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改制2

第二章 封侯幽燕 第四节 改制(2)

?为了在乱世保持强大的国力,强化君权是必须的。为了这一目的,我在军事改革初见成效的时候开始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改革,所涉及到的方面囊括国民生活的所有内容。?

最初是行政体制改革,主要是建立三权分立体制和郡县制。首先是三权分立体系的建立。燕历二十七年,我下令取消商周沿用的六卿体制,在燕国中央设立行政、法律、军事三权分立体系。行政方面,设三司——大司农,负责农业、工商业;大司马,负责科教文卫;大司空,负责组织人事。三司直接向国君负责,三者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同时,税收部门直接归国君掌管。三司之下各设有相应部门,如大司农下设农业部、工业部、商业部等部门衙门,大司马下设科学院、教育部、卫生部等衙门,而大司空下设组织部、宣传部等衙门。后来在三司之上又设立了总理一职,有世子担任,如无世子则空缺。法律系统,设**官、检察官、治安官三个部门主管,分别负责审判、起诉、治安三个方面。这三个部门可以对上至国君下至奴隶的任何人进行监督,国家的任何人如有违法行为都可以起诉审判,国君则要接受问询。这是我为了防止君主极端独裁而设立的。军事系统,主要就是把原先的军事改革成果正式化。中央设立军部,下设参谋部、后勤部、装备部、军纪处、组织部,仿照老美设立了参谋长联席会议作为军部最高权力机关,当然国君是会议主持人和三军最高指挥官。军人没有行政和司法权力。这就防止了军人干政。这些体系之外,还设有贵族议政院和士族议政院,士族和贵族的议政权就是通过这里实现的。后来这两院拥有了立法权,逐渐演变成议会的上下两院。?

借鉴了后世的经验,我在保留了一部分的分封之外,在全国建立郡县制。一郡设三县,一县方圆百里。这个时候燕国已经地方三百里,设九县三郡,国都所在三县(后为三郡)设为一郡,称为直隶,北方三县设为望北郡,南方三县设为燕南郡。每郡设有郡守一人,其下按三司设有三委,每县设县令一人,其下亦有三局。后来在郡之上又设有州,三郡为一州,州最高行政长官为州牧,其下设三门。州牧、郡守、县令以及再往下的乡镇一级行政官员没有司法权和军事权。司法三系统由中央直线领导,而军权则完全掌握在国君手中。?

在设立郡县的同时,我还是保留了一部分私人领地。但是对于这些私人领地,我做了严格的控制。第一,只有贵族五爵拥有领地权,就是说只有贵族可以有领地。而按照爵位继承制,领地最多传承三代人(上爵)。其次,要想获得领地必须成为贵族,而要获得贵族爵位必须要有军功,按照《兵源法》,一家最多可以有两人参军,这样就可以避免一些大家族获得过多的领地。第三,获得领地的贵族必须是参加对外战争并且夺得过土地,这样就使得那些妄图通过在后勤部队里待上几年而获得贵族爵位并进而获得领地的人无法投机。第四,领主只拥有领地的行政任免权,无权干涉领地的日常管理。领主可以获得所有领地50%的税收,但不得改变所有领地的税率。第五,领主没有权利拥有私人武装,只有旅级以上才可以拥有私人卫队。而军人严禁干政,要获得领地就必须退役,退役之后没有军队职位,自然也就没有私人武装了。此外,还对领地的大小作出了严格规定。?

之后,就是雇佣官僚体系的建立了。这个时代的官员基本都是王亲国戚贵族之流,虽然其中不乏人才——主要由于知识集中在这些人手里,但是这样也埋没了布衣英才。所以我于燕历三十七年开科取士,通过考试的手段来选拔官员。这个有点类似科举制,但是考试科目五花八门,题目都是从实际之中挑选而来,有点像现代的MBA、MPA入学考试。这虽然不能杜绝依靠人情关系进入行政系统,但是最低限度地保证了官僚选拔的公正。同时还规定各级官员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不合格者将被辞退;中央及地方主管官员不得在同一职位上任职超过六年。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国君,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为他的子民营造一个保证过程公平的社会环境,另一个就是为整个民族谋求利益的最大化。以此为目的,我先后颁布了多部法律。燕历四十一年,建立身份证制度,初步提出信誉理念;燕历五十年,颁布《嫡长子继承法》,规定只有嫡长子可以继承财产,开始引导整个民族走向对外扩张的道路。?

要保障过程公平,难度很大。我认为除了一个比较公平的社会环境外,还必须给予每一个人同等的教育。为此,早在燕历十五年,我就开始建立公学和太学。公学就是义务教育学校,太学则是高等学府,要收费。燕历十六年颁布《教育法》,规定:任何人都有受教育权,任何人不得非法剥夺他人的受教育权。儿童年满七岁者必须进入公学就读直至毕业。公学为全免费教育,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收取任何费用。公学提供书本、文具和午餐。公学经费有中央统一拨发,任何人不得挪用。违反本法者,皆降爵两级以上,严重者可贬为奴隶。到燕历三十年,燕国的教育体系基本建立。这之后,燕国人才辈出,“天下英才七分出于燕。”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打破世族势力开始布衣取士,燕国人才大量出口,各国都有大批燕人担任要职。到秦王政登基继位的时候,秦国一半以上的官员都是燕国人。可惜秦王政年轻,经验不足,不相信那些燕国人的职业道德,下了个“逐客令”,把燕国去的人才都赶走了。虽然有李斯上书挽回了一些损失,可是还是导致秦国国力大损,至少提前了三十年灭亡。?

为了改善生活水平,我后来在燕历八十九年颁布了《公共事业法》,规定了国家对公益事业的义务,第二年又颁布了《水利法》,再将水利工程划为国家义务。这两部法律后来经过我的子孙的不断改进,到共和制建立的时候,整个王朝已经完善了公共建设的一系列规范。?

单单依靠政治、军事、法律或者教育控制国民思想还是不够的,文化和宗教也是重要一环。文化这东西我不太熟悉,不妨交给手下完成。那些尝到了我的一系列改革甜头的人自己会发展出一套文化体系的,我只需要在宗教上作一点小事就可以了。于是,后来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的天教诞生了。?

燕历二十五年,我一手炮制的天教典籍《天问》问世了。《天问》开篇我就抛出了老子(当然这时候他还没有出生)的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绉狗。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天地不仁义,把天下万物都当成垃圾(绉狗,祭祀时用草扎的狗,祭祀结束就被扔掉)啊。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祭祀很认真啊。后面就解释了:“何也?盖因万物皆罪矣。”为什么把你当垃圾?因为你有罪啊,就像那些罪民和奴隶,我们就把他们当垃圾。后面再来解释为什么万物都有罪:“万物皆天地所养,而各自相侵,罪矣。”为什么有罪?因为万物都是天地生养的,你们却互相侵犯,比如兔子吃了草,狐狸吃了兔子,老虎又吃了狐狸,最后人又把老虎处理了,而老虎留下的肉渣又被草吸收了。就像我们人都是大周子民(这时已经是周朝了),但是没事总喜欢互掐。所以,你们万物都是有罪的。看到这,人们就开始害怕了——这个时代的人还是敬畏天地的,怎么办呢?人总是要吃东西的啊。不要急,继续往下看:“天地知此为生存所迫,不以为甚。然众人无故相侵,其罪甚矣。”没关系,土地知道各位都是要吃东西的,不会特别怪罪你们。但是你们人没事老是互掐,这就不好了,罪大了。这可怎么办?我们经常互掐的(燕国一直在北伐)。

没有关系,再往下看:“罪甚,改之可免。人当爱人,不以亲疏而好恶,不以美丑而亲远。”罪大了,没有事。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不改,只要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要怎么改呢?就是要爱人,爱你周围的每一个人,不要因为他是你亲戚而喜欢他,也不要因为他是陌生人而讨厌他;不要因为她是MM而亲近她,也不要因为她是恐龙而远离她。有人说了,这个难度比较大啊,我患有恐龙综合症,一看到恐龙就要呕吐,怎么办呢?没关系,后面给出办法了:“终身不悔而逝前幡然者,其亦可免。”恐龙综合症的患者有福了,你们只要在死前好好悔悟一下,上天还是会宽恕你的。当然了,万一有人不信怎么办?后面还有:“上天有乐园,悔罪者居其中。”天上有乐园啊,只要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就可以死后去乐园了。还不信,没事,还有:“黄泉之下有地狱,罪甚者居其中。”还不信?死后可是有地狱的噢?然后再好好描述一下乐园的美丽——有很多MM的噢,以及地狱的恐怖——恐龙集中营。哼哼,这下爬了吧。信我者得永生,不信者死后受罪,胡萝卜和大棒,你要哪个啊?最后,为了给我的扩张找一个借口,我又编道:“不敬天地者,天地假燕君伐之。”嘿嘿,现在就我的燕国信这个,那岂不是说天下诸侯我都可以一一讨伐了??

到这里为止,我对燕国的改造基本完成,后面就是慢慢蚕食整个华夏,建立一统的王朝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