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打草惊蛇

“这就是事情的后续了吗?该说前辈还真的是前辈,我还以为事情只会局限于一地的时候,其实你们都着眼于全局了吗?”

突如其来的变故打乱了方恪的一切计划,千头万绪间,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以不变应万变。

既然暂时没有什么特别事宜,方恪倒也不用吝惜体力,借助昆仑镜将整个大周情况大体了解。

只有对现在情况有着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出最正确的决策。

嗯,方恪的确有给自己留后路的想法,反正兵权在手,自己未必不可以另起炉灶。

不过当方恪花费一夜时间将整体局势了解之后,他只能说,果然事情当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突然发生变故的可不仅仅是玉州,大周十二州有八个州都多多少少发生了动乱,各州或是元气大伤,或是诸多郡城叛离大周。

可以说,只在这两日,整个大周为之分崩离析,一下就过度到群雄割据的时代。

这对那些有着准备的前辈们而言,本身就是最大的好消息,应该也正是如此,他们才会联合起来在这个时候弄出这么一件大事。

可这对如今只是依附于朝廷的方恪来说,本身就是最坏的消息。

“果然是大事件,而且还不是一两个人行事,说不定那些学长学姐们还是在回到主位面进行招生考试的时候,做出的决定。不然哪里能做到天南地北都在同一时刻发动。”

借助昆仑镜,方恪多多少少都能发现前辈们行事的痕迹,这已经足够他进行判断。

“幸好,纵然这次加速进入到群雄割据时代是他们的合力,但应该也仅仅限于这事。若不然,我将不会有半点机会。”

说是这么一说,但此事一出,这次考核的难度等同大增,而要想达成方恪心头所想,更可以说事地狱级难度。

若不是方恪已经有所资本,他已经可以放弃心中所想,该去考虑投靠个什么人了。

“报!”

正当方恪尚在思量之时,亲卫许奋拿着一叠白纸径直闯了进来,向他禀报说道。

“将军,只在昨夜间,不知有什么人将此告示贴得满城都是,如今整个县内都在议论纷纷。”

“告示?拿给我看看。”

自觉告诉方恪,这应该也是那些前辈们故意所为。

“告百姓书:今皇帝不仁,贪官横行,天下将乱。为保天下太平,百姓安宁,我等秉承青天起事。如今大业将起,尚需人才相助,若有人愿意,可至林州。但凡能来投靠,且有特殊‘才能’,立即封官实授。”

这的确是前辈们故意为之。

一篇告示弄得古不古文不文的,只要有些学识的人都感觉可笑,但这根本不是给他们看的。

“这不是给这个位面的原住民看的,这是给我们这些参加考核的新人看。”

世界上没有那么多蠢人,若有,也不可能成为文臣武将,自然那些前辈们在筹谋大周之后也不会忘记,新人可以说是最不安定的因素。

显然,在筹谋大局的时候,对方也没有忘记潜在的新人。

“这是要让我们赶紧投靠,以求通过考核的机会?不,这是要分化新人,让新人自相争斗,不要干涉影响到他们。”

若真如同告示所言,那绝对是有问题。

按着方恪估算,可若真的有人得到前辈们的全力支持,那将官阶晋升到三阶,真的不是难事,尤其是有周戌位面这样处于王朝末年的时期,获得更多功绩晋升到更高官阶也不是不可能。

这可能吗?

京都文武院校每年通过考核的几率可只有%。

若真有那般‘大公无私’,怎么可能才这么点考核通过率?

不是考核难度翻一倍,就是考核通过率翻十倍。

如果这些都不可能,那这份告示的意图就十分的有趣,反正方恪是没有准备理会,甚至不准备浪费时间分析思考,直接排除就好。

“这是青贼蛊惑人心之法,不用多加理会。令人将县内所有告示全都撕毁即可,不用追查,不可扰民,若有人阻止,立即前来禀报,无有我的命令,不准拿人。”

“诺。”

许奋不明白这些命令具体有什么意义,但只要是命令,他决定百分之百服从。

“看来现在所要面临的事更为困难,或许我应该考虑第二次结算功绩,然后借此以迅速提升自己的实力,不然真的同那些前辈们正面对上,我实在是有些心虚……”

对于主位面任何一个人来说,最快提升实力的方法永远是获得功绩以晋升官阶,如今面对巨大的压力,方恪所能想到的第一个破局方法也同样是如此。

可若现在就申请结算,自己或许因为势力增长能获得些自由属性点,但恐怕根本得不到多少功绩,实力可有增长,但却有限。

“也就是说我现在声望不够,影响不足。也是,明明有兵权在手,但随意一个县令就可以不将我放在眼中,能有什么名望影响力?”

既如此,那自己如何改变当前的局面?

说句不客气的话,若这事只是由着农民主导的起义,那方恪绝对二话不说直接领兵威逼玉城,趁机给自己打下一片领地。

可惜,这位面如今有太多的人,青贼中主事更是自己的前辈,若说对方没有考虑过有人趁机起事,那自己是绝对不信。

不说玉城,任何一个被青贼占据的郡城都不会如同真正的农民起事一般混乱,反而是在最短时间之内安抚民心。

没有城内配合,就只能强行攻城,短时间之内哪里能有齐备的攻城器械,哪里能有足够的大军?

此时攻打城池诚不可取。

不能打可能守?

“可惜,这北落县委实不是安身之地,若不然哪怕不能快速攫取功绩提升实力,也可以此地发展,迅速壮大。攻城做不到,但守城我还是有几分信心的。”

方恪不是没有考虑过以北落县为安家之地,而后以‘广积粮,缓称王’为要旨,低调发展一段时间,到时要兵有兵,要粮有粮。

正是因为方恪仔细考虑过这事不可行。

不是因为自己考核时间不足,为了今后发展,牺牲一些时日不成问题。

真正的原因有二:其一,自己并不是北落县令,此时只能算驻扎于此,名不正言不顺,根本不可能长久停驻;其二,自己如今的能力更偏向于武将,而非文臣,主持一县事务自然没有问题,但却牺牲了自己的长处。

因此,还是要打,而且还要主动的打!

“来人!”

心中念头一定,方恪直接就做出了决定。

“将军有何吩咐?”

“传我命令!兴义兵,讨青贼!”

……

兴义兵,讨青贼!

只在短短两日之间,这一口号就此响彻整个玉州,可谓人人都知,人人皆言。

虽然首倡此事的人只是一个小小的校尉,但曾经的州牧方堰好歹也在玉州经营十数年,威望不低,如今其突然身死,哪怕青贼多有安抚措施,也不可能在一夕之间就抹杀其声望。

在这样的情况下,方恪首倡此事顿时引起诸多议论,直接明面上的响应或许没有,但暗底下却是波起云涌,不少势力都为之关注。

说实话,对于自己这份公告会引起什么样的波澜,方恪并不在意,因为只在此公告通禀玉州之后,他就直接领军从北落县出发,直向玉城而去。

这是要夺回玉城,重整声威?

自然不是。

若真的要夺取郡城,自己这点人马可不够哪怕因为方堰昔时声威而在沿途之中不时有人前来相投,也做不到这点。

这是威慑,也可谓之:打草惊蛇。

缓速行军,在明眼人看来或许就是胆怯,虚伪的做派,但缓速行军在方恪已将此事通告全州的时候,也给玉城守军带来巨大压力。

没有任何一个懂兵法的将军会任由一支军队在自己后方行动,更不用说这支军队的威势与日俱增,如此下去,必然会让己方为之动荡。

尤其是在如今的情况之下,青贼不可能对方恪的军队置之不理。

嗯,简单来说,如果还是以前那种事有不济的匪兵状态,方恪这样的做法不会有多大影响,甚至会召来对方的嘲笑;但如今却不同,青贼想要由贼人转变为正规军,想要堂堂正正的统治玉州,那么就定要消灭所有反抗势力,尤其是主动冒出头的势力。

“正所谓:枪打出头鸟。青贼不可能对我视而不见。如此一来必须要出动军队,再无有守城之利;其次,我虽然高举‘大旗’,但兵力有限,其即便想要迅速碾压以树立威信,也不可能将所有大军全都调派而来。正常而言,五六千人或许已是极限,人数不少,却还达不到完全压制的地步。”

缓速行军正是方恪所订下的策略,既然如此,方恪自然能在对方出兵之前就有几分猜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争之道,不过如此。若我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全聚在手,一战交锋,岂有不胜之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