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奔赴咸阳

上一世的时候,赢景也没少听说过诸葛亮的故事啊,三国演义也没少看。

想不到,自己这次兑换出来的就是诸葛亮。

但是为什么诸葛亮也只是管理类中级精英人才呢?

这让赢景很是不解。

但是后面,赢景也就想明白了诸葛亮确实也就是管理人才。

因为上一辈子的时候特别喜欢诸葛亮,所以对诸葛亮的这些大概情况,赢景也是有所了解的。

他去那一看,才知道这个诸葛亮在《三国演义》里面确实也有被神话了的水分。

但是诸葛亮业企业实施非常的不得了的,但是他的不得了,不是在军事上面而是在他对内政的管理上。

在军事上,诸葛亮确实可说算得上是还不错的军事家。

可是在治理内政上面,诸葛亮确实可以说是少有的治世之能臣。

诸葛亮治理蜀国的时候,处理政事,事必亲躬,理政能力尽显无遗。

带头廉政,对蜀汉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比如说蜀汉的工程的规模的这些重大工程都被严重地把控着。

蜀国上下官员都以丞相诸葛亮为榜样,为官清廉,廉政奉公,蜀国的律法也是诸葛亮制定的,与法正、刘巴、李严、伊籍等人依据和增删秦汉旧律,共同制订了蜀国的法典《蜀科》。此外,他还亲自起草了各种科条律令数十则,其内容包括了《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等条规。

极力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在汉中休土劝农的时候,利用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采取了以系统列的发展生产的得力有效措施,使得北伐的军资需要得到保证,也是的地广人稀的的汉中再一次的恢复生机,人口逐渐增多,粮食产量增多,百姓们能够安居乐业。

而且诸葛亮还曾主修筑“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让很多开荒的良田都得到了灌溉。

也就是因为诸葛亮对蜀国的治理,才能让只有益州一地的蜀国有底气实力和当时天下十三州占据了九州的曹魏对抗多年。

还能六次北伐曹魏,就是为了把曹魏这个心腹大患给蜀国去掉了。

也可以说诸葛亮不死,蜀国就亡不了。

诸葛亮的出现,真的是让赢景兴奋不已的啊。

这冶铁城有了诸葛亮坐镇,赢景也就能放心了。

而且在赢景看来,凭借诸葛亮的才华,只是管理这么一个小小的冶铁城也实在是大材小用了,杀鸡焉用牛刀啊。

要是可以的话,赢景甚至还想把万年城也要托付给诸葛亮来管理。

但是,现在还太早了一些。

现在草原上的很多城池都是还没建立起来的,或者还在建设着,还没有进入发展阶段呢。

万年城,处着在第一线,那里的事情和问题也是最大的,那里暂时也不太合适让诸葛亮来管理。

最要紧的是,现在就只是一个冶铁城可能都够诸葛亮忙的了。

因为现在这个冶铁城已经是赢景未来要发展的重点地方了,而且这个地方每天都会有三四万的人口涌现出来,而这些人口都必须要做好安排的。

需要做的事情也是一天会比一天多的。

当然了,其他的那八个三国名将,赢景也是很上心的,毕竟这些可都是名将啊。

但是自己最喜欢的还是赵云和夏侯渊。

因为有了这些人的出现,赢景的心里是非常的高兴的。

而且这些名将要如何安排,赢景心里也是有了打算了的。

起码在未来的八十天的时间里,赢景不需要去担心什么建设城池的问题了。

够三十万人了就向着草原去发放一次,建设城池,这也是赢景对于建立大草原的一个基本建设方针。

反正一句话,如今冶铁城有了诸葛亮坐镇,赢景也不需要在担心什么了。

再加上这八位三国名将在这,赢景对于冶铁城已经是没有任何需要担心的了。

在诸葛亮他们出现了以后,赢景简单的交代了一些事情了以后。

赢景就带着一百多人往着咸阳去了。

………………

正当赢景带着人回到咸阳的时候。

雁门!公子赢高的封地。

已经回到了雁门的赢高总是有心事的样子。

自从在万年城回到了雁门了以后,赢高是晚上睡不好,白天吃不好的,整天的就在国主府的书房里发呆,要不就是在花园里的那块地一直盯着一个东西看着。

这块地,本来是国主府里用来种花花草草的。

从赢高回来了以后,那些花花草草就都被拔了,被他种上了那些从万年城带回来的土豆。

在种上了这些土豆了以后,赢高每天都要过来看好几次。

这时候,赢高的老师,阴阳家的帝俊也一直跟着在赢高的身边。

“老师,你觉得这个东西来到了我们大秦,能种活吗?”赢高有些担心的问道。

帝俊微微一笑,说道:“殿下,你看,这些东西不是现在就长得好好的呢吗?”

赢高有些犹豫的说道:“有的事情,本王的意思,你也是心知肚明的,本王要说的是,你说,这个东西要不要上奏父皇呢?”

“而且,你也知道我父皇的性格,如果知道万年城有这样的东西,肯定会倾尽一切,不管不顾的也要铲平万年城。”

听到这话,帝俊沉默了。

好半天了以后,帝俊才说道:“殿下,你想的没错,而且陛下肯定还会给殿下诸多恩宠赏赐,可能冠绝诸王。”

“可是,殿下,您需要的,是陛下的恩宠赏赐吗??”

“陛下就算给殿下您再怎么样的恩宠赏赐,陛下就会立您为储君吗?”

“这个世上,有的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殿下想得这样的简单容易。”

赢高眉头紧皱着说道:“本王为父皇,为大秦带来了这功德无双的好东西,要是凭着这个东西,恐怕以后大秦再也不会出现饥荒,不知道拯救多少天下苍生,都这样了,本王也没机会?”

帝俊摇了摇头,说道:“殿下,你太年轻了,你怎么不想一下,陛下为何宁愿立一个皇孙,也不肯从你们兄弟里挑选一人为太子?”

“难道是因为陛下偏爱孙子,而不偏爱儿子们吗?当然是因为陛下内心就不想。”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