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片刻不闲

午时至,下学,华耀放下书在案上,匆匆忙忙回到膳厅。

各位服侍的杂役已将各人的饭食盛妥摆放在条案上。

华耀洗净手脸后入内扫一眼,中午的饭食比早餐结实。

每个托盘里都是一大碗二米干饭,稻米加糜子合蒸。若不够,另有一海碗饭食供人添加。

一碗清炖驴肉、年纪大些的为大份,内有大小相差无几的五块肉,小份的是年纪小的,为四块肉,外加一碗盐水青菜带汤。

华耀要求每个人的饭食品类一样,只大孩子的肉碗比年龄小的多一块肉而已。

他喝汤时,孙坚、曹操等十位伴读也回到膳厅。

大家都扫了一眼,见到陛下吃的与大家都一样,个个人的心里都佩服,也感动。

各自选了一个托盘,找了一个位置坐下开吃。

曹操抢先选了最里面的那张餐台,扬手招呼:“备弟,羽弟,过来坐这里。”

刘备点头,端着托盘招呼文聘和刘磐,“磐兄,文兄,过去一齐用膳?”

刘磐摇头,“不了,吾与仲业兄一起就坐这边。”

华耀抬眼观察了一下,曹操与刘备、关羽成了好朋友。

荀彧、荀攸叔侄与戏平、戏忠兄弟,四个人又是一个小团体。

而孙坚暂时独来独往,让别人都挑走了,他端着最后的托盘到了最后一张餐台。默默用餐。

华耀吃饭非常快速,从小不习惯细嚼慢咽。食物在嘴里胡乱嚼二嚼便吞下去。

若是多嚼了二嚼,他就不想吞下去了,反而恶心想吐。不知道是什么毛病。

他妈妈说是小时候加辅食时加的米糊糊、粥一类的关系。

因为食物进嘴里就直接吞了,养成了他不爱嚼东西,只爱囫囵吞枣的吞。

想着过去,华耀笑了笑。

吃饱后,放下碗筷,掏帕子仔细抹干净嘴巴,起身离去前,交待了二句。

“荀卿、曹卿,各位同学,慢慢吃,吃完了去午休。

我要回德阳殿去看奏章,下午约见了朝臣,可能赶不过来与大家一起上武学课,练武术,卿等自己认真努力上课,练武,不必等我。”

“是。”“是。”

荀彧、曹操两个代表站起来回应。

“再见!”华耀挥挥手离开。

众人目送。

刘备小小声感叹:“陛下真乃勤奋刻苦之人也!”

“嗯!”众人点头附合。

华耀带着左丰,骞硕慢慢散着步回去德阳殿。

至于张让,则让他带着小黄门上午随侍在崇政殿或者尚书台,若是有要事、急事,方便急时派人到明章殿通知。

华耀回到德阳殿,将自己甩坐在胡椅上,举臂踢腿,伸展动弹又左右扭几下身体。

“舒展,舒服!”华耀喟叹。

搞不明白古人干啥喜欢跪坐,血液不流通,跪坐时间长了腿麻。

仔细思忖,大概是跪坐着不易犯困打瞌睡。

放松了身体、精神,华耀开始与奏章奋战。

一一检视过来,找着最重要的那一摞细看。

“嗯?”

华耀拿起奏章,先一目数行的晃一眼,发现是上奏的大事要事,方细看。

这奏章上说,太史令经过观星测算,近几月会干旱。

华耀想了想历史上今年的大事件记载,挑出奏章,计划下午见过朝臣后处理。

不知道谁是这个时候的水利工程专家?不知道那个马钧多大了?

再看,后面的这份奏章是弹劾骠骑将军窦武的,说他纵容兄长侄子强纳良家女为妾。

华耀又挑出来,准备下午正事忙完再过问,申斥一番,顺便罚些钱财以充国库。

再看,又是弹劾奏章。

这次弹劾的是大长秋曹节,说他贪污的金钱专门买了一个宅子还没有装完,且运了几十车回老家。

奏章上还有那座宅子的详细地址,甚至押运车马的头人是谁也说的清清楚楚。

再看署名,窦彬。这是外戚一派的势力。莫非几方势力又要拉开争斗的序幕?烦人!

华耀想了想,现在的城门校尉是窦氏拉拢推荐的汉室宗亲刘寔。

管皇室内府的少府许训又与宦官的关系好。

几大势力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华耀回头问张让:“曹节真贪污了那么多钱?”

看来他上次上交的十万钱,八千亩地,还只是为了哄哄我的小意思。

“回陛下,奴婢不知?”张让战战兢兢的躬身回答。

“汝不正面回答朕,说明他贪污了真有那么多。上交那么少,朕难道不值得他效忠不成?”

华耀挺胸,气的鼻腔里喷出几次长息,怒道:“张让、左丰,汝二人去传诏司隶校尉,洛阳令,立刻抓捕曹节、管霸,以及其二人的兄弟族亲。

严加审问,抄没家产。但也不得冤枉无辜。强占的田地返还回去,若是苦主已亡,充做官田。”

少他个曹节,朕和太后还能少了人侍候不成?既然不识抬举,那就拿下。

这次曹节加上管霸,桓帝时期的中常侍、权宦便拿完了。算是开启皇宫势力的新篇章吧!

“喏!”“喏!”

张让、左丰二人赶紧应声,生怕火烧到了自己身上。

大长秋,上次吾说过上交给陛下的太少,汝不信吾言。呵,欺骗陛下,岂有下场?莫怪吾不伸手援救,吾不敢矣!

张让背心冒着冷汗热汗,胡思乱想着躬身退下去传诏。

谁能想到陛下已经压了几次,还有人甘愿做无用功而继续上奏?

谁又能想到陛下这次不压下去了,居然马上下令司隶校尉和洛阳令抓捕人呢?

真乃圣心不可测矣!

未时至。华耀将最后一道奏章批了个红色的“准”字。

那是太常令刘洪上的,他演算历法有了新结果,请求批准多百张新纸以成书为纪。

活动两下脖子、脑袋,华耀正色等待约见的五位重臣。

“陛下,大司马、骠骑将军、太傅、太尉、还有司徒求见。”

“请!”华耀顿了一下,推开些案上的奏章。

记得自己没有约请大司马的,那么他定是有事情回禀了!?

“臣等,拜见陛下!”

“免礼,请坐!”

五位大臣入座之后,太傅陈蕃率先开口:“陛下,眼下夏收是结束,可夏种未完成,且据太史令来宴推断,近期至夏末或有大旱,还望陛下下诏,早做防备。”

华耀的神色有些沉郁,哀叹一声方道:“又是天灾,如今天体恒星运动,太阳离大地太过远矣,咱们大汉多难,子民也多苦矣!”

“陛下保重身体!”五位大臣如此劝慰一句,然后皆狐疑地看着少年天子,不大能理解“太阳离大地太过远矣”的意思。

太阳离大地不是一直是那么远吗?难道还有远有近的时候?

华耀没啥心情与他们解释天体的运动规律,直接说出应该表达的意思以及处理意见。

“先帝时期由于朝堂混乱,权责不明,士族、宦官、外戚几方势力也忙着争权夺利去了,导致朕在今年春耕时才知道各地灌溉的水渠多有荒废。当时只略微疏通一下。

而今,确实急需整体修缮,疏浚,贯通。此事由太傅主持,大司农协助,另外还得一个精通修建水渠、水库的人才,再加一个善于清理疏浚河道,治水的干才。”

“今年有干旱,说明明年很大可能有水涝。朕的意思就是双管齐下。水利、治河、治水一起,卿等认为可行吗?”

“可行!”太傅、太尉二人首先表态。

跟着大司马、骠骑将军、司徒也表态同意。

“那,谁有专业人才举荐?”华耀问了,同时也在脑海中搜索东汉历史上记载的水利人才,治水人才。

“陛下,臣举荐南阳张昭,可以担当此任!”

太傅陈蕃定是早有准备,脱口而出一个人名。

“哦?”华耀心内好奇,看着太傅问道:“不知这张昭乃何郡士子?”

不会是江东的那个“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的张昭吧?

陈蕃介绍道:“张昭字子明,乃是张衡张平子之从孙,尤其精通天文、算学,师从马臻,早年曾游历山水之间,善治水、通渠。”

华耀笑着点头,“嗯,既是太傅举荐,朕自然信任。”

“那么,朕单为他开辟一个治水衙门,就叫水利工程司,他乃是第一任司长。

所需辅助人才,由他自行征辟,所需钱粮,由大司农拔付。这个水利工程司由太傅监管。”

安排这一通,华耀又问:“卿等还有相关人才推荐么?”

治水,水利工程历来都是国家大事,关于后世子孙的重大要事。

此水利工程司由朕单辟,由太傅监管,再由他推荐的人才主理,想来其他势力不敢过于放肆。

若敢,朕可不会怕,相信司隶衙门有的是空席待“客”。

“陛下,由于司隶校尉先时大肆抓捕了不法官吏,以致多处府衙缺员严重,影响正常运转。

臣建议应该快速补充德才兼备的官吏人员,以免耽误了各府衙事务,影响民生。”

骠骑将军说到这里,拿出一份名单呈上。

“这是臣举荐的人才名单,还请陛下过目。”

随即,张让从窦武手上取过名单,转呈皇帝。

华耀接过来扫了一眼,暂时搁置一边,又笑着看向大司马、太尉和司徒,“三位卿家,可有人才推荐给朕?”

窦武见天子不直接允准自己推荐的人才,有些失望。

不过,他也知道英明的天子是不可能臣子要求什么,就马上答应什么的。皇帝有所思量是应当的。

大司马刘宠见此,站起来道:“臣举贤不避亲,推荐刘合,字季承。他乃司空刘鯈之弟,河间王一脉的宗室,颇具才识。”

华耀点头,“朕记下了。”

随即他又看向太尉和司徒。

“臣等暂时无优秀的人才举存。”太尉、司徒齐声回答。

司徒胡广站出来道:“陛下,朝廷征召,各郡县举荐的学子,已经有许多人到达了洛阳,不知何时进行考核?

另,那部分自行前来的学子,又应当如何安排?”

华耀认真计算了一下时间,考虑到了边远地区的人才赶路问题,斟酌着回道:“考核就定在六月初一,初二那两日吧。”

距今还有半个月时间,希望如辽东、益州等边远地区的学子能够赶到。

想到那些自行前来的学子,可能有好一部分应当是家无余财的贫寒之士,华耀想了想又道:

“贫寒学士,千里跋涉而来不易,朝廷应当加以照顾,在食宿方面,就由少府安排吧!”

“陛下圣明。老臣代那些学子谢陛下仁爱!”

司徒胡广说着欲跪下行大礼。他出身贫寒,最能体会贫寒学子求学求出路的艰辛。

如今皇帝不仅仅只是给了他们相对公平的机会,还给以生活上的照顾,即使他们这次考不上,心中也有希望,不致于在洛阳城饿死。

是以,这位已经历事六朝,见惯风浪,心如硬铁的老臣真的感动不已。

华耀赶紧上前几大步,伸长双手扶住这位东汉老臣、重臣,情真意切道:

“卿家不必如此,贫寒之家,养子不易,求学更不易。他们不辞辛劳,不惧艰险,能够千里迢迢奔来洛阳,是对朝廷,对朕,对家国天下有情有义,朕又岂能辜负他们的一腔忠义,满腹热情?”

“陛下真乃仁德圣明之君也…”我大汉更有了兴旺之象。

几位重臣都躬身行礼,不管心里有多少小九九,此时对少年天子都心怀敬意。

司徒胡广,大司马刘宠,太尉李膺更是眼含热泪。

他们为官多年,自然清楚学子入仕和官员晋升,此前一直都是被世家,外戚、宦官所掌控。

普通学子想要出人头地,除了投靠几方势力之外,几乎没有别路可行。

如今,皇帝陛下这一下广招天下学士入京参加考核,可以说为寒士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他们是真正的为大汉而忧,对大汉有感情的老臣,又怎能不为大汉终于有了一位具备雄心壮志,虎胆龙魂的天子而欣喜呢!

然而,希望的背后,危机也在酝酿。

幸好的是,华耀的背后曾有华昭,她偷偷解决了门生遍布天下的四世三公,袁氏。

没有征兆的,袁氏主枝离奇失踪一案,让另外的大小世家都不敢轻举妄动,观察的同时在各方面做着小小的妥协。

这种不知敌人是谁,敌人又在哪里的神密,最有震慑力。

太尉也趁此起身建言道:“最近洛阳城的人口增加甚多。安全防范应当加重。陛下有何指示?”

华耀想了想,下诏:“第一令,大司马监察天下兵马,可下令各边郡着重注意防范异族动向。”

“第二令,令洛阳令加派人手巡逻,遇不法之徒,从重处罚。”

“第三令,各城门仔细验看进出人员的符传。”

“第四,令车骑将军、羽林中郎将领羽林郎卫们协助,监察城内治安。”

“第五,令洛阳城内非官兵,常人不许动刀兵,若遇暴乱分子,可就地制服,若遇反抗,可就地格杀!”

“诺!”大司马,太尉二人双双应诺,随即下去等待尚书台的诏命,然后进行细节安排。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