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00章 祖宗之法不可废

坐轿之风一泛滥,很快就传到了大明境内。

人总是很容易就接受了外来事物的。

比如大清那喊上官“父亲”的“大人”称呼。

也逐渐开始在大明流传起来。

只是,还仅仅限于相熟官员之间的打趣罢了……

坐轿之风也是这样,很快传到了大明境内。

并且,迅速被官员们接受了。

毕竟,相对于坐的屁股疼的马;颠得人想吐的车;售价高昂还跑不了长途的蒸汽车……

轿子多舒服啊!

最关键的是——让人抬着的轿子,之前可是超级大佬,才能享受的交通工具!新笔趣阁

没看到就连张居正张相公的轿子,都是陛下赏赐的嘛!

实际上洪武皇帝时期,就严格规定了坐轿制度。

“洪武六年规定:轿子只能妇女、老年的官员,或者有残疾的官员所使用,平民百姓也是如此,其他正常人,只能以马或车,作为代步工具。

新娘除外。”

到了景泰朝,在于谦的主政下,这个号召文武官吏向武的政策,几乎被全部废黜。

那时候,几乎坐轿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选项……

朱祁镇再次登基,才有所收敛。

朱见深继位后,再次恢复了洪武皇帝时期的严格制度。

就算到了万历时期,在古画中,依旧保留了洪武皇帝的制度。

然而,隔壁的大清,不但人人坐轿,坐轿更是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有道是——“见样学样,屁股里夹个鞋样!”

见到隔壁官员坐轿,一时间,乘坐轿子,迅速成为了大明的潮流。

就连汉都这个天子脚下,也不乏乘坐轿子出行者。

那一段时间,大明轿子的售卖数量,暴翻数倍。

购买者,大都是文官。

但是,也有开始朝着武将蔓延的态势。

朱由检得知之后,当即怒了。

尼玛!

蒸汽车都给你们鼓捣出来了!

你们还要坐轿?

除了会助长奢侈安逸之风外……

老子的蒸汽机车——卖给谁去?

最关键的是——内燃机已经出现了,汽车的更新换代,必然会越来越快!

库房里那么多蒸汽机车,不赶紧拿出去换钱,难道真的要丢进熔炉不成?

薅豪绅小金库的轿车,卖不出去,那多心疼啊!

于是——

大明永盛皇帝陛下,颁布了措辞严厉的诏书:

“向武之风,乃是太祖祖制。

朕再次重申:

不分文武大臣,不分官员吏员,一律不得坐轿!

身体无恙、五十岁以下者,不分武将、文官,必须皆会骑马!

凡大明官吏,不会骑马者,限期半月,练习骑术。

过后依旧不会者,免职!

老人、身体有痒者,不在此列,可乘车而行,但禁绝坐轿。

民间乡绅,严禁坐轿!

永盛二年元旦起,不分官吏,再有坐轿者,罢免一切职务,子孙两代,不得选为官吏。

此外,凤冠霞帔、坐轿嫁夫,乃是大明孝慈高皇后(马皇后),赐予我汉家儿郎之天恩。

祖宗之法,不可废。

故此,本规定特例:婚丧等红白喜事、民间习俗、乐鼓班子除外。”

这个杀气腾腾、影响后代仕途的规定一出,坐轿之风,瞬间烟消云散。

朱由检的蒸汽机车,销量也迎来了上涨。

在这个国家大政策的影响下,原本一月销量只有几十台的民生牌蒸汽机车,成功突破了两百台。

并且,已经稳在了每月最低销售180台以上的数据上。

而朱由检,已经将自己未来的小舅子丁伟,调任大明皇家第一汽车厂,担任厂长。

第一汽车厂的动力,就会采取内燃机驱动了。

当然,这时候汽油机还是拿不出来的。

毕竟,火花塞在这个时代,还是个大难题。

但是,柴油动力,已经逐步成熟。

科技越来越先进,随之而来的,就是安防也要做出了相应的改变。

若是有人在车内藏了枪炮,乘着上朝的时候,对着金銮殿来上一炮,那可就糟了。

因此,借着整顿坐轿的这件事,朱由检趁机推出了新的制度。

原本各级官署,马夫、厨子等仆役,也就是“役夫”花销,都是官员俸禄内的。

或者说,皇帝发给官员的俸禄,实际上是包含了这些辅助人员的工资的。

这么一来,管理上是省事了。

然而,却会出现公私不明的现象。

毕竟,朝廷真金白银掏了钱,官员朝下发的时候,可不会说是朝廷给的!

他们只会说是自己给的!

朝廷出了钱,却帮着官员培养了心腹。

就好像辽东兵……

谁特娘认朝廷?

于是,朱由检索性直接设立制度——今后这些辅助人员,都在吏员的编制内。

他们的工资,会和官吏一样,统一打入皇家银行的个人账号内。

不单单是这些昔日的“役夫”

而经由银行发放工资,不单单会杜绝被文官“照例漂没”——更重要的却是收拾人心!

银行的冠名,就是“大明皇家”!

试想一下,每当你领工资的时候,都会看到这四个字,你的内心里,是感激皇帝啊?还是感激上官呢?

这一步操作,等于朱由检在官员身边,安插了无数双锦衣卫预备役……

这一点,就和朱由检对军队军饷制度的改变,是一个道理!

他早就开始在军中推动“军票”制度。

军队的饷银,分为两部分:

六成汇入个人账户,这一部分,在军卒退伍后,统一回到汉都核销军籍时,在汉都皇家银行支取。

四成按月,发到士卒手中,作为日常开支。

军中不发真金白银,一切开支,以印刷出来的“军票”为主。

就连军队的采买,也是支付的军票。

和宝钞不一样,军票拿到了银行,是见票即兑的。

这个规定,使得今日的市面上,军票成为了比银元更为抢手的紧俏物资。

替皇帝掌管着国家钱袋子的户部尚书倪元璐,有过统计:

而今已经发行了的八千万银元的军票,已经兑付了的,只有三千六百多万。

还不到一半!

余下的这四千多万呢?

都在百姓手中……

准确的说法,都在做生意的商贾手中!

《出警入跸图》中的四轮马车,再有说中国没有四轮马车的,就拿这幅图去怼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