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深究

张延龄信心十足的离开皇宫,朝自己的府上走去,一路心情忐忑,他不知道朱厚照是否真的就能娶自己的女儿为皇后?

这件事在他的心目中已经压抑了很久,眼看生米马上就要煮成熟饭了,他要加紧最后的运作。

而从御花园出来的朱厚照,第一时间就听说了这件事,他感觉有些迷茫,虽然这也是属于媒妁之言,自己的母亲做主给自己找媳妇,可说实话,自己压根就不爱他的这个表妹。

在加上舅舅的为人令所有人不耻,更加剧了他的矛盾心里。

这件事要好好跟自己的母后去说说,要是再晚的话,恐怕依然来不及了。

新入宫的江南秀女都已经被安排妥当,马上就要接受太后的检验,要是都被看后看上的话,估计朱厚照就有了很大的艳福了。

慈宁宫内。

“走,带哀家去看看这次被选入宫的秀女,看看是否符合照儿的胃口,要是连哀家都看不顺眼的话,我看干脆就早些打发回去吧!”

太后带着几个奴仆丫鬟朝着储秀宫方向走去。

刚出门,就见朱厚照带领一伙侍卫跟太监走了过来。太后心里咯噔一下,感觉像是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

“母后,母后请稍待,儿臣有话要问母后。”

朱厚照急急忙忙的赶了过来,天后脸色稍微缓和了一下,问道:“照儿,发生了什么急切的大事了吗?为啥要跑的这般着急?”

朱厚照环视了一圈周围,问道:“母后,你可暗中安排儿的婚事?”

“你怎么不经过儿的同意就善做主张?让张轩妹妹进宫做皇后,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照儿,你听娘说,你表妹温柔善良,贤惠又知书达理,我看你们青梅竹马的,正好是一对,这是天作之合,地做之美,你也不要推辞,这是为娘的心意...”

“母后,你这是强词夺理!”

朱厚照见张太后出口成章,而且说的头头是道,索性甩下这句话就离开了。

几个太监跟不上朱厚照的脚后跟,只能远远的小跑着跟在后面。

云罗郡主朱秀荣站在张太后的身后,出神的看着哥哥的背影,心里为暗暗替他高兴。

她可舍不得自己的表姐当自己的嫂子,那样整日里忙碌的连个玩耍的时间都没有。

朱厚照回到养心殿,曹正淳已经赶来,立在殿外面等候。

“随朕进来说话!”

几个侍卫立马站在门外,牢牢把控住了养心殿的大门。

“曹爱卿,朕现在暗中给你一道密旨,要你在三天内给朕查清楚所有藩王的家当,尤其是火器的拥有量,详细记下,给朕汇报上来。”

曹正淳有些吃惊,心中暗暗道,这全国朱家的藩王,估计七八十户之多,你要我三天时间查清楚此事,恐怕做不到!

“回陛下,这藩王最近几年势力大增,尤其是最近听说铁胆神候也在暗中加紧扩张势力,要三天时间查清楚这些,臣恐怕...”

朱厚照一听曹正淳说的也是大实话,要是就去问一下的话,光全国跑一趟都要数月,但这件事时间很紧迫,之前戚景通说的很多,要再不动手可能就会有人造反。

于是,他转念一想道:“爱卿说的也是,这样吧,朕就将天子剑暂时借给你,也不限时间,你去将全国的藩王走访一遍,要是有人敢私藏大炮或火器的话,按照私藏的多少全部没收。”

“要是胆敢有人反抗,就一个不留的格杀勿论。提着他们的脑袋来见朕,朕绝对不会怪罪于你的。”

“你也不要拿着朕给你的天子剑滥杀无辜,朕随后还要回访,要是听到一个人说你滥杀无辜,朕对你也是绝不轻饶。”

“还有,这次去查私藏火炮的事情,不要打着朕的旗号,你自己想办法就成。”

“臣谨遵陛下教诲!”

曹正淳马上明白了朱厚照的意图,他又想让别人替他背黑锅,又要做有利于朝廷的事情,要是这样长此以往的话,在外面数敌最多的恐怕就是自己了。

但是,能有什么办法呢?

本来自己就在外面很不受待见,越发去得罪藩王,到时候还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朱厚照满意的点点头,他对他的这个手下很满意,曹正淳是那种聪明人,一点就会的人才能在陛下身边做事。

在大明帝国,军队的武器都是严格保密的事情,至于民间所使用的火炮跟军队所使用的,那是两码事,自从戚景通给朱厚照汇报了这件事后,朱厚照的心头一直隐隐有一个不好的念头。

朝廷有内鬼。

而且肯定以获得利润为目的,私自走私军方火器几秘密。

工部制造的核心机密都经过严格的把关,根本不可能外泄出去。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内外勾结,将制造火炮的秘密通过暗中途径外露出去。

可是戚景通说在沿海地区的禄王朱成浩不仅掌握了制造火炮的核心技术,甚至他的火炮技术已经超过了朝廷。

“曹爱卿,朕跟你探讨一个问题,你说说你的观点。”

曹正淳拱手道:“陛下,请示下!”

朱厚照端起龙案上的茶碗,喝了一口道:“东南沿海的造炮技术要比朝廷中的高,朕怀疑是有人暗中串通藩王,将朕的秘密泄露出去,有没有这种情况?”

曹正淳道:“回陛下的话,据锦衣卫传来的奏报,这种可能性很小,因为宫中所有的奏报都要经过礼部审核,而这些所有的奏折都要被抄录一遍,因此臣觉得朝中泄密的可能性不大。”

朱厚照听完点点头,他也是这么认为的。

“但是,你怎么解释他们的大炮技术要比朕的先进?”

“回陛下的话,有一种方法,可以做到。”

朱厚照抬眼望着曹正淳,他是实在也想不出有什么办法能比他的大臣都要聪明。

“学*********,不知陛下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东南沿海虽然处于蛮荒之地,但我大明自从建国以来,就一直重视东南沿海的开发,直到今天,陛下开海禁,便是当地人最好的学习方法。”

“他们不但接受了洋人的先进经验,还将洋人的钱赚到自己的腰包,将我们生产的茶叶,陶瓷运送出去,再赚取他们的钱,长此以往,我大明东南沿海的人都懂得与外界经商,那从他们那里学习一点有用的东西,也就不足为怪了。”

“对外学习?向哪里学习?”

朱厚照有些惊讶的问道。

在他的心目中,大明目前就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各个技术都领先于世界,根本没有什么可以向外学习的。

“对!陛下,向洋人学习,他们就是倭人!”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