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9 章 人情

赵琼华一头雾水地被老夫人拉着,也不敢强行挣脱,只怕会伤着老人家。寥寥数句话,她也明白过来面前的就是谢云辞的祖母。

强颜欢笑着,她也反应过来谢老夫人这是把她当做谢云辞的妻子看待了。

一旁,谢老夫人是越看赵琼华越觉得满意,简直就是她梦中孙媳妇的模样,端庄乖巧,懂事知礼,人也生得极为标志,和她家孙子站在一起,怎么看都觉得般配。

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只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姑娘啊,云辞这段时间对你怎么样啊?有没有欺负你?”

“他这人虽不正经了些,可还是知道疼人的。”

虽也见识得多,但赵琼华也从未见过如此阵仗。

即便前世她与江齐修互诉情衷后,贤妃虽待她不错,却也没表现得如此热情。

如今乍然承受着谢老夫人如此的热情,赵琼华当真有些不知所措。

她稍稍往回抽着手,斟酌措辞,“老夫人,我和谢云辞……”

“只是朋友”四个字还尚未说出口,谢老夫人就一脸不赞同地打断她的话,“老夫人听着太生疏了,你以后就跟着云辞唤我祖母。”

不是,她明明不是这个意思的啊。

赵琼华自觉解释不清,只会越描越黑,她双手被谢老夫人握着,挣脱不开,就只能抬脚轻轻踢了在一旁看戏的谢云辞一下,眼神示意着让他解释。

“小姑娘,你叫什么名字?”

见着时机差不多了,谢云辞这才上前挽着谢老夫人的手,也好让她松开赵琼华。他顺势说道:“祖母,她姓赵,您叫她琼华就好。”

赵琼华。

这名字听起来好生熟悉。

谢老夫人思索片刻,这才想起来她是镇宁侯府的小郡主。

说起来在赵琼华尚且年幼的时候,她也是经常见小姑娘的。只不过后来她远离京城,搬来别院,甚少关注京城中的人和事。

没想到当时软乎乎的小姑娘,已经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端庄持重,更讨人喜欢了。

“琼华今日只是来接赵太夫人回府的,我和她也只是朋友,她也不是您孙媳,您想多了。”

谢老夫人有些狐疑地看向谢云辞,似乎是在问他说的是不是真的。

“真的。”谢云辞一边扶着谢老夫人往府里走,一边解释道,“您别吓着她了。”

“那好吧。”谢老夫人得了谢云辞确切的回答,很是惋惜地长叹一声,而后朝赵琼华招招手,“琼华啊,方才是我误会了,没吓着你吧。”

说着,她就抬手挣脱谢云辞,不让他继续扶着,转而继续和赵琼华话着闲聊。

赵琼华唇角扬起一抹笑,摇头,“没有,老夫人您不必多想。”

虽然她一开始,确实是很不知所措了。

都怪谢云辞不提前和她讲清楚,拿什么只是顺路的话来诓她。临了也不解释,还让她一个人应对。

一点都不仗义。

那个荷包,还不如再过一两个月再给他。

“那就好。前几日你祖母还念叨着你呢,今日你就来了。淑芸现在还在后花园呢。”

“有您陪着我祖母,琼华求之不得呢。”

谢云辞无奈笑着,对自家祖母这明目张胆地偏爱不予一词,只是兀自放慢脚步跟在两个人身后。

不远不近地距离,却又刚好能听到两个人的谈话。

谢家别院的风格沿袭了江南水乡的风致,庭廊迂回,后花园中还单独凿了一处人工湖,湖心亭周围的荷花初初展露,一抬手就能触碰到,很是亲近。

跟着谢老夫人走过九曲桥后,赵琼华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祖母倚靠着湖心亭的阑干,随手给湖中的锦鲤喂食。

一举一动都很是悠闲,即便还没走到近前,赵琼华都能感觉到祖母的心情很是愉悦。

再也不是临行前的那般沉重叮嘱。

“祖母,琼华来看您啦。”刻意隐去老侯爷的叮嘱,赵琼华一进湖心亭,就脚步轻快地走了过去,一把抱住太夫人撒着娇,“这段时间您有没有想琼华?”

赵太夫人猛然一见到赵琼华,还有些惊喜,拉着她坐在石凳上,“琼华?你怎么找到这里来的。”

“这段时间你在府里怎么样?许周氏没有欺负你吧。”

一边询问着,赵太夫人一边细细打量着赵琼华,生怕她受了一点儿伤。

赵琼华摇头,“她们伤不了我的,不过是些寻常手段而已。我应付得过来。”

“今日是谢公子知道我太想您了,就特意带我来别院见您。”赵琼华脸不红心不跳地把原因全推给谢云辞,然后还让老夫人摸摸她的脸,“您看您不在府里这段日子,琼华因为想您都瘦了。”

“可祖母明明瞧着你脸都圆润了几分。”

祖孙二人说话时,谢太夫人和谢云辞也正好落座。石桌旁本就放置了四个位置,这样一来,谢云辞刚好坐在赵琼华旁边,而在她对面的是谢太夫人。

看着赵琼华气鼓鼓地反驳赵太夫人的模样,谢老夫人捂着心口,满是羡慕,“有个小孙女对着你撒娇真好,不像他,榆木脑袋一个。”

要是她也有个懂事乖巧又会撒娇的小孙女,她早就搬回永宁侯府住了,又何必在别院中静养。

听出谢老夫人话语里的嫌弃,谢云辞吹着茶盏上的雾气,不咸不淡地说了句:“您在永宁侯府不还有个孙女吗?也没见您有多喜欢。”

单纯就是喜欢别人家的小孙女罢了。

“听听你这话像样吗?”

对面谢太夫人气不打一处来,抬手敲着谢云辞脑袋。在一旁听着话的赵琼华却眉心一跳。

谢云辞竟然还有个妹妹?

她在京中这么多年,竟也从未听说过永宁侯府还有位小姐。

“本来还指望你以后有个女儿,祖母也好有个曾孙,结果你连个媳妇都找不到。”谢太夫人说着,又看向对面的赵琼华,“早知道你这么不争气,在你小时候就该给你和琼华订了娃娃亲。”

“琼华都还没及笄,你可别打这个主意。我可不依。”赵太夫人没好气地说道。

听到谢太夫人还没歇了这个心思,赵琼华唇角一抽,谢云辞喝茶的动作也一顿,“是啊,您就别让我去祸害小姑娘了,琼华都还没及笄。”

“您上次说想吃江南的家乡菜,我把厨子给您找来了,一会儿您就能尝到。”

借着这档口,谢太夫人适时也打住话头,没再继续。

午膳是出自江南名厨之手,口感鲜甜,和京城的菜肴完全不一样,却也异常美味。不止是久未尝到家乡菜的谢太夫人,便连赵琼华都没忍住多用了一些。

两位老夫人都有午后小憩的习惯,午膳过后赵琼华便扶着赵太夫人回了西院的厢房。

“琼华,你和祖母说实话,是不是你祖父叫你来接我回府的?”

厢房内,赵太夫人拉着赵琼华坐下,直接问道。

时至如今,她在京中来往密切的好友不多,谢太夫人算其中之一。

上次琼华刚离宫回府,许锦湘正要被送去京郊之时,老侯爷也正是让人模仿谢太夫人的笔迹,将她支开。

自来到京郊之后,府中的事情她便再没让人打听过。赵琼华年纪小,不知道谢太夫人在京郊的住处也是正常。

几乎不做他想,她就能猜到赵琼华是为何而来。

“是。可能祖父是想让您回府牵制着我吧。”

如今侯府的公中一分为二,她和许周氏各自为营,老侯爷偏向许家一家已经是昭然若揭的事了。

她和老侯爷之间来往不多,祖孙情说来也淡泊。若真出事,也只有太夫人出面才能镇得住她。

这些事,本就不用多耗心神,稍作拐弯便能看透。

“祖母,若是您不想回府,今日就只当琼华是来看您的,祖父那边我自有说辞。您在别院和谢老夫人住在一处,凡事也不用多费心神。”

回到府中,反倒要和许周氏虚以委蛇、勾心斗角,属实让人心乏。

赵太夫人摇摇头,覆上赵琼华的手好教她安心,“无妨。我离府这么久,有些事终究也是逃不过的,你祖父那边,许家对他的影响太大了。”

“有我在,他可能还能清醒几分。”

如今只是一个许周氏在侯府,许家那位还没回来,他就能昏到如此不分是非、没有底线地偏袒。

若是日后他述职回京,她不能让她的琼华也落到和她当年一样的境地。

“等下午祖母再和你一起回京。老了,经不起舟车劳顿了。”赵太夫人说着,往床榻的里侧躺了躺,好让赵琼华也小睡一会儿。

“祖母您睡,我去那边看会儿书。”

赵琼华摆摆手,替老夫人压好被角后便躺到了窗下的美人榻上,说是看书,却也只是捧着当个无用的摆设。

谢太夫人的话她并未太过放在心上,左右不过是一场误会,几句玩笑话。

可是谢云辞却不一样,今日听他的话,好像永宁侯府也并不像表面那般太平。

对京中世家她只稍有了解,但到底是表里如一还是败絮其中,她却也没派人去着手调查太多。

只知道永宁侯府祖上也是经历过死生拼杀,为朝廷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人。从疆场的无名小卒直至步入朝堂,加官进爵至世袭罔替的侯位,永宁侯府世代都是运筹帷幄、堪称独当一面的大将。

可到了如今的永宁侯这一辈时,从武将转了文官,个中缘由不甚清晰,也很从前许多交好的世家都断了往来。

其中就包括镇宁侯府。

坊间传闻有言,永宁侯和夫人一向恩爱甚笃,形影不离,堪称是金玉良缘。而且永宁侯洁身自好,从不纳妾、不养外室、更是从不去花街柳巷寻欢作乐。

京中私下里羡慕永宁侯夫人的小姐贵妇不知几何。

且先不提谢云辞却一早搬离侯府不同住,只今日谢太夫人的态度,就很耐人寻味。

永宁侯府,倒是有几分意思了。

只可惜也都与她无关。

赵琼华心里升起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意味,她轻叹一声,把书放到一旁,她抬袖掩面,遮挡住透过窗棂倾泻而下的大好天光,收住所有无所飘游的思绪,阖眼小憩。

另一边,湖心亭处。

谢云辞正百无聊赖地往白净扇面上作画,原本搁置着茶水点心的石桌如今被毛笔和各色颜料所占据。

他兀自画得出神,一勾一提之间都极为小心翼翼,生怕一处落笔不当就毁了整个扇面。

将近用了半个时辰,谢云辞才堪堪画完,盖好私印后又收笔。

“这琼花和海棠画的倒是相称。”就在他刚把笔放下的一瞬间,谢太夫人的声音就在他身后响起,“祖母一段时日没见你,你倒是长进了不少。”

这份长进,也不知是在说他的画技亦或者是其他。

谢云辞只作不知,他一面把扇子平摊开放到石凳上,等着墨迹干涸,一面问道:“祖母您不是去休息了吗?”

“今天这日子,祖母哪里还睡得着。”

“你和祖母老实说,你是不是喜欢琼华?”

谢云辞是她一手带大的孙子,性子她这个做祖母的再清楚不过。哪怕他一早退离朝堂,整日听戏逗鸟,可也没见他对谁有过例外。

永乐坊的管家也同她说过,谢云辞从未带人回去过,平日里更是不曾接近过其他女子,便连逢场作戏都未曾有过。

可偏偏今日,独独有了赵琼华这个例外。

她又如何不多想。

“您今日不是都听到了吗?”谢云辞绕到另一旁收拾着石桌,“赵太夫人都说琼华尚且没及笄,不依着您。”

谢太夫人掐指算了算,也没说什么,只拍了拍他的肩,语重心长地说道:“有花堪折直须折,万事莫后悔。”

说罢,谢太夫人也不再和谢云辞说些有头没尾的话,只说过一句‘要回房休息,厢房还替他留着,若是想的话今晚就在这里住下’后便离开了后花园。

夏风微凉,吹得一阵风荷摇曳,谢云辞垂眸不言,好半晌后他才又提笔,在扇面上寻了块能落笔的地方,重又题了字。

落日西斜,天边的云点缀着远山暮色,偶有几行飞鸟并行经过,远看自成一副画作。

别院府门前,两辆马车已稳稳停靠在路边,赵琼华扶着赵太夫人出府,谢太夫人也走在一旁,说着有空再来京郊陪她云云。

放好步梯,先扶着自家祖母进了马车,赵琼华提起裙摆,正要上去时,临了却听到谢云辞在喊她,她这才停步,转身回望看向他。

“我折扇太多,扇袋不够,新得的这把就送给你了。”见她停了下来,谢云辞也放缓步伐,走到车前时,将已经晾好的扇子交给她,“只当是送给你的回礼了。”

谢云辞原本比赵琼华高出一头,但此时赵琼华站在步梯之上,堪堪与谢云辞平视,也能看清楚他眼眸中的所有。

往日的戏谑调侃皆落为晦暗,他背后拥着满天暮色,眼中只揉着一个她。

珍而重之。

赵琼华摇摇头,打散不可名状的念头,接过他手中的折扇,却再不肯对上他眼眸,“礼尚往来,这次可不算是我欠你的人情。”

“嗯,这次不算。”

“去吧,等之后我回京再差人去知会你。端午宴我等你。”

赵琼华点点头,同他告别后转身上了马车。

马车上,赵琼华打开折扇,琼花映着海棠,一树华枝春满,相谐相映,很是好看。但她一看便也知道,这折扇明明新做好不久,还说是他新得来的。

明明上面还盖着他自己的印章。

她从前怎么没发现,谢云辞还这么喜欢口是心非。

好笑摇头,她一把收了折扇放好,依着往日里的习惯半靠在榻上闭眼小憩,却又忍不住开始想荷包上的刺绣花样。

半个月过去了,好像也不能再继续拖着了。

毕竟该还的人情还是要还,早还早安心。

那就下次见面的时候给他吧。

端午宴,想来也不远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