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投入诉苦大军中

这一年,温宁已经大二结束,成了一枚准大三生。

5月31日,改开总设计师在一次重要谈话中公开肯定某个村“大包干”的做法,这一举动支持传达这一个明确的信息农村改革势在必行。

同年9月,国家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肯定在生产队领导下实行的包产到户,不会脱离社会主义轨道。

这份文件一下来,温宁立即拍了两份电报,一份给温红军,一份给温建军,让他们,让他们密切注意这个文件,充分理解文件里的内容,并郑重道农民的春天来了!

消息灵通大队,勤劳的农民都欢呼雀跃起来,他们终于要有属于自己的土地了,只要肯下力气,交了公粮之后剩下的粮食都是他们的,他们终于不用饿肚子了。

一些懒散的人知道不能再占大队的便宜,不能再偷奸耍滑都撇了撇嘴,对这份文件心生不满不过也不敢说出来。

还有一些滑头也高兴极了,之前吃大锅饭,在卖力也只有那么多公分,所以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一套偷奸耍滑的本领。

现在不一样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干多少都是自己的,也都撸起袖子打算加油干。

五星大队西屯。

有人高声道,“立朋娘,你们家就你和李鹏爹在家,分了田地忙不过来吧,是不是要把立朋和立明叫回来。”

有人立马跟着问,“就是,满仓娘,你们家就两个老的家两个儿媳妇在家,还有好几个孩子要照顾,分田地之后你们肯定忙不过来,是不是要把满仓他们叫回来?”

周二婶和周小姑对视一眼,知道这些人又在换着法子打探立朋他们在沪市的情况,想知道他们的工资。

儿子去沪市干活第二个月就给家里汇了钱,大家伙儿都一窝蜂地上门打探他们汇了多少钱,工作好不好干,挣不挣钱等等。

好在周二婶和周小姑有先见之明,两人先通了气说俩孩子一共就汇了十五块钱,沪市是个大城市,走一步路都得花钱。

众人一听两人干一个月才给家里汇了十五块钱,挣的比公社厂子里的临时工还少,眼红的、说三道四的才少了许多。

不过依旧有人不信他们才挣了这么点,周二婶和周小姑两家人一口咬定只有这些。

那些人又跑去周妮儿家问周妮儿奶奶,周妮儿奶奶经历了周妮儿相亲事件之后,更加低调了。

只说孙女儿现在还是个学徒工跟着师傅学本领,管吃住但是没钱拿。

众人不信,“没钱拿你还让她去沪市?这不是瞎折腾么,还不如早早回来嫁人,彩礼还能补贴家里呢。”

周妮儿奶奶,“你以为会计是这么好当的,你去公社厂子问问,看谁愿意把吃饭的本事教你。

我家妮儿就是当满三年学徒工我都乐意,学出来后还愁挣不到钱么。”

周妮儿奶奶的话是大实话,谁家手里攥着吃饭的本事都不舍得教给别人,自家亲戚都不愿意教,更何况是非亲非故呢。

不过这么一来,众人的心思倒是歇了下来,看向周妮儿家的目光由嫉妒变成可怜。

周妮儿都十九了,三年学徒工出来都二十二了,那时候早就嫁人了,这女人一旦嫁人心里就向着婆家,学了一身本领又怎么样?还不是便宜了婆家,周妮儿奶奶和弟弟什么好处也没捞着。

周二婶,“我跟他爹还没老呢,之前我们天天干满工分,我家人口少分不到多少田地,这点田地难不倒我们。

立朋两兄弟都还没娶媳妇儿,可不得在外面再卖几年力气,好歹也要把娶媳妇儿的钱赚了再回来。”

周小姑,“我家人口多,家里八九张嘴等着吃饭,光靠家里这点产出也将将够填肚子,过年想买件新衣裳还得靠孩子大舅接济。

小三又在念书,虽然有补贴,但是半大小子吃穷老子,每个月都得给他送粮食过去。

还有满仓和有粮的儿子准备上学了,学费一块五毛\学期,课本费七毛钱/年,写字本7分/本,橡皮擦2分/块,铅笔3分/支。

这两孩子每年学习上的费用就不少,他们爹不去挣,还想这让我们这两把老骨头给他们养儿子?”

哼,她儿子在沪市做得好端端的,每个月好几十块钱的收入,管吃管喝还管住,上次写信回来还说自己胖了六斤,她是疯了才把人叫回来。

不过孩子在沪市混得好是不能往外说的,肉烂在锅里就好,要是说漏嘴,保管一大堆人来找他们借钱。

到时候是借还是不借?借了一个就有无数个来借,不借又坏了情分;借了这个不借那个就是你瞧不起人,谁都不借就是你抠门,谁都借你又没泽哥本事。

他们麻烦不打紧,这些人肯定还会想方设法去麻烦她大侄子和侄媳妇儿。

周小姑的话一出,大家就不再纠结他们两家的儿子回不回来了,也没心思去打听周立朋他们在沪市到底挣不挣钱。

一个个地开始说起自家的难处,吃饭难、穿衣难、孩子读书难、儿子儿媳不争气,养大了孩子还得帮着养孙子等等,反正就是没有一处是不难的。

周二婶和周小姑悄悄对视了一眼,嘴角隐隐露出一抹笑,很快又被他们压平,两人也积极投入诉苦大军当中。

这天晚上,王满仓来找周立朋兄弟“立朋,我妈来信了,表婶来信了么。”

周立朋抬起的脚也放了下来,“我爸妈也来信了,小姑在心里说了什么?是不是叫你们先不往家里汇钱了?”

他妈和小姑这对姑嫂关系好得跟穿一条裤子似的,每次寄信都商量着来,叮嘱的事儿也都一模一样。

王满仓点头,“村里人都在打探咱们的收入,这不是快分田到户了么,他们还怂恿我妈和表婶要把咱们叫回去种地。”

周立朋冷哼,“美得他们,我们先听我妈和小姑的话,以后发了工资自己先存起来。”

每个月都寄钱回去确实太打眼,以后每个月买点吃的用的寄回去就行,其他的先自己存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