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9 章 新三嫂人选

这管理六宫,还真不是人干的活计。

别看四爷的妃子公主阿哥不多,可她们宫中每日分例都是要给琳琅过目确认的,节日的赏赐,下头多余的孝敬就更不用说了。

这都不算什么,主要是给宗室的赏赐比较麻烦,爱新觉罗家的子嗣旺盛,随便逮着一个生了娃,那都得给赏赐。

宗室女出嫁,皇宫里也得出上一份嫁妆,毕竟不是所有宗室都很富裕,那有些穷的太监月例都发不起了。

康熙的妃子可也不少,那好歹也是皇帝的庶母们,要是有个什么不好听的,还不是管理后宫之人的锅。

对,也就是顾琳琅的祸。

裕妃才刚上手,很多事都不熟练,要教的事情也还有很多,所以顾琳琅还得累上些日子。

“是,主子。”

桃子橘子也很心疼她,这些日子主子辰时初就起来了,连懒觉都没睡成呢。

这一觉,顾琳琅睡了一个时辰,等醒来的时候得知裕妃已经等了半个时辰了。

换了身衣裳,她也懒得上妆,就那么去了偏殿。

“睡得有些久了,让你好等,真是对不住。”

她说的是场面话,裕妃自然也不会当真,忙起身行礼。

“娘娘管理后宫辛苦,多歇息一会儿是应该的。”

反正她闲着也是没事,皇贵妃这里的茶倒是比她那里的好喝。

顾琳琅点点头,两人就开始讨论起了正事。

“还有一个月就是颁金节,到时候是要邀请宗亲入宫宴饮的,八爷那里……?”

虽然裕妃知道大概率皇上不会请八爷进宫,但问还是要问一下的嘛。

“这个先不必管,你继续往下说。”她也得问过四爷才能决定。

等说完颁金节的赏赐、菜品,天都已经黑了下来。

顾琳琅看着裕妃手中那一叠厚厚的账本,只觉得脑壳疼的厉害。

“这些账,你寻个人和秀禾姑姑对就是,时候不早,本宫就不留你了。”

秀禾姑姑早习惯了她的懒散,再说这些她都是做惯了的,倒是非常愿意为她分忧的。

“祥安呢?”

顾琳琅在内室伸了个懒腰,这丫头都好几日没同自己用晚膳,请完安就回自己院子里了,也不知在忙什么。

“下午大公主带着六阿哥去上书房了。”柚橘笑道:“说是要和二阿哥他们在阿哥所用了晚膳再回来。”

“这孩子。”

顾琳琅失笑,公主在阿哥所用膳,恐怕整个大清也只有这丫头,亏的胤禛宠着她,没人敢说闲话。

“皇上驾到。”

听到通报,宫女们连忙蹲下行礼,顾琳琅却只是站起来罢了。

“万岁爷今日好早。”

胤禛这个皇帝,不管是在历史上,还是如今,那都是绝对的敬业,她都想给他发个十佳皇帝的奖状了。

“前方传来捷报,三舅哥率众大破了准噶尔,阿拉布坦提出了议和,今年大家都能过个好年了。”

阿拉布坦原名是:策妄阿拉布坦,是准噶尔的大汗。

胤禛是真的开心,他登基才多久,就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将来史书上记一笔,也算是功绩了。

顾家,果然他的将才!

“恭喜万岁爷。”自家哥哥立功,顾琳琅心里也高兴:“万岁爷可得好好给我家三哥挑个继夫人,旁的都不说,一定得心肠好,不磋磨孩子的。”

在继母手上讨日子可不容易,若是品性不好,受罪的可是孩子呢。

“我早看好了。”胤禛就知道她会这么说,早有准备地道:“老十三说,他福晋兆佳氏的侄女,是个温婉的性子。”

十三福晋的侄女?

顾琳琅小心翼翼地问道:“那姑娘多大了?”

“十六,怎么了?”

十六……

顾琳琅扯了扯嘴角:“爷,我家三哥今年三十六了。”

这足足差了二十岁,真的合适吗?

胤禛不明所以:“所以呢?”

也是,这可是古代,待字闺中的女孩儿都是这么大,想找年纪差不多的根本就不可能。

胤禛以为她担心姑娘年纪小,照看不了孩子,便道:“不然把在你身边挑一个宫女,给你三哥做个贵妾,看着?”

有皇贵妃身边的人看着,晾新妇也不敢委屈了孩子。

顾琳琅摇摇头:“还是算了吧,哪有当小姑子的管哥哥房中事的?只是,我想见见这兆佳氏,可以么爷?”

她这些日子练就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没事冷冷淡淡万岁爷,有事就甜腻腻地喊爷。

胤禛被她一声爷喊得心都颤了颤,还有什么不能答应的。

“你管着后宫,想见什么人直接让人去请就是了。”

他还想着,再等过些日子,准葛尔的事情彻底解决了,他便立小女人为皇后,风风光光册封。

其实没解决也不是不能立,只是前朝那些人太啰嗦,他还是觉得等顾家的战功多些,到时候阻力更少比较好。

还没等顾琳琅把兆佳氏叫进宫来,九福晋董鄂氏就先进宫来了。

“听闻顾三爷还未娶妻,臣妾便想为娘娘引荐娘家最小的堂妹,不知娘娘可否赏脸见上一见?”

这种时代,靠什么拉近关系?

自然是靠姻亲啊!

允禟前几日就听说十三给皇贵妃推荐了嫂子,自己也就不甘落后地喊媳妇来说媒了。

董鄂氏也很尴尬,抢人姻缘就算了,还是抢弟媳妇的娘家人姻缘。

你说这叫什么事啊?

老九则表示:脸皮厚才能成事,大不了爷再给那姑娘介绍门好亲事不就行了?

董鄂氏:人家娘娘还没答应呢,你是不是想的多了些。

允祥:……九哥,弟弟先谢谢你了。

顾琳琅这下也为难了,主要是人家说的这么恳切了,你也不能直接拒绝人家不是?

只好说:还需要跟万岁爷商议一番,董鄂氏也温温柔柔地答应了。

她气质温和,浑身都充满了女儿家的温婉之气,让顾琳琅对她的印象非常好。

待人走后,柚桃才轻声道:“主子,这九福晋性子真温和,不愧是人人都称赞的贤惠人儿。”

“怎么说?”

顾琳琅来了兴趣。

“奴婢也是听小德子和苏培盛说过一些,九爷的脾气一向不太好,接地气点儿来说,就是十分暴躁。

当时还在阿哥所时,九爷就对福晋很一般,听说还为了一个格格常常呵斥福晋,可福晋对那格格还是照顾有加。

满院子的阿哥格格,竟然没有一个体弱和早丧的孩子,都好好地活着,娘娘您说这九福晋是不是很贤惠?”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