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策论(下)

“英德,请。”孔融正了正衣襟而后微微躬身执礼,这就宣示这不是普通的畅谈而是正儿八经的坐而论道了,而且当下当世的两大家在场,这规格就不自觉的升级了,这一场之后不管谁输谁赢都将名扬天下了!

“这是要借着自己出名啊!”刘和心中暗叹。别看历史上的孔融很出名,不管是小时候的让梨,还是日后让哥哥背锅的窝藏张俭事件,还有孝道一事让孔融博得了非常大的名声,再加上是孔子的后裔,名气大得没边,此刻才二十几岁,当不管学问盛名都一时无两,结交的也都是名家士族之辈,但是他官不高啊!

想他少年成名,一路不断的历经千辛万苦,到了当下快28岁了,却依然只是一个司徒府的掾属,而自己年纪轻轻凭借几首诗词还有那汉室宗亲的身份就获得了圣上的青睐自然招来了无数人的妒忌了,而自己诗圣之名传开更是往这些人的心中的妒火浇上了热油。而自己鲜少出门应酬,踩自己上位的机会自然不多,此刻难得出现,就连这个后世名声卓然的孔融都是忍不住跳出来了。

不过也不得不佩服孔融当下寻觅的时机真是太好了,不管是当世大儒的卢植还有郑玄,有这两位在场的逼格肯定降不了,再加上这场上一众的年青翘楚,曹操这种以后的俊杰先不说,就是袁绍这一众年青翘楚,四世三公的家世完全可以代表年青一辈的存在,而这酒楼之中又最是龙蛇混杂之地,明天过后,这事情想不传出去都难!不过都已经骑虎难下了,刘和自然也没有退避的意思,当下也是对着高坐的郑玄卢植行礼而后对着孔融回礼后方才徐徐开口。

“那就恕小子孟浪,先书己见。”

“国者,疆域也,然治国非乃治疆,实乃治人也。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英德深以为然,治国者当以教化万民为己任,以仁治国,以德服人,以礼度人,使之万民皆明德达礼,方能使四海升平,国泰民安!”

“好!想不到英德这般年纪就能有如此见地,日后必能辅佐君上造福万民!”一旁的郑玄听到刘和的这番言论不由得拍手叫好,看着刘和的目光更是多了几分欣赏,原以为只是一个附庸风雅只会吟诗作乐的宗亲子弟,想不到竟然还有这般见地,自是让其惊喜之余更是爱才。倒是一旁的卢植表现得平静,许是知晓其根底的关系,对于刘和能说出这番言论并不稀奇,只是目光之中还是满满的欣慰之色。而对于郑玄的夸赞刘和依旧宠辱不惊的对着郑玄躬身一礼,谦逊了一番。

“想不到英德年纪轻轻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有这般见地,如若能一心向学弃武从文,孔庙之中必有汝一席之位!奈何从武呢?”听到了刘和的言论孔融也是微微惊讶。还以为刘和会有别具一格的高论,依旧还是儒家的治国一套,但是他小小年纪就有此感悟自然是难得,而且既然是与自己一个方阵的也就不好反驳了,但孔融也奇怪为何刘和有了这般见地还要一味的习武呢?

“文举兄抬举,英德愧不敢当。”刘和回礼着。他可不敢顺着梯子往上爬,爬得越高摔得越狠!心中时常保持警惕,毕竟看惯了西方国家鹰酱的嘴脸,知道这些玩政治的人心里都脏。

“然刚才只说了治国之策,却想要真正的实行却又是千难万难!”

“其一,如何施仁政,我朝与士大夫共天下,皇权不下乡,乡里的管制一般都依托于乡里的士绅豪强。如何能保证这基层的吏员德能配位?才足教民?”

“其二,如何教化万民,所谓知书而达理,让不说平民,即便是一些苦寒的士族子弟想要曰读书籍都是千难万难,在此,臣便要恭颂圣上,熹平石经一旦完成却乃千秋万世之举!造福万代!功在千秋!”

“其三,昔日齐相管子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一个人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何来的知书达理?若能解决了民生之根本,再以德礼教化,英德相信,论语二十篇,仅以一半!便足以教化万民,兴国而安邦!”

“好!半部论语治天下!英德此番言论令老夫茅塞顿开,心中期期。却不知英德提出了这诸多问题又是否有解决之道?”若果说刚才刘和说着的策略大纲令得郑玄为之惊喜的话,此刻刘和能把问题列举就实实在在的让他惊叹了!当局者说几句宏观的话语总是不难的。毕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治国的理念已经几百年了,而且儒学就只在上流的圈子里传,该懂的自然都懂一些,只要不是不学无术,但是能够清晰的看到问题那就不一样了,那可是真正考虑过实践的人才能想到的!而如果还能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话……

想到这般郑玄望向了刘和的目光已经多了几许莫名的意味,有期许,有欣慰,还有那浓浓的爱才之心!

而在他的关注之下一旁的孔融震惊之余也是在心底叹息了一番,一旁的袁术原本还想问为何还没讲到习武,但感受到众人都一脸期许的看向刘英德之后识趣的闭嘴了,他只是情商欠缺,当智商不至于如此低下。

“小子不才!认为首推格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格物?”在一众人等一脸疑惑之时,郑玄却是眼前一亮。他追究就在做礼记大学的注解,此刻听到刘和说起格物自然更是兴趣浓浓。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小子说提之格物在穷就万物之理,在其知,在其解,在其创新!在万事万物的原理基础之上创造出更加便捷的工具与方法,以解决民生,如水车,如辕犁。”

“英德所言实乃奇巧淫技,乃是误解圣人之言,不足取也!”听到刘和这般说辞孔融忍不住出言打断道。眉宇也是微微的皱起。圣人的道理怎么能沾染如此俗气之物,实在是令出身于孔门中的他不喜。

“文举兄此言差矣,何为奇巧淫技?若能惠泽于民,使民生安泰,五谷丰登,又为何不足取?水车节约了人力灌溉稻田的成本,辕犁则节约了人力翻地的成本,使之原本可以生产一亩地的一个人可以生产了五亩,我大汉朝虽人口众多,但疆域更加的辽阔,若能将那些荒废的徒弟改造成良田那将养活多少人?而届时仓廪实,衣暖饭足,再想让万民知书达礼是否便不再是一种设想?而人人知书达礼的国邦又如何不能兴盛?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也是圣贤诸子之纲要?”

刘和的话语一出,场上沉默了。不仅仅是孔融等人哑口无言,就连一旁的郑玄都沉默了下来,儒家一向是排斥奇巧淫技的,这个弯越是大儒越是深刻,不过所幸的是汉代的儒家还没有到宋朝时的那一种酸腐的程度,听到刘和这般有理有据的言论慢慢的也是咀嚼出了一些味道来。

“你所说既然都是儒家治国之道,那你为何又一位习武!?”而在众人沉默之际,眼看着刘和即将大获全胜之际袁术实在是忍不住了当下不由得开口叱问道。

“哈哈哈!公路兄久居中原承平已久,是不是忘了四年前高,田,臧三位将军三路出击被鲜卑击溃几乎全军覆没之事?然英德出身于幽州苦寒之地,看尽了那些被胡族劫掠的百姓,所以英德不敢忘也不能忘!三位将军功过英德不敢妄论,然回想起昔年我大汉之盛!一汉当五胡,将胡族赶出了阴山之北!何等风光!我刘英德自小便立志要为我大汉戍边,将这些不服教化的蛮夷再次驱逐出去!我也凭借手中的三尺青锋告诉这世人!”

“我辈读书人不仅能提笔安天下,更能上马定乾坤!而且我要告诉这天下的读书人!你们!应该为这天地立心!要为这生民立命!要为往圣继绝学!要为这万世!开太平!”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