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巴顿的策略

战后第三天,也就是日暮月12号,巴顿公爵和索伦公爵在哈杨的邀请下在诺多首府裂谷城举行会谈。

对于这场会谈,哈杨的意愿最为强烈,他很早就想与巴顿恢复商贸往来了。

虽然是巴顿促成第二白沙王国解体,也是巴顿默许希尔刺杀哈杨,但哈杨现在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在未来远洋海运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扩大国内产品的市场,而在旧大陆,除却艾特、希尔和巴顿,其余各国多多少少与诺多有商贸往来,所以接下来开拓的方向巴顿是最合适的下一个目标。

除却商贸,政治上同样意义重大。

于诺多而言,多一个相对友好的邻国便少了一个相对抱有恶意的邻国,有助于改善国家周边的安全。

再者同样帮助到了罗斯人,让他们欠下一份人情,因为即便巴顿左右逢源,对于罗斯人来说也比成为希尔的铁杆盟友来得更好些。

最后同时这也是一个预防措施,现如今诺多的进出口都要经过索伦本土或者他们近海,这在当下索伦一蹶不振的情况下自然无妨,但如果索伦依靠诺多发展所带来的红利而恢复实力——这是几乎可以预见的事情,那么一旦对方野心又膨胀,那就可以以此来要挟自己。

而如果与巴顿打下一个合作的初步基础,那么以后为了应对索伦的要挟,双方关系升温会变得简单一些。

对于索伦而言,原本并不想谈什么,毕竟在边境抓到的俘虏以及从埃弗利伯爵身上拷问出来的情报都清清楚楚地表明巴顿就是幕后支持者,里力度之大就差点直接军事占领了。但在哈杨的劝说和罗斯驻军总司令的要求下,索伦公爵还是勉强发了封信,希望与巴顿在裂谷城会谈以化解双方关系中的障碍。

至于巴顿方面,原本哈杨在战事结束的当天就又联系了巴顿公爵表达开启对话的意愿,解冻这三个月以来僵持的关系,但巴顿方面犹豫到昨晚才最终答应下来。

显然他们内部是有不同意见的,这其中原因比较复杂。

总体来说,巴顿内部对于解冻关系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希尔派和摇摆派这两派。

希尔派表示不愿破坏与希尔刚刚建交的友好氛围,为首者是马克爵士,他是一名大商人,在第二白沙王国解体后,巴顿站在希尔一边,双方关系迅速升温,经贸往来增加,这其中马克爵士便是帮希尔游说出力最大者,同时也是受益最大者——他创办的冶金厂本来濒临倒闭,但和希尔合作后,对方不仅将其纳入魔能动力机的零部件供应商,而且还投入大笔资金帮助他改造厂房并收购同行,当下他的工厂已经是巴顿国内冶金行业的龙头老大。

像马克爵士那样从希尔与巴顿关系升温中获得市场或者投资的人便是希尔派中的一份子,他们担心和索伦以及诺多关系解冻哪怕是非官方的往来都会招致希尔人的不满。

而摇摆派则不同,他们是王国解体后的受损者,基于当下大环境他们虽然不想也很难改弦易张,但至少彼此关系不要搞得太紧张。

这其中为首人物则是巴顿公爵麾下的多位大臣,他们从政治利益出发,本国与索伦和巴顿基本上就是一个小型版的三国,关键是拉一派打一派而不是和两方对抗,这样肯定会吃亏,同时面对两方的威胁压力很大,而且希尔能不能从新大陆回过头来支持自己还是两说。

除却以这些大臣为代表的高官,王国解体前就在各公国之间做商贸的人在解体后不仅损失了诸多财产,还失去了在索伦和诺多赚钱以弥补损失的机会,更关键的是等他们回过头来想在希尔或者艾特这样的国家开拓市场,总是因为这里或那里的原因而失败,在各地都碰壁后,他们开始怀念此前的日子,而且和诺多、索伦关系缓和也意味着可能能与多瑙、奥兰乃至罗斯开始交往,所以要求恢复往来尤其是商贸往来的呼声很高。

至于军方,军方的控制者是巴顿公爵。实际上从对支持索伦南方两伯爵独立不太感冒到后面亲力亲为的转变就能看出他的态度,这一开始不太感冒是他的真实想法,而后亲力亲为明面上是支援希尔,但实际上他想以此为筹码和索伦、诺多恢复商贸关系。

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与希尔建交后国内更多的是受损,而非受益。

原本巴顿公爵的想法和希尔派一样,认为希尔富裕的国民能让本国商人受益无穷,可结果本国的高附加值产品到对方市场上压根没有什么竞争力。成本高的卖不出去,成本有优势的质量比不上,真正能卖的只有些原材料,比如木材、粮食这些,甚至就连本国的魔晶在他们市场上也不太好卖,因为对方本土的魔晶虽然价格稍高,但品质要好些。至于希尔承诺的开放海外殖民地给他们,要不就是互相推诿,要不就是明里暗里设置障碍。

在本国受损的同时,希尔人却大赚特赚。

比如本国引以为傲的纺织业,在希尔的倾销下大量人失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竞争不过他们,纺织业的机械化就源自于希尔,这方面他们有更好的机器。

又比如本国刚刚仿制成功的魔能动力机,也因为工艺不成熟而败给希尔人,大量投入的资金为此打了水漂。

这样一来底下的人,尤其是自己的亲信、亲戚抱怨连连,巴顿公爵也顶不住压力。

所以现在巴顿公爵虽然内心依然在挺希尔,但换了一种方式,他想以一种借力打力的方式要求希尔让步——如果希尔人再不让步,那我就和别人好上了啊。

这种想法也是刚刚成形,所以巴顿公爵花了偌大的力气去说服希尔派,好在这种方式符合两派的共同利益,所以最终得以实现。

既然巴顿内部统一了意见,而索伦、诺多有这种需求,所以12号在裂谷城会谈总体还算顺利,遇到的障碍主要是巴顿公爵总是想多贪点好处,而且拿到一点便又要一点,得寸进尺,这倒也符合他的性格。

会议大部分成果都集中商贸方面,比如巴顿允许诺多的自行车进入国内销售,而诺多则允许进口对方的纺织品。期间哈杨还让巴顿公爵参观了本国的打字机、复印机等新式产品,但由于专利方面这些人得寸进尺,故而只谈拢了部分。

其他像索伦要求将彼此原本的大致边境明确下来这种政治上的问题巴顿避而不谈,故而这些方面唯一称得上是成果的是从法律上确定第二白沙王国解体,至于是解体后如何偿还此前的外债,财产是否要归还,彼此分歧太大。

对此哈杨倒也不急,他所看重的目前也只是商贸,至于其他方面,不还是要看谁拳头大,既然当下分不出高下,那就日后再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