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立身处世

因为有这样的想法,所以徐子毅并没有变得积极融入这个外在的世俗世界,虽然这对徐子毅造成了某些悬念。可徐子毅不认为这是个问题,反而很喜欢自己的这一点,因为这一点是徐子毅可以拿来立身处世的性格特点。至于他为徐子毅带来的困难,无论什么困难徐子毅认为自己都可以克服,直到徐子毅再也无法做任何事情为止。其实作为一个人类貌似也是这样的人生,很少有舒心的人类,完全不需要面对任何难题和困难。因为这会导致他人的轻视,却没有人想到这样的生活有多么舒心,或者说人类就算是累死,也不愿意过舒心的生活,这是人的本性,还是后天陪养的,这徐子毅不得而知,徐子毅唯一知道的是,大部分徐子毅所知道的人类,基本上都是这样。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造就了徐子毅的悲剧童年。而他没有屈服,也没有妥协。因此他来到了这里,徐子毅不止一次的思考这件事情,自己为什么选择了第三条路?那是否就是人与神最本质的区别?还是说这只是人会选择的最小概率的选项,但是人也是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徐子毅希望是前者,因为他多多少少已经对人类有些失望了。如果人类还有一些值得徐子毅怀念的地方,这对于徐子毅来说是十分为难的。这不是徐子毅界定自己究竟是人还是神的问题,人也好,神也好。对于徐子毅来说,只是一个代号罢了。人会死,神不会死也就只是神可以控制灵魂的电波,所以导致死亡是个假议题而已。但这不代表神不会被消灭,尽管徐子毅不知道究竟应该怎么消灭神,如果神可以被消灭的话,那在生理上其实人与神还是一样的。既然人和神在生理上没有区别,那人与神的区别在哪里?徐子毅不知道,知道的话或许他可以做到更多的事情。但即使如此徐子毅还是自认自己作为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在不断摸索的情况之下,来达到自己界定人与神的不同之处,最终确定自己应该成为神,还是成为一个人类。在确定了这一点之后,徐子毅就可以进一步思考更深入的哲学问题。当然徐子毅眼下没有当哲学家的余裕,也就只是这样想想罢了,眼下不可能这样做。

因为他答应了晋文公要帮助晋国取得霸业,当然这个过程中,徐子毅也为了要寻找这个世界的自己制定计划。双赢的局面是最好的,而且他也不介意把晋国推到战国末期秦国的处境之上,在这种情况下,晋国不过也就只是下一个周天子而已。如果徐子毅不能帮助晋文公处理六卿的问题,情况或许会变成这样。但是处理的话,问题也会推到徐子毅身上,徐子毅会成为晋文公的替罪羊。处理好了会有利于晋文公,处理不好会不利于徐子毅。看起来徐子毅在这件事情上不会拿到什么好处,那徐子毅还要做这件事情吗?为什么不做呢?徐子毅不怕六卿的报复,作为一个强大的存在,凡人中谁又能威胁到徐子毅?等到找到这个世界的自己,拿回自己的力量,那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子,和自己有什么关系呢?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既然晋文公帮了自己,给了自己一个舞台,那徐子毅就算是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又能如何呢?会让徐子毅高兴,也会让晋文公高兴,这样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为什么不去做呢?

虽然如此,但徐子毅对晋文公现在手中的六卿都是什么品性,徐子毅也是很好奇的。对于这六卿的了解,徐子毅也就仅限于春秋中读到的资料。赵衰是他接触过的,他觉得赵衰不是一个嫉贤妒能的人,这样的同僚是徐子毅非常喜欢的,徐子毅也不是嫉贤妒能的人,但他就怕遇到嫉贤妒能的人。那样自己不嫉贤妒能,有时候也会因为意气之争变得嫉贤妒能。所以有时候人不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而是为了争一口气才真的被墨色染黑。徐子毅或许不会被墨色染黑,但是真的会因为这口气变成他不耻的那种人设,这是徐子毅绝对不愿意接受的。现在赵衰不是这样的人,徐子毅很高兴,可其他五个人又会如何,徐子毅不愿意自己去探看,也许赵衰可以帮自己解答这个问题。但前提是徐子毅需要向晋文公举荐赵衰,可晋文公会不会同意,徐子毅心里没有底,按照晋文公的制衡之术的话,如果他对徐子毅还是有戒心的话,那他应该不会让与徐子毅关系还算和睦的赵衰,来与徐子毅一起做这件事情。因为这两个人的关系好的话,那晋文公或许在这件事情上,就会被徐子毅和赵衰架空。

这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就算晋文公现在有求于徐子毅,徐子毅认为他也不会对这件事情熟视无睹。所以举荐赵衰对徐子毅其实是有风险的,如果被晋文公怀疑对他的忠诚有问题的话,那这对于徐子毅而言,就存在与晋文公闹翻的危险。实际上徐子毅现在也有求于晋文公,因此与晋文公闹翻实际上对徐子毅也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那就因为这些顾虑不去举荐赵衰吗?徐子毅也不是这样想的,因为即使有这么多顾虑,但徐子毅认为只要做出成绩,晋文公应该也不会有太多对徐子毅的顾虑。因为晋文公按照徐子毅的了解来看,也能算得上帝宇宏量。只要徐子毅做出成绩,对于制衡这种事情,晋文公又能怎么想怎么做呢?帮助他取得霸业,与他对徐子毅不放心的情况两种事情对比。晋文公一定会选择前者,这个人知道应该如何取舍,尽管徐子毅与赵衰一起合作,会让他不爽。可如果能让他看到效率,这就是徐子毅的胜算所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