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享受最高待遇

柯广元无语地看向他爸,“爸,观棋不语真君子。”他爸这个臭棋篓子人菜瘾还大,他的这个名声已经响彻这一块儿和整个公园了。

平日里那些下棋的老头一看到他就头疼,偏偏他还不自知,一直以为自己打遍天下无敌手,别人是怕了他。

郭明义,“我不是君子,怎么滴,我还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了?广元啊,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

你看看立勋小子,这点他就做得比你好,你得跟他多学习学习。”

柯广元……人家话是不多,但也没接受你的建议,按照你的想法走一步。

看到妻子带着女儿和宁宁下楼,柯广元把象棋一推,“不下了,不下了,该吃饭了。”

把郭明义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周立勋好脾气地把象棋收好,他看了温宁一眼便知道她和时美兰相谈甚欢,每当遇到好事,温宁的嘴角总是不自觉地上扬。

吃了饭,温宁和周立勋便离开了,把空间留给柯惠芬一家子。

第二天,温宁和周立勋按照时美兰提供的地点,准时到达杂志社,这家杂志社占地面积很广有三层楼。

周立勋在一楼的休息室里坐着等温宁,时美兰将温宁引上三楼主编办公室。

时美兰, “李主编,这个就是我说的温宁,温宁这是杂志社的主编李主编,你们聊。”

说完时美兰给两人各倒了一杯茶便离开了。

李主编,“温宁同志快请坐,你是时美兰同志推荐过来的,绘画能力肯定毋庸置疑。

我想问一下你对咱们《儿童时代》这个专栏的了解。”

事实是时美兰已经将温宁闲时画的画拿给他看过了,确实比他们杂志社的绘画师以及跟外面合作的绘画师水平都高。

温宁笑了笑,“那我就班门弄斧说一下自己的一些浅显见解,不到之处请李主编见谅。

我觉得《儿童时代》这个专栏主要是针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旨在给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启迪思想、陶冶情操,培养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优秀人才。

除此之外,杂志社开创这个新专栏除了陶冶情操更重要的是寓教于学和寓教于乐。”

李主紧接着问,“你认为咱们这个《儿童时代》第一期内容应该从哪方面着手?”

温宁自信地说,“现在很多乡下的孩子连公社都没出过,更不用说县、市、省等地方。

我觉得出一期咱们国家各个省市地理环境的期刊内容还是很有必要的。

让孩子们了解咱们祖国的大好河山、民俗风情,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

温宁昨晚稍一想,脑子里想出了许多好点子,但是她不打算一下子全盘托出,所以只讲了其中一个。

李主编听了激动地站起来,这个温宁同志别看年纪不大,但是想法却不俗。

把他们创办这个《儿童时代》专栏的初衷都说对了,甚至还做了升华。

“温宁同志,你这个想法很好、非常好。

不知道你是否愿意加入咱们杂志社,让咱们国家更多的孩子能了解祖国、放眼未来!”

温宁起身自信地笑答,“很荣幸能加入咱们杂志社,我将尽我所能。”

须臾后,温宁又不好意思地问李主编杂志社能否给她提供一些国家人文地理和人文风情等方面的书籍。

不然她一个只到过沪市的桂省龙城人,闭眼就能将全国各地的标志物、人文地理、风俗情况都画出来、写出来,这不是扯蛋么,等着有关部门上门查?

李主编大手一挥,让人把这些书籍资料都找出来,知道温宁过几天要回龙城也不让温宁大老远扛回去,让温宁留个地址,直接给她邮寄回去。

温宁,“麻烦李主编把有关首都的材料先给我,咱们第一期就从人人向往的首都着手,我尽量在这几天把首都部分给做好。”

李主编哪有不答应的,立马让人将首都的资料送来。

“还有一些资料我们这里也没有,不过你别担心,这几天我就让人着手收集,收集好之后立马给你寄过去。”

现在每个城市都有杂志社,他们做杂志社的最不缺的就是关系和资料。

李主编有些遗憾温宁不是沪市人,如果温宁是沪市人,他现在就能拍板让温宁明天正式上班。

想到这个,李主编又叫来了人事部门的负责人,让他给温宁特事特办,享受“编外人员”的待遇,每个月二十四块钱,以后工资按月如期汇给她,每两年涨两块钱的补贴。

这是他们杂志社“编外人员”最高待遇,可见李主编对温宁的重视。

不过温宁也要每月至少出两期内容,而且必须是在月中之前寄往沪市。这样也能给他们一个审核的时间,方便下个月出版。

当然如果温宁能多给他们供稿,每多一份能被采用的稿子就多发六块钱。

温宁干脆利落地答应了,跟着人事部门的负责人去办理好了手续,又多了一份收入。

加上机械厂宣传科干事每月工资有三十六块四毛五分,温宁现在每个月能拿六十块四毛五分钱,心里美滋滋。

下楼的时候,李主编亲自把温宁送了下去,时美兰看了惊奇不已,她在杂志社做了十几年,还是第一次看到李主编这么重视一个人。

时美兰在心里对温宁的看重又拔高了好几个台阶,没准婆婆这个小徒弟还是她事业前进的一大助力呢。

“时美兰同志,以后就由你亲自跟温宁同志对接,温宁同志是个有想法有大爱的好同志,我相信有了她的加入,咱们这个《儿童时代》一定能大放异彩,蒸蒸日上。”

时美兰满脸笑意,“主编您放心,撇开杂志社同事这层身份不谈,温宁同志跟我家关系匪浅,就是不聊工作,我们平时也会时常联系。”

李主编闻言更开心了,关系匪浅好啊,这样其他杂志社要去挖人的时候,温宁同志就不会轻易心动了。

又闲聊了两句,李主编就上楼办公去了,温宁和时美兰道别之后便和周立勋回招待所。

回到招待所,温宁兴奋地跟周立勋说起她成了杂志社“编外人员”且享受“编外人员”最高待遇的事。

周立勋自豪地看着温宁,他的宁宁一直都很优秀。

分享完,温宁无情地把周立勋推出门。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