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为机械厂奋斗终生

温宁不经意道,“今天是咱们厂子招保卫科人员的日子吧?”

一个年纪跟温宁相近的女同志点头,“对,不过听说结果下周一才会出来。”

她家里没有人来参加招工,所以对这件事不怎么热络,倒是对认购房子热络得很。

她爸妈都是厂里的老职工,她哥也符合分房条件,她得跟温干事,哦,不对,是温组长再多了解一些情况。

于是,女同志又逮着温宁问了一箩筐问题,有些怕记错,还再三确认了好几遍。

包包头大妈一拍大腿,“哎哟我滴个娘唉,只顾着咱们分房子的事儿了,我侄子今儿个也来参加招工呢,我得去看看怎么样了。”

一部分人跟包包头大妈一样,急急忙忙朝人事科那边赶,他们都是家里有小辈来参加招工的,认购房子的事儿,该了解的他们都了解得差不多了。

有什么不明白的下周还有两三天时间呢,到时候再问问这个建房子领导小组的干事就行。

这部分人又带走了一多半人,这些人是家里不符合分房条件的,乘兴而至败兴而归,这些人垂头丧气地去上工了。

其他人宽慰道,“咱们机械厂福利好,你们好好干,说不定过几年又有福利房呢。”

这些人才又打起了兴致,对,龙城哪个厂子有他们厂这么财大气粗又关爱职工?

家属楼说盖就盖,房子说分就分,考虑到住房紧缺,领导们咬紧牙关,头发都薅秃才想到认购房子这么好的好点子。

既然现在能用这个房子,几年后就更加可以了,到时候分房进行地更顺滑呢。

这么一想,这些人立马跟打了鸡血似的,发誓要为机械厂奋斗终生,把机械厂做大做强,做到天荒地老。

一个下午,温宁喉咙都沙哑了,终于摆脱了职工们的围攻,天啊,这些人简直比十万个为什么还恐怖。

她抱着水壶一路来到人事科,今天来参加招工的人很多,已经临近下班了,人事科外的墙根下还或蹲或站或靠或倚着不少人。

温宁看了看,发现这些人里没有葛为家和温崇武,看来两人已经回去了。

她正想回宣传科,就看到用来面试房间房门打开了,从里面走出五个人,葛为家赫然在里面。

葛为家的表情有些兴奋又有些担忧,看到温宁之后,葛为家眼睛一亮,朝温宁的方向加快脚步,然后脚步一顿又若无其事地往其他地方走。

温宁站在原地好一会儿,才循着葛为家的方向,这是出厂的方向,来到厂子外,果然看到葛为家和温崇武在外面等着。

温崇武和葛为家异口同声,“小宁,你来了。”

温宁笑道,“是啊,想去看看你们情况怎么样,没想到来晚了。”

葛为家憨厚一笑,“我们知道你忙着呢,早上的广播我们都听到了,小宁你真了不起。”

这才多久,就从临时工变成独当一面的副组长了。

温崇武羡慕,“对,真了不起,机械厂真厉害,我听来参加招工的人说,龙城已经好几年没有分过房子了。”

如果他能在机械厂上班就好了, 也不像别人一样想着能分房子,就是给他分一个几人间的宿舍也能心满意足。

温宁有些不好意思,“都是领导看得起我,所以才能担任这个副组长。

别说我了,说说你们,你们的面试还顺利吧,有把握吗?”

温崇武不好意思,“我们也不知道,先是进行体能训练,体能过关了才能进行面试。

我们两个都进入面试环节,领导问的问题都答上了,就是不知道是不是领导想要的答案。”

温崇武初中毕业之后一直在家务农,从来没有停歇;葛为家更是从懂事起就跟着爷爷翻山越岭挖草药,农忙的时候也要下地抢收。

两人的体力当然是没问题的,跑步的时候两人跑了一二名,扛东西也是扛起了最大的石头。

温宁点头,“都答出来了就行,下周一才会公布入选名单,你们要等名单出来么。”

两人同时摇头,“不了,已经耽误了好几天时间了,小宁,礼拜一麻烦你帮我们看看结果。”

葛为家,“对,我们一会儿就回去。”

温宁把人拦住,“急什么,不差这一晚时间,吃了饭住一晚明天再回去。”

葛为家,“不了,趁着天色还早我们直接回去,这次上来谢谢你们的招待,中午的时候我已经跟阿海说过了。”

今天上午测试体能,下午才是面试环节。

看两人去意已决,温宁也不再挽留,把两人带到国营饭店给他们一人点了一碗肉丝面。

两人心里过意不去,想要拒绝。

温宁摆手,“钱和票已经给了,不能退,如果你们不吃那我只能丢了。

你们慢慢吃,我还没下班呢,得先回机械厂。”

把两人要感谢地话堵在嘴里,温宁又急匆匆地赶回机械厂了。

回到机械厂下班铃声响起,当温宁回到宣传科的时候,杜宇和胡杏花也刚回来。

两人神情疲倦,不过精神却很好,眼睛亮得发光。

胡杏花,“小宁,咱们成功了!”

从大家的反馈中就能知道他们是乐意认购房子的,没有认购资格的都说要投赞成票。

没有认购资格的人心里清楚着呢,如果因为自己没有认购资格就投反对票,那等以后他们条件符合,厂里准备建家属楼,说不定很多人会跟他们唱反调,也投反对票。

杜宇扶了扶眼镜,“对,职工们反应很热烈。”

他的喉咙也沙哑了,一整天都没有个停歇的时候,不断地回答职工们的问题,现在停下来才觉得喉咙沙哑嗓子疼痛。

温宁听着两人沙哑的声音道,“今天大家都辛苦了,回去好好休息,下周还有的辛苦呢。”

胡杏花点头,这点辛苦算什么,再辛苦她都不怕,在胡杏花看来只有忙碌才能体现出一个人的价值。

以前跟温宁一起做典型案例这个题材的时候也是如此,每天睁开眼睛就觉得生活是充实的。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