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不速之客

朝廷那边是热火朝天的议新太子的人选,而乾陵之侧章怀太子墓前却是异常的冷淡。倒不是人走茶凉,物是人非,而是东宫的属员几乎都被李贤外放了,想来也来不了。

跪在灵堂前,莒王李光顺,雍王李光仁,胸口剧烈的起伏,从二人的表情不难看出,他们对这个追谥非常之不满。同样是太子,凭什么李弘是皇帝,他们的爹就是太子。

对于两兄弟的不甘,李守义只能说点不咸不淡的话安慰。人比人的死,货比货得扔,皇帝的身体每况愈下,李贤又不在了,所有的朝务都必须过天后的手,能保持这种体面就不错了。

可向来稳重的李光顺却说什么都听不进,反而怒斥弟弟:“老三,阿爷在的时候,最疼的就是你,什么好事最先考虑的都是你。”

“我们是当大的,得让着你,是理所当然的。可你别被那什么晋阳留守,并州大都督的职衔糊住了嘴。你别忘了,那都是阿爷给你的。”

老大想不通也就是了,心眼贼多的老二竟然也义愤填膺:“老三,你从小不是最有主意吗?你就不能给父王争个名分?”

争?怎么争?拉着他俩去紫宸殿叩阙,给李贤争个皇帝的名号,不切实际不说,也打乱了父王留下的计划。李守义只能听着,任由两个哥哥数落他。

骂他,总比他俩出去嚷嚷强,被有心人加工一番,传到二圣耳中,岂不是以为他们三兄弟心怀怨望,那就成了没事找事!

大娘娘虽然平时不说话,显得很是怯弱,但这次把他们三人留在这里,举措还是英明的,最起码不会授人以柄。

就在李守义“享受”两位兄长的数落时,韦晋疾步进来,至李守义耳边,低声道:“殿下,来了几个人,看样子您的见一见。”

恩,点了点头,李守义对光顺二人拱了拱手,带着韦晋转身走了出去。瞧着弟弟的背影,李光顺指着道:“老二,你看他什么态度,还有心情见客?”

这点,李光顺还真错怪他了。来访的正是进京述职的益州大都督长史-王及善,兖州都督-王方庆,检校凉州都督-韦待价,寿州刺史-赵瑰四位大员。

这四位,要么功勋之家,要么出身豪族,都是资历深厚的大员,属于那种在地方跺一脚,便要震三震的存在。平时请都请不到,更别说这么敏感的时候了。

与四位封疆大吏互相见礼,请他们落座后,李守义淡笑道:“抱歉了诸位,正值举丧期间,小王这里就只有热水了。”

寿州刺史-赵瑰,是李显的前岳父,他的女儿赵氏就是死于天后之手。他可没其余三人那么能稳住架,当即将来意挑明。

年底述职的官员正在陆续抵京,时下又值公推新太子的关键时期,圣谕中说的清楚,在京的七品以上官员,都可上书举荐。入京的封疆大吏,个个都是三品、四品,自然也成为了被拉拢的对象。

皇权面前无兄弟,先太子再是仁德,在储位面前,诸王难免各有心思。尤其是泽、许二王,腐蚀拉拢的手段也是层出不穷。不是少的边疆大吏,态度都有所松动,准备依附新的靠山。

他们四人的情况不太一样,韦待价是先太子的部属;赵瑰本该与女儿一样被处理掉,是先太子保下了他,还给外放了刺史,背主忘恩的事,他们是做不出来的。

而王及善乃孝敬皇帝的旧臣,代王乃李弘的嗣子,这是他最看重的。而王方庆则是代表琅琊王氏来的,他们王氏不太看好四王,所以愿意为代王雪中送炭。

四人各自有各自的目的,韦待价和赵瑰好说,李守义对二人是知根知底。可王及善和王方庆,却让他有些把不准了。

孝敬皇帝死了多少年了,再重感情的人,也忘的差不多了。而王方庆,是琅琊王氏的代表人物,他是受人了什么的指使来的,还是把自己当吕不韦了,跑这玩奇货可居了?

让韦晋给诸位添点热水,李守义笑道:“四位的深情厚义,小王代亡父谢过了。可想必你们也清楚,小王不在遴选范围内。”

“而且,小王实职是晋阳留守,并州大都督,是藩王,是外臣。不瞒你们,三天前给小王的上谕说的很明白,丧期一满,小王与两位兄长便要一同返回晋阳了。”

有一点要说明了,作为边臣、藩王,李守义首先要遵守的就是本分,有先太子对他们三兄弟敦敦教诲在,可是不敢给二圣添一点麻烦。

能替天子牧守一方,跟叔伯们一样,为大唐的社稷做些微不足道的贡献,已经是他们三兄弟这辈子,最大的福分了,万万不敢又非分之想,窥测神器。

四位封疆大吏的好意,他心领了,孝敬皇帝和先太子,在九泉之下亦会感激他们。

李守义把话都说到这地步了,他们四位也就没什么好说了,只能摇头叹气,起身拱手告辞。

可他们刚离开,李光顺、李光仁却黑着脸走了进来。他俩刚才在外面可全听见了,四位封疆大吏,可是拿着势力来投靠的。

换成其他人,求都求不来,可李守义呢,不仅把人往外推,话还说的那么难听,把人都得罪了,这不是有毛病吗?

历代王朝,太子没了,东宫的王子们有多少能落得好下场的?建成的五个儿子,不是前车之鉴吗?

等着新储继了位,他们三个,就是新君的眼中钉,肉中刺,跑都没地跑去。这时候,不把人交下,死到临头,会有人出来保他们吗?

俩兄弟拿捏着兄长的架子叨叨个没完,惹得李守义直窝火,他忍了不是一天两天,俩人就知道争,一点策略都不讲。不知道什么叫“观时制变,善胜不争”?

一把摔了手中的碗,青筋暴起的李守义,肃声喝道:“我告你们,阿爷在,都听他老人家的;阿爷不在了,你们都他妈得我听的。”

“跟我起刺儿,你们起错地方了!大娘娘可是吩咐了,要是你们不听话,就按军法处置。怎么,你们想吃军棍吗?”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