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道门紫衣真人法位

“好一个阴阳剑道,小师弟,你已经是一代宗师了,而且不但为我道家在经义上有了一家之言,武道上也有了道家功法,实令贫道佩服羡慕啊!”天门道长赞叹道。

“道兄,在下如此区区成就也是在泰山派历代先辈的道家笔记中参悟一二,俗话说路漫漫求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修道之路无处不在,又无处不是开始,先贤有云朝闻道、夕可死矣!今日才悟得道中三味!”宁自在一脸正色的淡然道。

“无量天尊,果然不愧是我泰山小真人,此言如黄钟大吕,令贫道心思深醒。”太南门道长稽首一礼。

“道兄,在下在泰山打扰多日,又多蒙无私将泰山道家典籍烦得天松道兄带上峰来,今日在下无以回报,仅仅以这短短千言的道家感悟心得相赠,另外还有这阴阳剑道一并留在泰山,望道兄不要嫌弃。”宁自在郑重道。

天门道长和天松道长一听,连忙稽首一礼“无量天尊,小师弟此举实为我泰山派增加底蕴,贫道不敢受如此重礼啊!”

“道兄、言重了,这感悟心得和阴阳剑道本是出自泰山,自应当归于泰山!”宁自在连忙把二人扶起来。

天门道长和天松道长二人相识一眼后,又是向宁自在施礼“泰山派必有回报于小师弟厚增!”huye.org 红尘小说网

宁自在又找来纸笔,把阴阳剑道之奥义一一详细记录,和道家感悟心得一并让天门道长带走了。

泰山的道教始于东汉末年时,张陵创五斗米道。奉老子为教祖,尊为太上老君,《老子五千文》为主要经典。其间,张陵弟子崔文子上山采药炼成“黄赤散九”,于瘟疫流行时救人万计。从此,道教在泰山开始传播。道教视泰山为神仙所居之洞府和道士理想的修行地,称其为三十六洞天之第二洞天。道教认为泰山神和泰山奶奶是泰山最重要的神,以碧霞祠为代表的道教观院,仍然是泰山宗教的主流,泰山道教在宋代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宋真宗封泰山时,晋封泰山神为“天齐仁圣大帝”,封主管东方和泰山的天神青帝为“广生帝君”,封泰山老母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接着拓建岱庙,创建碧霞祠,大兴土木,宫观林立。

翌日,泰山派玉皇顶,碧霞宫中,天门道长坐在上首,天松道长和一众泰山长老级别的道士在看着桌子上的宁自在的阴阳剑道之奥义和道家感悟心得

道法自然,去甚、去奢、去泰、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剐。

清净为天下正,清净之道,为自然之道!处无为之事,行无言之道!虚其心,拂其意,正言若反,吐故纳新,熊经鸟申,阳复动,阴极静,交替互易

…………

这套阴阳剑道含有道家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秘,而且又有阴阳之变化为其根本,当真为道家无上秘术,堪比武当派的太极剑法。

重人议论纷纷,都问道是何人所做?

天门道长一摆手示意安静,而后说道“诸位,这阴阳剑道和这篇感悟心得皆是接仙亭那位小真人所做!”

众人一听恍然大悟,又觉得理所当然,都与宁自在谈经论道过,深知其对道家典籍又独到领悟,没有想到有如此成就!

“如今小真人已经将这阴阳剑道和这篇感悟心得赠与我泰山派,从此我泰山派增添两大镇山之宝!只是不知如何回报于小真人!”天门道长说道。

天松道长想了一下站了出来说道“虽然小师弟不是我道门出身,但今日已是我道门修得高真之人,已经是我道门之人,这阴阳剑道和这篇感悟心得无不彰显小师弟的精深道法玄功!开宗立派讲经说法自不在话下,贫道提议列小师弟为我道门泰山派之紫衣真人法位!”

众人一听议论之后,紫衣真人法位,作为天师和高阶法师的装束法位,这种颜色的法衣象征着道门智慧和尊严,而今对宁自在的道学成就,自当均是同意。

只是有人提问道“刚才听得天松师弟说的小真人不是道门出身,难道另有门派,今日另归我泰山道家,不知是否方便?”

天门道长这是也站来起来说道“实不相瞒,这小真人正是名满江湖的接天峰主剑仙宁自在!随随出在华山宁中则门下,但已决于宁氏门墙,而且不论人品、武功,均是江湖一流,而且又被魔教的东方不败发出诏令见剑仙等同于见东方不败,而且五岳盟主左冷禅也同样发出布告见剑仙如见盟主!可见其不凡之处!”

“今日天将剑仙归我道门,我泰山应以紫衣真人法位授予,实乃天心所在!”

“无量天尊,我等谨遵掌门之意,愿尊宁剑仙为紫衣真人法位!”众人稽首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