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隐居山林远尘俗

出小亭山第十日,李天宝路遇茶摊,停脚歇息。

此处距离小亭山已有数百里,想必那一窝黄皮妖即便再记仇,也很难找过来,应该是安稳了。

虽已过年关半月有余,但天气依旧寒冷,茶摊人稀,除了李天宝外就只有一樵夫歇脚,与李天宝对视一笑,各自饮茶,也没攀谈之意。

喝完茶,李天宝付了茶钱,问清附近村县所在,策马而去。

附近有深山,他打算就在这附近山中隐居修炼,不过在此之前需得采购一番物资,另外,得将这一匹马卖掉。

毕竟山中也用不上马,到时候专注修行,又哪里顾得上它?

倒不如寻个好人家卖掉,也算是给这良驹寻个归属。

不时,前面路途坦荡,见一城池,倒似锦绣城那般繁华,只是底层百姓之苦都是一般无二,皆是辛苦劳作,或为一日吃食,或为铜钱两支。

入城后寻一集市,写一木牌,标明售骏马一匹,童叟无欺。

很快引众人围观,皆因此处卖什么的都有,偏偏售马者寥寥,更不用说李天宝这一匹高头大马,一看就知道不凡。

有人询价,李天宝报五十两,皆咂舌而去,拂袖时嚷吵太贵,一连数人都是如此。李天宝正琢磨要不降价时,一锦衣着身腰悬长剑的公子走来,只是看了看,便道:“好马,五十两,我要了!”

“公子识货!”李天宝夸赞一句。

一看就是世家子弟,不光眼光好,手头也是阔绰的很。

对面锦衣公子只是笑笑,也没多言,一手交钱一手递缰,买卖做的干脆利落。

待那锦衣公子牵马离去,旁边都有人在啧啧称奇,有人说那人有钱烧的,一匹马怎可能那么贵,也有人说你懂个屁,虽说咱们不懂马,但齐家的公子肯定是懂的,不可能白往外扔钱。

如此,李天宝知晓这‘依山郡’中有一个齐家,武林世家,也有钱,所以出手才那般阔绰。除了齐家,此处还有一些小的武林门派。

算上之前夏凝霜给的,加上卖马得的这五十两,李天宝如今手里也阔绰许多,既要潜心修炼一段日子,自然得准备一些东西。

眼下他走的是‘古韵取灵’这一条路子,那收集一些古玩字画,珍奇异宝肯定是需要的,此外,李天宝在蓄灵这件事上,并不打算一条道走到黑,从小亭山黍道人石室当中得到的《识草问药》和《丹道小论》也是一条途径,待会儿就去这依山郡中药铺看看,若有现成的药材,直接买了回去炼丹。

于是李天宝揣着银子一路打听,只是刚走出去没多久,便被几个泼皮堵在巷中。

显然市集当中得五十两这件事,被人盯上了。

泼皮仗着人多,一言不合就动手,只是他们出门没看黄历,招惹李天宝的下场可想而知,不一会儿,躺了一地,还有一個被掐着脖颈,哭丧着脸被拽出了巷子。

“爷爷,古董店我熟,我带您去,您手轻点……轻点……”

被擒住的泼皮苦水倒流,只是这时候后悔也晚了,老老实实引着李天宝到一家‘古韵斋’的店前。

“爷爷,这是城中最大的古董店,也可典当,您看……”

“你有事?”李天宝问他,泼皮赶忙摇头。

“那就跟我进去。”李天宝用手指在对方脖子上轻轻捏了捏,后者就疼的额头冒汗,心中骇然的同时,直接断了跑路或者报仇的念头。

入内,无客,只有柜上一老者拨弄着算盘,见有客,笑迎之。

李天宝也不废话,说要看看古玩字画,有名的典籍,无名的残本。

对他来说,价钱不重要,是不是大家孤品也无所谓,重点是灵蕴,而有没有灵蕴,他专修功法,一看便知,遇难断的,伸手一摸也能知晓。

开铺做买卖讲究眼力价,柜上老者听言观行,又见本地最大的泼皮和孙子一样在旁点头哈腰,当下明了。

于是叫伙计沏好茶,同时取来几样东西。

“这是店中珍品,画圣余朗的《紫气东来图》。”掌柜取一古画小心展开,所见山岳在下,云雾在上,朝阳于顶,紫气贯穿。

李天宝只一眼,摇头:“不成!”

“再看此印,古玉雕琢,乃诗仙人杜柏早年名印,甚是珍贵……”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