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 章 无华子说官二

品评主要有三个内容:

家室:即簿世,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

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品德评语。

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本来是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却变成了世家门阀控制国家的利器。

寒门、士族都是指地方和区域内的大家族,平民百姓又一次被拒之门外了,没有一点点机会。

科举制和察举制的区别就是一个是“科”一个是“察”,同样是推举人才,从考察变成了考试,国家统一选拔。

一个制度的改变需要社会的大变革,而科举制的变革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异族入侵-五胡乱华。

等到隋帝国一统天下之时,世家门阀的力量已经被大大的削弱,而隋二代杨广对盘踞地方的门阀仍然如鲠在喉,他决定将权柄分享给寒门来制衡世家大族。

当然科举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从隋唐慢慢发展到明清时期最终定型,也就是在明朝,备受后世诟病的“八股文”最终成型,也成了科举路上最重要的取士标准。

第一关是参加县试,主考官是知县,大多数县太爷都是科道场上过来人,水平自然不低,县试取中便取得童生的身份,可以参加府试,县试第一名叫案首。

第二关是参加府试,府试主考官是本地知府,府试过关,才有机会参加院试,这里有个小潜规则,一般各县案首只要不犯忌讳,基本上是保中的,第一名也叫案首。

第三关是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考试地点还在本府,取中就是秀才,也叫生员,漫漫科道之路,可以算是踏了进去,当然潜规则还在,府试案首也是保送,而院试第一名,还叫案首。

取的秀才身份,就可以明正光大称作读书人了,穿制服、见官不拜、免税、国家给予粮食等,当然随着生员越来越多,又划分了廪生、增生、附生,只有廪生有完全的权益,排在后面的只能通过府、县的教谕考核往上爬了。

第四关就是乡试,乡试算得上国家的抡才大典了,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会举行,主考官由中央派遣,时间是秋天,所以又叫秋闱,取中就是举人老爷。再往上科举之路不顺的话可以等省里安排些八九品的小官做做了,起步正科级。而乡试第一名就叫解元。

第五关是会试,同样每三年一次,在乡试次年春天举行,因此又叫春闱,在京城由礼部主持,取中就是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其实对于不求上进的人来说,科举之路到此就可以不用再努力了,因为下一步的殿试是只排名不淘汰,不犯忌讳最次也能捞一个同进士出身了。

会试结束,直接等着殿试即可,殿试在皇宫保和殿举行的考试,由皇帝亲自主持,所有考生都是天子门生。

最后一关就是殿试,这时八股文那一套就已经没用了,十年寒窗让你走到这一步,后面就看个人胸中到底有多少经纶了。

殿试只考策论!

所谓策论也就是皇帝陛下向各位问策了。

考完了排排队

一甲三人: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地”。

二甲若干,约占三分之一,赐“进士出身”,第一名叫传胪。

剩下的都是三甲,占大多数,赐“同进士出身”,顾名思义,就是你跟进士出身一样的身份,强调一下,倒是显得比别人矮一截。

从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广收门徒开始到隋炀帝杨广建立科举制度,权力基本上是沿着贵族—世家门阀—寒门传递,处于最底层的平民百姓终于看到了曙光。

如今步入了现代社会,官员的选拔制度也是在前制之上进行了改良,科举科举,不就是考试选拔么!

以铜为镜,可正衣冠。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

无华子瞧着这帮老梆菜,心里莫名的来气,当今如此盛世,不想着如何能让民安民福,净他妈琢磨什么人情世故,www.youxs.org。没他妈这些,你就办不成事,设置层层阻挠,世家门阀的苗头又现。

“喝……”,吐,t什么玩意儿一帮蛀虫!

当然,无华子的气愤不是因为眼前的这些老人,政令是好的,可他妈总有歪嘴和尚逮一个又冒二个。跟野耗子似的一茬又一茬,总清不干净。

无华子仰天长叹:卧槽!管这些干嘛?我退休了呀!调戏老太太才是我现在主要工作,啊呸!什么调戏老太太!欣赏美女才对!

众老者面面相觑,“老神仙这是怎么了?几十年未见虽说风采依旧,但这精神方面……”

不可能!不可能!老神仙怎会得精神病呢!古城的事还得老神仙出手才行,如今712的人全去了尧台的古井之中,音信全无,古城的凶案也非常人可处理的了。

其中一位梁姓老者开口道:无华子老神仙,古城的事您老可曾知晓,如今民间传的厉害说那地方镇压着的凶魔即将要破封而出,闹得人心惶惶,您老恐怕得去一趟!

无华子翻翻白眼儿,“你是梁洪那老儿的狗儿子,你算老几敢支派老夫?当年你爹说话都得跪着,你什么玩意!切!”

“老神仙要以大局为重啊”!

无华子怒道:大局,大你奶奶个腿!老子前天退休了,有事找我那不成器的徒弟吧!

无华子身形一晃,便没影了,来到京都最好的饭店“来凤楼”,在后院找到了正洗碗的黄皮子,如今这黄皮子一幅老者形象,就是有点邋遢,也不知无华子用了什么法子,总之黄皮子现在大活人能吃能喝,还能表演“胸口碎大石,赤身滚钉板,银枪刺喉”等一系列硬功夫。

黄皮子现在叫黄老邪,黄老邪表演“才艺”,无华子收钱,挣一个俩人能花仨,吃饭必去大饭店,饭钱不够,洗碗来凑。洗澡去洗浴中心,又洗又按,出门钱不够,给人搓澡打杂顶帐。

“老邪,走了”!

碗没洗完呢?跑了会影响咱名声。黄老邪正气的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