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替班人选

小丫头,咳咳,现在乳名叫胖丫。小胖丫的到来把温家的计划打乱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个得从两个方面说起。

一方面就是照顾小胖丫的人,温家除了温馨和温洋,其他人都有工作,温馨在省城体校,温洋正在念高一,谁都抽不出时间来照顾小胖丫。

所以,温家正在物色“亲戚”,想让“亲戚来”帮忙照顾一段时间,这刚有点眉目,还没定下呢,小胖丫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这个所谓的“亲戚”当然不能是真的亲戚,现在不是提倡勤俭节约么,保姆不是什么人都能用的。

普通家庭谁敢用保姆,大家一口一个唾沫星子就能把人给淹死,而且还要被扣上一个小资做派的名声。

另一个方面就是找个替班人员,这个时候的正式工,怀孕生产有三个月的假期。

不过得找人替班,不然到时候领导把亲戚安排进去了,等收假之后工作还在不在就得另说了。

魏丽娟是食品厂人事科干事,找的人至少得高中毕业,这个人选得慎之又慎。

初中毕业又待业十之八九是等着下乡的,如果眼前有一份能做三个月的临时工,心大一点的估计会走关系要把这份临时工变成正式工。

所以这个人选也有些棘手,亲戚里想替班的人多的是,到魏妈妈和魏爸爸那儿打听的人也不少,不过魏丽娟以及魏家父母都不想用亲戚。

怕到时候生出事端闹得太难看连亲戚都做不成,于是魏妈妈和魏爸爸就用“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魏丽娟的事儿她夫家那边早就发话了,不许魏家插手。”来搪塞过去了。

这话有人信也有人不信,信的人占了大半,毕竟嫁人了肯定得听婆家的,有些刻薄的婆家甚至能做出让儿媳妇儿把工作让给小叔子的事儿。

少部分人则觉得魏家父母是在推脱,依照两人对女儿的宠爱,肯定不会让魏丽娟在温家受欺负,以至于连自己的工作给谁替班的事儿都做不了主。

这些不相信的人跟魏家父母这边生了分,生不生分的在工作面前不值一提。

更何况是这种关系不亲不近,平时有事儿见不到人,有了好事儿又往前凑的人,两人也没把这些糟心事儿告诉魏丽娟,只说她的工作她自己做主。

魏丽娟从怀孕八个月就开始找人,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关系很好的都有了工作,关系一般的她又信不过。

后来还托到温宁这里,问温宁有没有合适的人选,事关重大温宁当然不会大包大揽,只说帮忙留意一下。

这一拖就拖到了现在,小胖丫都提前报到却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

不止温家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魏妈妈也跟着着急上火。

“这可怎么办呢,替班的人还没找到,眼看着明天就要上班了。”

葛红英把吃饱喝足的小胖丫放到魏丽娟身边,“亲家母你先别急,明天去上班你先帮丽娟请几天假,我们这几天再想想办法。”

温宁想到过年周立勋说过的话,“妈,我这里有个人或许可以。”

温宁说的人是周立勋的搭档罗立国的妹妹,罗立国家最小的妹妹去年定了亲,丈夫是隔壁榕城的,定在今年六月份结婚。

罗立国和妹夫家一起使力已经在榕城找好了关系,说好六月份罗妹妹嫁过去之后就能直接去上班。

罗妹妹去年六月份刚好高中毕业, 好不容易找了份几个月的临时工躲避下乡,眼看今年第一批下乡大军又准备开始了,罗立国正忧心呢。

温宁把罗立国妹妹的情况说出来,葛红英和魏妈妈都是一喜,六月份结婚,而且已经预定好了工作,肯定不会盯着魏丽娟的工作不放。

两人当即同意了,这就是瞌睡了送枕头啊,哪儿有不同意的?

不过葛红英也没有当即答应下来,她要先问过魏丽娟的意见。

待魏丽娟醒来听了点头答应,“宁宁,麻烦你打电话问一下妹夫的战友,看罗家的小姑娘愿不愿意过来?

愿意的话每月工资我只要十五块,糖票和布票归我,其他票都给她。”

魏妈妈也点头,“对,我和老魏帮她在食品厂弄个宿舍,不怕没地方住。”

魏丽娟现在每个月的工资又三十八块六毛五,给罗妹妹二十五块六毛五,这个钱不少了。

扣除吃饭的钱,节约一点每月差不多能攒下二十块呢,一般临时工每月工资只有十几块钱。

罗立国家在隔壁省,离得有些远,说不定人家怕人生地不熟不想来呢。

至于罗立国家在隔壁省,为什么未来妹夫家却在他们省的榕城,还是那句话,部队里的兵来自五湖四海,这个未来妹夫是罗立国手下的兵,也是他给妹妹牵的线。

温宁点头回周家打电话给周立勋,刚好罗立国也在旁边,周立勋按了免提省了传话的功夫。

听了温宁的话,罗立国当即同意,“弟妹这件事儿我们同意了,我替兰花儿谢谢你,我这就打电话让兰花儿搭今晚的火车去找你们,后天就能到。

你放心,时间一到兰花儿就回家,绝对不会发生其他情况。”

罗立国虽然常年待在部队,但并不是对外面的事儿一点都不了解。相反,他对外面的事儿非常了解,因为他有一个话痨弟弟,每次写信给他恨不得连穿什么颜色的裤衩都告诉他。

给人替班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来说是一件美差,工资给多少由工作持有者说了算,一般会给十二到十五块左右,视工资多少而定,而且单位发的福利通通归工作持有者。

有些苛刻一点的,每月工资只给十块八块,就这样排队等着的人都能排成长龙,温宁嫂子开出来的条件是他见过的最好的。有些苛刻一点地,每月工资只给十块八块,而且票据一张都不给。

他弟刚给他写信说家里一个亲戚去城里帮人替班,每个月能拿十块钱,纸上的羡慕跃然而上。

罗立国当然人家肯定是看在温宁的面子上开出这么好的条件,他也知道找人替班,别人最担心的是什么,所以他在电话里安了大家的心。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