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外汇的价值。

滑冰场的工人们正在修缮顶棚,秦五的一帮小弟也在帮忙搬砖,都是现成的青壮劳力,秦五在现场的时候干活还是很卖力的。

“李老弟,你要我查的这位可不是一般人,怎么?他惹到你了?”秦五郑重道。

李冬有些好奇:“没有,我就是看中了他手上的一块地,想弄过来做门店,这人什么来头,五哥认识他?”

秦五自嘲道:“我?就我这小混混头子,上哪认识这种大人物去,不过他的名字你应该也听过,咱们商都最有钱的是谁?”

“你是说……柳建功?”

“没错,就是他。”

刘建功绝对算得上是商都的风云人物了,听说他从小因为家庭成分不好,在那个特殊年代没少遭歧视,三十岁以前穷困潦倒,小学没毕业就辍学了,为了养家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经常被人驱赶,还好几次被关了进去,最重的一次判了一年半。

一直到后来改革开放,刘建功的人生轨迹才开始发生重大变化,他开始从五金零件加工做起,后来又跟国企联营,从国企手里高价购买设备,又返聘国企退休职工培训员工,后来越做越大,就成了今天的建功五金,商都本地人还给他取了个绰号“五金大王”。

李冬不由感慨,这要是放在里,妥妥的男主模板啊。

不过这样一来,问题就更棘手了,要是一般人也就罢了,无非就是多花点钱,但是显然柳建功不差钱,想要从他手上买到这块地,就不是钱能解决的了。

“行,我知道了,五哥,谢了。”李冬拍了拍身上的灰尘,站起身。

“嗨,都是自家兄弟,客气什么,等滑冰场开业,记得来捧场。”

“一定。”

从滑冰场出来,李冬脑海里不断思索着。

“这么多年,柳建功为什么一直没有开发,虽说这块地的产权不明,不过那只是对普通人来说的,以柳建功的资源,搞定这块地的产权应该不会太难,无非是多花点钱而已。”

“如果不是钱的问题,那就是政策问题!”

李冬突然眼前一亮,叫了辆出租车直奔招商局。

“香江小天才有限公司?亚太区域总裁,李冬?”招商局的小科员一看李冬的名片,有些惊讶的打量着他。

没办法,谁让李冬这嘴上没毛的尴尬年龄,跟大多数人想象中的成功人士相去甚远。

不过,李冬这回新印的名片档次很高,塑料做的,外圈还镶嵌了金边,虽然是镀铜工艺,不过看着也挺唬人。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要是不相信你们可以拨打我们总部的电话进行查询。”李冬面露不悦。

所谓的总部电话,其实就是深圳门店的电话,李冬来之前韩宇通过关系,给店里搞了一条电话专用线,光是初装费就花了一万块,一般人还真是装不起。

“没有,没有,李总里面请,我找人接待您。”小科员做了个请的手势,不过并没有把名片还给李冬,而是冲另一个同事使了个眼色。

后者来到前台拨通了电话。

“李总,这位是我们赵科长……”小科员介绍完就退了出去。

赵科长倒是很客气:“李总真是年轻有为啊,小小年纪就是跨国公司高管,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啊。”

李冬摆摆手:“赵科长说笑了,我们公司是一家港资企业,主要的业务在东南亚一带,也是今年才开始入驻内地的,说实话,跟那些跨国大公司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不过,我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还是很看好的,虽然我们公司今年才入驻内地市场,效益却非常好,现在整个广东高档电子表市场,我们已经超越了三洋、松下这些日本品牌,董事会也准备加大对内地的投资。”

正说着,响起了敲门声,小科员端着茶进来,又在赵科长耳边低语了几句。

“查清楚了,身份没问题,这家公司是前几个月才开始在内地投资的,专门卖高档电子表,产品卖得很好,还在广州设立了工厂,深圳那边也有代工厂、门店。”

“嗯,做得很好,你先出去吧。”

赵科长说话的语气都柔和了好几度:“李总,常常我们这信阳毛尖,都是今年的新茶。”

“嗯,果然口感细腻甘甜,唇齿留香,好茶。”李冬随口胡诌,他会品个屁的茶。

“李总喜欢就好,回去的时候带上两罐,也算是我的一点心意。”赵科长笑道。

“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寒暄过后,赵科长满脸期待的问:“哦?那不知贵公司这次派李总来商都,是有什么投资意向吗?”

李冬正色道:“是这样的,最近公司在广东沿海地区的发展很不错,董事会决定继续深耕内地市场,特地委派我前往各地进行考察,不瞒赵科长,我也是豫州本地人,我从小在豫州长大,自然也想为家乡做点贡献。”

赵科长闻言激动的拉住李冬的手:“哎呀,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像李总这样年少有为,还不忘家乡父老的青年企业家啊。”

好嘛,一下子就把李冬抬到青年企业家的位置了,果然能在招商局混的,都是老油条啊。

“哪里,哪里,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冬谦虚了两句,不动声色的把手抽了出来,他可没有特殊癖好。

“李总放不方便透露一下,这次贵公司打算投资多少金额?咳咳,李总不要误会,这样我们招商局也好提前为贵公司做服务预案。”赵科长小心翼翼的询问。

李冬深处一根手指头。

“一千万?”赵科长猜测。

李冬摇头:“往大了猜。”

“难道是一个亿?”赵科长瞪大了眼睛。

“一亿港币!”

赵科长激动的一下子跳了起来,差点被椅子绊倒,也难怪他激动,一个亿的投资,在85年,那绝对是一笔巨款,更何况是商都这种内陆城市,这种级别的投资别说是他一个个小小的招商局科长,就算是省里的领导都得重视。

李冬这里讨了个巧,之所以说一亿港币,而不是人民币,是因为85年港币没有人民币值钱,100港币官方兑换33人民币,也就是说,一亿港币只相当于三千三百万人民币。

当然,由于80年代国内外汇奇缺,就算是港币也很受欢迎,一亿港币的实际价值是要翻倍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