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她又不是圣母

说起往事,也是挺让人唏嘘的。

当初白玉娇最早返城,石玉芳和杨同云互相鼓励,一起考上了京都的大学,虽然学校不是啥名校,从此也是走上了人生另外一条道路。

知青点上,葛红娟也没有参加高考,而是紧紧抓着单知程,在单知程考上京大后,成功跟着进了京都。

只有张爱华,本来也就读了初中,没心思去学习,仗着自己手工好,做出来的东西悄咪咪拿去能卖不少钱,一门心思就钻在了这里头,然后跟另外一个村的知青尚泽谈了恋爱。

尚泽也有自知之明,没有去考学,不过他家里钻了门路,把他弄回了城。

尚泽那个时候跟张爱华已经谈婚论嫁了,求爷爷告奶奶的,把张爱华一起也弄了回来。

尚泽顶了他爸的班,去了酱油厂上班,张爱华虽然跟着来了县城,却是没有工作,成了半边户,一开始没少受婆家的白眼儿。

好在张爱华自己也有手艺,跟尚泽结婚以后,就在家里接单做裁缝。

一开始还有些偷偷摸摸,随着改革的春风吹进内陆,张爱华干脆在外面租了个门面开起了裁缝店,收入比在酱油厂上班的尚泽要高多了。

大概正是因为如此,婆婆向兰花更加看她不顺眼,天天撺掇着儿子尚泽要管住婆娘,免得她在外面借着做生意跟那些男人眉来眼去地笑,招蜂引蝶的。buhe.org 非凡小说网

尚泽跟张爱华感情好,但是耳朵也软,听到亲妈说那些话,转过头来教育张爱华,没少让她生一肚子闲气。

像今天,张爱华避着人过来医院这边找张大夫看病,婆婆向兰花也不知道听了谁嚼舌头,说她是去会野男人了。

向兰花硬是把还在上班的儿子尚泽喊了过来,追上了她。

其实她这趟悄悄过来,是因为结婚几年,她和尚泽还没有孩子。

婆婆向兰花已经有事没事要刺两句,说她是不会下蛋的母鸡。

张爱华其实去医院检查过身体,她身体没毛病。

让尚泽也去检查,尚泽说他一个大男人哪儿哪儿都好好的,去检查不是让人嚼舌头吗?没这个必要。

所以,多次打听到张大夫这个人有本事后,张爱华还是又过来一趟,想让中医给把把脉,看看身体到底有哪儿不对的,该治的还是得赶紧治。

恰好张爱华遇到了顾庭,得知白玉

娇现在在县医院,跟他多说了几句,向兰花就带着尚泽冲了过来……

虽然后面在顾庭放了狠话后,尚泽也安慰张爱华说,自己是相信她的,只是他妈硬扯着他过来,他不好不来。

张爱华点点头,已经不想说什么了。

这事儿,怎么说呢,就两个字,心累。

哪怕她和尚泽还有感情,被婆家这么几年折腾来折腾去的,这感情也被折腾得快没了……

张爱华握着白玉娇的手苦笑:“我这日子,过得鸡毛蒜皮的事太多,也没什么心思给你们写信。”

“对了,之前碰到你老公,他只说你过来这边办些事,怎么就搞到住院了呢?”

白玉娇还没开口,病房的门就再次被敲响,韩露莎和杨大妮一起挤进来,看到白玉娇好端端地坐在床上,立即眼泪汪汪地扑了过去。

“玉娇!”

“白姐姐!”

白玉娇连忙应声:“别哭别哭,我没事了。”

韩露莎抹着眼泪又哭又笑:“你没事真是太好了!我就说是徐招弟那个坏胚子推你下水的,徐招弟还死活不承认……”

杨大妮更是一脸愧疚:“白姐姐,徐招弟恨的是我,你是被她迁怒了。”

白玉娇摆摆手:“不关你的事,徐招弟就是个疯子。”

杨大妮难过地摇头:“要不是我提议先到我们村这边来修希望小学,你也不会遇上徐招弟,就不会……”

白玉娇笑着拍了拍杨大妮:“放心,你白姐姐我福大命大,这不是好好的吗?”

三个人一阵寒暄,在一边的张爱华也搞清楚了白玉娇过来是什么事,忍不住一阵感慨:“玉娇,你还是这么心善。”

“以前在村里的时候,你就悄悄顾着牛棚里的那些人,现在有钱了,又做这些大善事,这次大难不死,以后肯定有大福报的。”

韩露莎吸了吸鼻子,心里还有些恨恨的:“本来是给他们做好事来着,没想到那个地方的人,真是、真是穷山恶水出刁民!”

村长徐明灯看不起女性,还想可着劲儿薅羊毛就不说了,徐招弟自己过得不好,就把仇恨投到过得好的人身上。

这世上过得比徐招弟好的人多了去,是不是有机会,徐招弟都会下手?

害人也不利己,就是因为心里那些不满,这种人真是不可理喻的疯子!

徐招弟虽然被公安逮捕走

了,可是一想到那个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地方,和那些让人心底生厌的人,韩露莎就觉得心里不得劲儿:“玉娇,现在你还是打算按原计划,在那里建希望小学吗?”

白玉娇叹了口气:“希望小学是肯定要建的,不过,到底建在哪里,我还需要重要斟酌斟酌。”

她又不是圣母,被人差点害了命,还要啥也不计较地继续给那人的家乡去造福。

听明白了来龙去脉的张爱华有些腼腆地开了口:“玉娇,如果你还愿意继续做这善事的话,我给你推荐个地方。”

白玉娇点点头:“爱华姐,你说。”

“也是这县里管辖的地方,是另外一个乡,叫做光明乡。下面有几个村子在高山区,那些山民特别穷。”

“那几个村的孩子不管男孩女孩都挺争气的,因为家里太穷,家里供不上才不得已辍学……”

张爱华之所以知道得这么清楚,还得从帮助她开店的县妇联主席洪香荷说起。

张爱华一个女同志搞个体工商户,遇到的困难比男同志要多很多。

听人说妇联支持妇女同志,张爱华就找上了县妇联,也认识了县妇联主席洪香荷。

洪香荷听张爱华说了情况后,又实地看了张爱华的裁缝店后,立即帮她协调联络了不少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张爱华的生意才做起了色。

洪香荷就是光明乡高山区的一个村子里走出来的,对村子里的孩子们也格外关注。

听说张爱华的裁缝铺里想招学徒,还专门带了老家几个小姑娘过来,让张爱华从里面挑选。

张爱华选人,不仅要看人合不合适,还要看看对方家里是个什么情况。

不然碰上那种家里夹缠不清的,平白会惹麻烦。

洪香荷陪着张爱华去了那两个小姑娘家里看情况,张爱华这才发现,那几个村子实在是太穷了。

也许是因为有洪香荷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在,山民们大都有些骨气,不拘男孩女孩,只要能读得书,家里人勒紧裤腰带,咬着牙也要把孩子供出来。

跟韩露莎说的那个什么野板村相比,光明乡的这几个村子可就好太多了,那觉悟,高得可不是一点半点,而是甩了人家几条街。

听完张爱华的介绍,白玉娇当场就定下了:“那行,等我出院,就去你说的那几个村子看看。”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