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家的困境

林氏一脸不解,这事丈夫自己做主就可以了啊,以往遇到灾情不都是直接减免佣户的租子,设棚施粥吗?

不然苏家在望陇城的好名声怎么来的:“这事夫君你做主就可以了啊!外边的事情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懂,况且不是每年要是闹饥荒我们家都给那些佣户减租的吗?你是积善之人,我还以为你今年已经吩咐下去了呢!”林氏谈谈的回应。

苏安见妻子这般,心中想了想,还是将他心中所想说了出来:“我想顺道回一趟苏家村,拜访七伯,商议一下把瑾儿过继到他家老二名下。

瑾儿自幼聪明,只要不在我们家户上,勤奋刻苦学习几年,走科举之路,将来或许能登科也是有望的。

若时运不济,考个举人,在望陇城也能说上两句话,瑾儿这两年是愈发的顽皮了,再不给他安排一下怕是性子就要野了。”

苏安一家是便是当年从苏家村搬出来的,只是经商发家后便在望陇城买了宅子,定居在了城中。

但是也才三代,算上苏瑾这一代才四代,这些年来,每到祭祖的时候也安排人回去,这是苏安这些年越发忙了,都是林氏带着苏瑾回去祭祖。

虽然说他家已经是商籍,但苏家原本是就是苏家村出来的,也从来没有单独立一族谱的意思,而苏安口中的七伯便是现如今苏家的族长。

无论是过继儿子还是有新生儿出生,又或者将人逐出家族,都要请苏七伯打开祠堂,告知先人,走一套严肃的流程才能将一名苏家晚辈的名分过继到另一名亲族名下。

同理,添加新生儿与驱逐不安分的族人也是一样。

林氏一脸惊愕的转过头看着丈夫,苏瑾虽然是他们收养的,但是养育了这么多年,她早就已经把苏瑾当做了亲生儿子。

而丈夫这些年对苏瑾这个儿子也是相当满意的啊!

即使是书院的先生终是说苏瑾顽皮,那也是因为苏瑾的聪慧只有家里人知道,书院里的教书先生能教他的有限。

虽然儿子在书院里是调皮了些,但是惹出来的从来都不是什么大事,在家里也从不给家里添麻烦。

自己与丈夫才会一直放纵他。

而丈夫现在怎么有了把苏瑾过继出去的念头?难道是因为珪儿?

“不行,瑾儿是我儿子,我不同意,你扪心自问,是因为珪儿的还是想给瑾儿谋前程,又或者说你不舍得那些黄白之物。

想想瑾儿刚来我们家的时候你是多么开心的,如今有了亲生儿子就想抛弃这个收养来的!你心是冷的吗?”林氏心有愤慨的责问丈夫!

苏安也早料到妻子会这样说,他也不想将苏瑾过继出去,只是他是商籍,而本朝规定,商贾不得参加科举。

而苏瑾的聪明他看在眼里,实在是不想让他以后就当一商贾,白白浪费儿子一身聪明智慧罢了:“只是挂名,瑾儿还是住在家里!和以前没什么两样,这些我也会和七伯那边说明白的,瑾儿还是我们儿子。”

“挂名也不行,过继出去了还叫我娘吗?叫了这么多年,某一天早晨醒来,瑾儿见我面得叫婶?叫你叫叔?

如果你单纯想让瑾儿靠科举的话的话,我觉得没有必要,他都还小呢!

考科举一科就得三年,考不中又得三年,三年复三年,这路又岂是那么好走。”

苏安想着夫人的话:的确,过继出去苏瑾就得叫他们叔婶了,不能再叫他们爹娘了。科举这条路也的确是难走,不然也不会三年才那么几百人。

珪儿刚出生那会他的确有过单纯将瑾儿过继出去的想法,毕竟商朝律法规定养子也是可以继承家产的。

但这两年瑾儿能帮他的事情是愈发的多了,而他也是真心疼爱瑾儿的,也渐渐的回到起初把苏瑾当做亲生儿子那样的感情,也再没有想过单纯把瑾儿过继出去的想法。

可如今苏家现如今官面上没有人又或者一个有出息的人都没有的话!

而苏家的生意现在是越发的举步维艰,才使他又重新起了让大儿子参加科举这条路。

苏安对着妻子解释道:“夫人,我不是因为珪儿才想把瑾儿过继出去,我是想着把瑾儿过继到七伯那边,他能参加科举,日后好照料弟弟妹妹们。

瑾儿自幼聪慧,什么事情都是一学就会,比那些苦读十年的学子都要优秀,我想他有朝一日或许能登科,将来能庇护苏家,你懂吗?

况且,只是把名份过继过去,瑾儿还是同我们一起吃住!”

林氏却不这样想,心想丈夫终究是因为珪儿吧!

登科那有说得那么简单,万人之中考上进士的寥寥无几,万一过继出去了,而瑾儿也没有如意的考取功名,届时如何是好。

可她一时又不知道怎么辩驳,毕竟苏家最终是丈夫说了算,她也从城中的流言蜚语中听到一些对苏家不好的中伤之语。

苏安见妻子不语,也知道妻子心中定是不舍,可他也是为苏家、

为瑾儿考虑啊!

虽然说这些年来苏家一直有资助寒门学子进学,可是没有一个出色的学子能让他看到有希望登科的,况且,登科了之后人家对苏家还有几分情感还肯定呢!

都不一定还会回报苏家,总是要靠自己人才靠得住,只是可惜苏家村世代耕种,这些年资助进学的家族后辈也不少,可惜就是就没一个读书坯子。

现在倒还好,苏家的人脉还在,在望陇城还是可以说得上话,可是以后呢?

随着儿子设计的那些衣裳卖得红火,生意是愈发做大,可做大生意的背后就得有人撑着。

而苏家现在也没有一位关系亲密的官员作为靠山,将来出事了有何人能依靠。

现在用银子走来的关系又有多牢靠呢?而且其他家族要是联合官员一起对付苏家,到那个时候又该如何是好。

“夫人,我们终归是商贾,想给瑾儿有更好的路走,科举是最好的路,也是不负他的聪明才智,唯一路径就是将他过继出去。

毕竟只要考了举人,以我们家的财力,给他谋个一官半职也不是不可能,就算官小了些,但总归攀关系好攀些!而且我们终是要放他独自闯荡的!何不现在就开始为他铺路呢?”

苏安继续劝说妻子道,这也是他心中所想,只要苏瑾考上居然,再去考两科进士,考不中就用黄白之物开道,有合适了的缺便能谋上一官半职。

“瑾儿的天赋我在海大哥身上看到过,瑾儿的天赋比起海大哥来,是不遑多让。”

想起年幼时,他和海大哥一起进学的场景,那时两人虽然相差十来岁。

但因海大哥是他家资助的寒门学子,所以比一般人友谊要深厚许多,当年见识了海大哥是何等天资过人。

刻苦耐劳的学习,最后功成名就的,而苏瑾的才华在他看来比起当年海大哥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若海大哥还在官场,以他一府知府的身份照看着苏家,自己也不会萌生苏瑾儿过继出去让他科考的想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