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军功赏赐制度

造物忌多才,龙凤岂容归一室。

先生如不死,江山未必许三分。

听完高兴这一通慷慨激昂的演讲,在场的军民无不热血沸腾。

这两日高兴手下的军队给这些平日里受尽了兵祸的淳朴百姓看到了一种截然不同的新气象。

纪律严明,这些来自武昌县的农兵在城内这几日不但买卖公平,除了平日巡逻的时间没有人私自出营房,在街上巡逻的士兵看到有老百姓需要帮忙的甚至会主动上前搭把手。

也许,在这些吃尽了苦头的武昌城老百姓看来,只要不是拿完鸡蛋不把摊子砸了的就足以称得上仁义之师。

这实在是破天换头一遭,竟然有军队买东西主动给钱的。

或许是,在武昌县的那一晚,高兴亲自手刃了那个调戏良家妇女的年轻族人和其父亲并且收回来了分给那个穷凶极恶之徒家中的土地,彻底的震慑住了这些年轻骚动的内心。

又或许是高和还有高兴在武昌县的威望十分强势。

毕竟现在高兴手下这从武城县带来的四千士兵,其中的百夫长千夫长都是来自高家大湾的族人。

在封建社会皇权不下县的时代背景下,高和作为高家大湾的族长和粮长,又是一个老好人。

在高家大湾众人心中的威望自然是十分之强大,至少在高家大湾之中他的话语权是独一无二的。

现在,校场之上伫立着的数千士兵看着高兴的眼神中都带着些许狂热。

他们从高家湾老兵的口口相传之中得知了高兴仅仅用几百人和全村老幼便将坚固的武昌县城不流一滴血便占据了。

进城之后更是计逼全城富豪主动献金以资军用更是亲手砍杀了祸害老百姓的族人和县令,赢得了全城人的民心。

高兴居高临下看着乌泱泱挤作一团,且逐渐沸腾的人群不得不提高几分音量道:“如今大明的皇帝被李闯逼死了,李闯又被关外的建州奴赶跑了。”

“现在咱们武昌北边有李自成;西南边有张献忠;东边有南京的小皇帝,更北边甚至还有吃人不吐骨头建奴!”

“大家可知,这建州鞑子入关后做了些什么?”

台下众人一片茫然的表情,纷纷摇头。

高兴带着十分悲戚的表情看着北方,激动的细声道:“那些鞑子,完全把我们万万汉人当成了猪狗不如的奴隶。”

“现在北边被鞑子占据的地方汉人百姓,男的无论老幼都要把咱们汉人头上束了几千年的头发给剃光,还说什么留发不留头。”

“咱们汉人的房子和土地只要是被这些建奴看上了就得让给他们,房子和田地原来的主人就得给这些鞑子老爷当奴隶!!”

一众人等皆大惊失色,只见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听到高兴这样说道顿时把手中的竹棍挥起来重重一打,正好打在前面一个年轻人的后脑勺上。

“哎呦,那个狗日的打我?”年轻人看着老者怒目而视。

老者吹了吹胡子瞪着眼睛道:“这狗裸戳的鞑子,咱么汉人束了千年的头发要是被剃光了,那咱们还能叫汉人吗?呸!这些想灭我种族的野人,就算我这颗人头落地也不会把头发剃了,留根老鼠尾巴!!!”

高兴一听这老者突如其来的发言,顿时毫不吝啬地鼓起来了大巴掌,顿时校场之上掌声雷动,这一阵巨大的掌声倒是把此老者弄得老脸一红,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待到掌声自然平息,高兴又接着大声道:“不但如此,这些可恨的鞑子竟然还强迫咱们汉人适婚女子,新婚之夜先要送给鞑子大官过夜,第二天才能接回来成亲。他们鞑子生活在苦寒之地,人丁稀少,就想这样让咱们汉人女子投胎给他们生娃!”

这半真半假带着几分夸张的话从高兴的口中一抛出来顿时在人群中掀起了惊涛骇浪,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了心上人又或许是家中还有未出阁的女儿的市民更是心中一颤。

高兴赫然看到许多男子汉手中的拳头都捏紧了,手臂上青筋暴起。

高兴看着大部人的情绪都被带动起来了,将自己的嗓门提到了最高歇斯底里地嘶吼道:“各位父老乡亲们,这左良玉要咱们的钱,张献忠要咱们的命,李自成要咱们的钱和地,鞑子更是要将我们的汉人的种都灭掉,乡亲们你们说咱们能不能答应??”

“不能!不能!不能!不能!”

“好!这才是我汉家百姓应有的样子,我高兴不同于左良玉又或许是李自成,我就来自咱们武昌,是咱么土生土长的武昌人,在场的各位都是我的叔叔婶婶,哥哥弟弟,姐姐妹妹,爹爹婆婆!”

“只要我高兴在这武昌府一天,咱么武昌府的老百姓保证冻不到,饿不到!有谁敢欺负咱们武昌府的老百姓,那我高兴不管他是哪家的公子哥又或许是皇亲国戚就算是皇帝小儿来了,我高兴二话不说提到就砍!”

“此誓,人神共鉴!

“若是违背,五雷轰顶,永世不得超生!”

将校场和街道围得水泄不通的老百姓看到高兴那高大的身躯还有因为坚定而更显得棱角分明的面庞,都是不由自主地选择信任这个高大的年轻人。

虽然这个年轻人,入主武昌城只有短短一日,都只要站在这儿高兴的一言一行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莫名的信任感,使人的情绪不知不觉中被高兴带动起来,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产生信任。

这个年轻人的身上充满了朝气,这种朝气正是苦难深重的汉民族所缺失的。

接下来,今天的重头戏即将登场。

高兴咳嗽几声,清了清嗓子严肃地开口:”在我高兴军中,赏罚分明,不宜异同。

“昨晚在攻进城后,凡是杀敌有功,可以核载的士兵·,本将军都会奖赏;凡是受伤阵亡的兄弟都会一次性给予抚恤金告慰家人。”

现起草规定如下:杀敌一人赏银五两;杀敌两人者赏银十两,杀敌三人以上赏银三十两并以千总把总留用。”

“俘敌一人,赏银三两;俘获马匹,赏银十两或留用。”

“俘获大炮赏银十两;俘获小炮赏银六两。“

”俘获火铳每杆三两;俘获完好刀矛旗帜赏银一两一件。”

“阵亡者每人给予五十两白银抚恤由同族同乡寄递;头等伤者给予三十两养伤费。”

“二等伤二十两,三等伤十两,伤在背者不赏。”

“作战勇猛者酌情赏赐,作战时落后者不赏!”

“我高兴热烈欢迎各位武昌的父老乡亲,青年才俊加入我高兴军中,护我武昌府安宁繁华,一展心中抱负!”

他红着眼睛大声说道。

高兴者一连串的军功赏赐制度扔出来,下方顿时陷入一片沸腾之中,高兴所制定的赏赐制度,井井有条事无巨细,就连捡到刀枪棍棒旗帜都能有赏赐,杀敌一人更是赏银五两。

受伤阵亡者更是动辄赏银数十两,这让许多人都感觉到一丝不真实,他们的烂命什么时候这么值钱了?

要知道这个时候寻常百姓一年也用不了二两银子,许多人甚至一辈子连银子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许多地方甚至依然盛行以物换物的规则。

“将军,我家二儿子膀大腰圆,一看就是当兵的料,将军把他带去吧!”

“将军,我孙子今年就十六了,别看这孙子精廋,跑得快得很咧!”

“将军,我家几代人都是武昌城中的侩子手,砍人要轻就轻要重就重,准的很!”

“将军你别看我头发白了,这胳膊腿灵活得很咧!”一个老叟大声开口道。

一个又一个想要加入高家军的声音从四面八方传入高兴耳朵之中,让他十分兴奋,他还是低估了银子对这些老百姓的诱惑力,之所以要设计出一套物质奖励制度,这个想法来自于清末明初,曾国藩的湘军成功镇压席卷大半个中国的太平天国运动。

当时,湘军正是因为有一套对湘人有十分巨大吸引力的奖赏制度才会吸引无数的年轻人出湘要不然曾国藩的湘军凭借着什么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太平军?

不少人认为是凭借着封建宗亲制度的团结,其实这只是其中一个原因。

看看曾国藩对湘军的士兵赏赐制度的明细,就知道当时的封建军队很简单,不要谈理想,大家都是来挣钱的。

追逐厚利是当兵的目的,得到巨额赏赐是保持其战斗力的重要原因,而宗亲制只是保证这个赏赐能够落实。

总而言之,高兴相信无论在那个年代,真金白银对战士们的激励作用不说是最大的,至少是短期内见效最快最直接的,短期内军队战斗力的提升这正是高兴所急需的。

当然,还得组建一支专门的督战队,用来统计军功,赏罚分明。

看着下方参军热情空欠高涨的武昌百姓,高兴自然是喜笑颜开,一旁站着的高和等人也是心中升起对高兴的钦佩之情。

谁能想到往日一个普通地主老财家的二世祖却能迸发出如此大的能量!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