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这双手,沾满了鲜血

郎奇心底冰凉。

皇帝这一手“徐徐图之”一出,大明保留招牌,涅槃重生的最后机会很可能已经失去了。

等这位半文盲但足够聪明的皇帝一死,他的继承人就会驾驶着大明这辆快散架的破车,猛踩油门,无可阻挡地冲向深渊。

郎奇仿佛看到,历史的大舞台,已经向大明重重地关上了大门。

难道自己熟知历史走向,苦心孤诣,在扶桑卧薪尝胆十年,还是挽救不了这间破房子的倒掉?

自己个人的力量还是太弱,阻挡不了大势,该走的,很可能终究无法挽留。

不过,哼哼,该来的,我却一定要想办法赶走。

杀人比救人简单得多。

救垂死的大明很困难,杀杀杀,搞死即将崛起的后金却相对容易。

大明自己可能救不了,老百姓却不该死,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留发不留头的事情,一定要阻止。

而且,万一,万一因为自己的乱入,皇帝没有乱吃金丹,没有掉进水里,没有感染风寒,寿命变长了呢?

反正大明这边自己已经尽力了,自己就是愿意割了在皇帝身边当太监,也阻止不了皇帝作死,追求长生吃金丹。

下面就开始实施替大明挡住后金的B计划了。

郎奇继续躬身,“陛下厚爱,臣感激不尽。

不过臣不懂八股,这进士出身受之有愧。

臣也不是工科生,不会造蒸汽机,这工部主事,臣当了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即使臣懂工业,这工业化啊,也不是臣一个人能推动的。

工业化,靠的不仅仅是蒸汽机的奇思妙想,还要靠国策的倾斜,不断的以海量投资引导。

只要朝廷重视,投足够的钱,我大明一定不缺能造出蒸汽机的聪明人。

这玩意是要在赋税改革以后,国家有了钱,统治稳固之后才能搞的。

臣思来想去,有一个适合臣发挥的地方——蒙古。

现在林丹汗暂时替朝廷挡住了后金人,可是这个塞外蛮夷头脑简单,蒙古诸部落分崩离析,迟早是干不过后金的。

一旦林丹汗完蛋,后金能绕过关宁防线,从宣府、喜峰口入寇,京城危矣。

因此臣想跟陛下讨一个差事,最好有個锦衣卫的身份,代表朝廷,去察哈尔监督林丹汗。

帮他整合力量,对抗后金,将后金挡在长城之外。

臣争取尽量地利用蒙古消耗后金,给陛下整合朝廷争取时间。”

天启皇帝龙颜大悦。

什么叫真正的忠臣?这就是。

不当舒服有地位的中枢京官,愿意去苦寒的塞外遭罪。

这还不说,自己一时爱才,要让他当文官。

这玩意要内阁通过才行,操作起来难免麻烦无比。

锦衣卫是天子亲军,任命就是自己一句话的事。

不给朕找麻烦,这郎奇真是太懂事了。

皇帝咳嗽了一声,“来人,拟旨。

封郎奇为锦衣卫百户,赐飞鱼服,持节赴察哈尔,监督朝廷春秋两赐和市赏使用情况,便宜行事,钦此。”

圣旨一式三份,一份郎奇拿走,一份宫中存档,一份抄送内阁。

郎奇跪接了圣旨,“臣告退。”

“回来!”

嗯?

“爱卿你是不是忘了,你是以倭国遣唐使的身份来见朕的?

咱们君臣相得,朕顺手就把你替倭国幕府办的差事应了。

他们是不是想求封啊,小事,封日本国王,赐金印啥的,简单。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