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买地建房?

“太爷爷?”

“爷爷奶奶!”

依旧无人回应,妞妞高高翘起地嘴角开始耷拉,不一会就瘪了嘴。

“呜呜呜……,太爷爷,爷爷奶奶,你们在哪儿?”

温宁抱着女儿安慰道,“妞妞,太爷爷和爷爷奶奶他们回去了,爷爷奶奶要上班,以后放假了我们再回去看望他们好不好。”

她就知道孩子会哭泣所以才会吃了饭就带孩子出门,周立勋则开车送老爷子他们去火车站跟段副厂长他们汇合。

小小的人儿不知道爷爷奶奶为什么要回去,不知道为什么要上班就不能在一起了,在温宁怀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哭着哭着就睡着了。

温宁也有些不舍,不过她是成年人了,所以能控制住情绪。

军卡上,老爷子拿着袋子的手攥得紧紧的,妞妞现在应该发现他们不见了吧,不知道她会不会哭。

周厂长和季云心里也不好受,但是他们要上班别无选择。

周立勋沉声道,“爷爷,学校很快就放假了, 放假后我们马上回家。”

他也想开口让爷爷留下来,但是他不能这么自私,老爷子在农村生活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曾孙出生了才说动到龙城借些长久住,之前也花了好长时间才习惯龙城机械厂的生活。

在沪市除了他们一家,老爷子人生地不熟,而且语言也不通,如果把人留在沪市,老爷子肯定不习惯。

周老爷子点头,“对,放假了马上回家。”

他看向窗外,年轻人能挥动翅膀越飞越远是好事儿,他作为老人只能在身后默默支持不能拖年轻人的后腿。

到了火车站,离发车还有半个小时,段副厂长他们已经到了,几个人聚在一起,每个人脚边都放了好几个行李,还贴身背着一个斜挎包,包里装着一些重要物品。

“老爷子,厂长你们来了,哟,你们东西不少啊。”

可不是么,在场的人出来前都带了购物清单,要帮同事、邻居和亲戚买东西,他们行李自然也不少,但是他们的行李远没有周厂长他们的多。

季云笑了笑,“可不是么,我们一家三口人呢,光生活永平就带了不少,再加上帮亲戚朋友采买一些东西,显得就更多了。”

段副厂长他们笑了笑,他们知道里面肯定有温宁给他们买的东西,之前温宁提议说给他们寄回去,不过周厂长他们没同意,说辛苦就辛苦搬上搬下火车这两个点。

到了火车站直接塞上火车,一路到龙城,出了龙城火车站就有机械厂安排司机接他们。

既然老人不同意,温宁也不好佛了他们的意,只叮嘱周立勋要帮忙把行李全都送上火车。

快九点的时候,广播已经发出通知,到站的人已经鱼贯而出,上火车的人也开始排队上车。

季云拿了两个轻便的包裹,一手扶着周老爷子,行李全都靠周立勋和周厂长拿,这个时候周立勋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他一个人拿了大半的行李,只留两个看着大但是分量重的给周厂长。

段副厂长狼狈的在后面包尾,往身上挂了好几个包裹,两只手也没闲着,每一步都十分艰难。

他羡慕地看着周厂长,还是厂长好啊,有个给力的儿子。

把人安顿好,看着火车开走周立勋才开车回学校,回到邯郸路已经快十二点了,他怕吵醒温宁便直接回了学校。

转眼间就来到了12月。

这天,贺凡兴冲冲地跑来找温宁和周立勋。

“嫂子,周哥,我们的机会来了!”

温宁给他倒了一杯水,“先喝口水,别着急。”

贺凡端起杯子吨吨吨灌下,然后继续道,“嫂子,周哥,你们听说了吗,改开了!哈哈哈,我终于可以不上这个班了。”

他虽然出生军人世家,但是对当兵没有什么感觉,当初若不是他溜得快差点被他爸逼着去当兵。

而且他性子跳脱,对于早八晚六的一成不变的工作也十分不适应。之前他也想过这个班不上也罢,拿着这点死工资过着一眼就能望到头的生活,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但是之前一时间也不知道要干什么,所以只能这么得过且过了。

在羊城挣了一笔钱之后,他突然发现原来做生意这么有趣,那一刻他的脑子仿佛突然开窍了一般,对未来有了无限遐想。

温宁想了想道,“我建议你的工作不要放弃,现在事态还不是非常明朗,而且说直白一点,种花家是一个大型的关系社会,没有关系寸步难行。”

贺凡不耐烦地抓了抓脑袋,“我就是最烦这种,什么都要讲人情讲面子。”

不过他知道嫂子说的对,一个人无论站得多高,肯定有一个跟他站的一样高的敌人或者对手,只要自己身上突然有了缺点对方就会毫不犹豫地朝着这个缺点攻击。

除非他能达到所有人都只能仰望的地步,那个时候才是无懈可击的,但是这种谈何容易。

贺凡想到此行的目的,“嫂子,郊外有人要卖地,我们要不要乘着这股东风大干一场?”

温宁也来了兴致,“卖地?确定?”

沪市这个时候就这么大胆了么,上头刚透露出一点改开风声就迫不及待地把地卖了。

贺凡点头,“要价不低,不然早就被人拿下了。”

这是内部消息,外人是不知道的,他得到消息之后就立马过来了,周哥和嫂子是信得过的人,如果两人能合伙做就更好了。

温宁没有盲目答应,“拿到地后你想做什么?”

贺凡嘿嘿一笑,“当然是盖房子,现在房子多紧缺啊,一个屋子住着四代人,转个身的空隙都没有,如果能建成房子对外销售还怕没人买么。”

龙城机械厂家新属楼可是嫂子提议建的,而且嫂子还全程参与其中,对盖房子的事儿肯定不陌生。

温宁没想到贺凡竟然这么有眼光,她记得种花家最早的商品房是在1979年出现的,是沪市的某家公司在市场上首次推出了二十套住宅,并且全部卖给了华侨家属。

如果他们动作快一点,或许能成为取代这个公司成为种花家第一个商品房的开发商。

“干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