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贼喊捉贼

国内对私募行业的监管,是不允许多层嵌套存在的,顶破天,也只能两层。

换句话说,清软把钱直接投给辉盛,这是符合规定的,但问题是,辉盛又去投了余瑶,而且最终还到了盘鲸手里,这就是违规的。

不合规的生意放到哪儿,都是个危险的信号。

现在,这场三十亿的大戏,所有的主角都在秦巍的眼前登了场。

不管是直接发起交易的清软FOF,还是进行通道交易的辉盛私募、余瑶控股,又或者是最后拿到款项的盘鲸投资,甚至是担任托管方的中泰证券,他们五家公司不可能不知道,这笔钱究竟用到哪里去了。

一般来说,专门做FOF的公司,有投前、投中、投后的三阶段尽调过程。

他们的尽调深度、广度以及准确度,要远超秦巍原来所在的华金一类机构。

FOF尽调会调查基金经理的投资方向、产品理念、过往业绩,甚至是其账户的开立途径和打款方式,都将纳入他们的尽调细则。

而要把这三十亿套走,最重要的媒介,就是余瑶提供给辉盛王斌的产品。

“老金,查一查基金信息公开网上余瑶近段时间的产品披露情况。”秦巍说道:“要有货才能拿到钱。”

金世达的手指飞快地在键盘上敲击着,不一会的工夫,天翼6号、私享5号、春申1号、战鼓7号等一系列证券投资基金产品尽数出现在几人的眼前。

徐伟山说:“对比余瑶官网上的数据呢?”

金世达再次调出了官网上的目前在售卖的产品,经比对之后,两者不管是在数量上还是月度、季度披露上,都没有问题,甚至都是盈利十分可观的好产品。

在这一刻,秦巍好像又走进了死胡同里,一切都是那么地完美,没有任何破绽。

但从业多年的他知道一个道理。

那就是,资金每往下穿透一层,那投出这笔钱的上家,基本上都只看当前一层的产品净值,而不会看再下一家在做什么。

就比如,清软FoF只看辉盛私募的业绩如何,辉盛投资余瑶获得净值曲线越漂亮,加上又有中泰这种托管机构的背书,那清软的投委会就不会有太大的质疑。

他又将目光放在了盘鲸这家公司的身上,作为本次三十亿的最终接管方,这笔钱说到底,还是他用出去的。

“盘鲸什么来头?”秦巍问道。

郑松清立刻在秦巍面前亮出自己刚调查到的资料,“这家公司不太出名,但实际控股人,很出名。”

秦巍在“很”字上,发现了一些端倪。

他看向了郑松清那边的电脑,一个名字豁然在他脑海里对上了号。

“毛威?”秦巍嘀咕了一声,“这人不就是在证监会都被挂了号的,一级市场里的老混子吗?”

“问题又出现了。”金世达思索着,“余瑶是证券类私募基金,它的钱只能投向二级市场,这一点就和盘鲸的投资范围不匹配。”

秦巍摸出了烟,拿出了那个祝他风风火火的都彭打火机。

“当”的一声脆响,如同寺庙中的钟声,将他脑海中错综复杂的关系梳理得清清楚楚,一个更加大胆的猜测,从他的嘴里冒了出来。

“跑路了。”秦巍低声道。

金世达三人看着秦巍,眼中满是恐惧之色。

徐伟山不可置信地说着:“跑路?你是说盘鲸跑路了?”

“三十亿!这要是跑了,钱从什么地方被转走的?”老金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