半天,一直弄到浑身上下一身土。我妈叫我回来吃饭的时候才恋恋不舍的回去。

周楠向我缓缓介绍道:“这是一个生态球实验,实际上主要研究蚂蚁的。从第一天的蚁后在土壤底下产白色的卵,慢慢的经过很长时间,发展出一个初级的蚂蚁社会。蚁后、蚁王、兵蚁、工蚁社会不同的角色井然有序。之后他又在电脑上给我看了一个实验的记录视频。”

而我看了看电脑屏幕,这个生态球需要模拟出自然环境。阳光、水、微生物、土壤、植物、昆虫、小型动物等……缺一不可。形成了一个小型的食物链。我在屏幕上不停的快进,看着好几个月的发展。

植物从土壤中破土而出,慢慢生长。但又有些动物在吃它们。从更微观的角度,细菌用来分解尸体、废物。水中的小鱼小虾,地上的小蛇,昆虫之类的,都在缓慢的发展着。而蚂蚁是群居的,在快进的屏幕中发展的很快。而生态球中的雨水下了,豆滴大的水飞快的落下。生态球忽然变得湿润了。

我在屏幕前看着忽略了时间的流逝,模拟太阳的特殊灯时而亮,时而熄灭。模拟着现实中的太阳光。我在生态球中观察到有趣的一幕:“一只飞舞的小虫正在高大的植物中飞行,忽然却一头撞到了蜘蛛的网上,被迫沦为了盘中餐。”而这样的一幕,在地球上每天都在上演着。

我离开了屏慕,观察这个实验对我来说很有意思。

我从小一直到初中都是一个很活泼的人,但因为家庭的某些原因,自上了高中,即便很少有人说话了。性格越来越内向,一直到大学时代。那是大二秋天的一个晚上。我从那本小说《金瓶梅》上面抬起头来。以为这间专为夜读学生开的阅览室中就只剩我一人了,但看到桌对面还坐着一个别的专业的漂亮女生。

那个女生把书放到桌子上并没有看,只是用手撑着脑袋看着我。那是一种很奇异的眼光,感觉就跟发现了卧底一样。</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