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混一 之第五章 建文肥宅

陈士举看着赵大人消失在门口,才坐回椅中,长出一口气。心到:好险,差点说出来,这燕王造反的事情老子心里清楚的很。现在可不能说出来。这赵大人确实很了不起啊。看似随便拉拉家常,轻描淡写一句话就转到这上面来。害我差点说漏了嘴。奶奶的,以后一定要小心了。

陈士举在这兵部混的这段时间,除了练字,其它还学的了一样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万事不说破!

要说这点他倒是抓住了古人做事的精髓了。看破不说破,这一点尤为重要。

就拿刚刚赵侍郎的那个问题来说吧,建文初年削藩是国策,而所有藩王中就数燕王朱棣的实力最强。在干掉了其它几个无足轻重的藩王以后,朝廷肯定会集中所有的力量对付燕王,这个在当时的南京朝廷中人所皆知,只是谁都不敢把这个事情说出而已。

这倒也是明哲保身的办法,大家都知道太祖的几个儿子里面就是燕王朱棣和太祖最像。文治武功不说,还长期留守北方,在抵抗蒙古人的第一线,兵强马壮,手下猛将如云。

如果你在南京天天嚷嚷着要削他的藩王,回头他就带兵打到南京来削了你的头。

所以燕王这削藩的事情也就只有建文帝和他手下几个最重要的大臣们敢拿出来说说。buhe.org 非凡小说网

所以这南京兵部车架司正六品主事陈士举陈大人也不敢明说这事儿。但是又不能不说,或者推说不知道。这上官垂询的时候要敢这样说那叫作巧言令色。

不过这手指向上一指,真可以说是神来之笔,完美的解决了这一个难题。

北者方位为上,在洪武年间太祖命人所制的大明混一图中,北平的方位就在地图的上方,燕王就受封于此。

那陈士举的意思就是说朝廷目前要解决北方燕王的问题。但是如果明说了就有风险,会被人抓住把柄。

这向上一指也可以解释为世道民心,天人合一。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新君初立,难道不正是顺民心,合天道的时候吗?

这正是贵如一默,以不变应万变,万全之策也。

看来这段时间陈大人在兵部真的没有白混啊。

建文元年,春四月。

兵部侍郎赵国栋赵大人乘坐一顶四台小轿,由一个贴身家人陪同着正在南京城中赶路。

那时亥时将近,街上已没有了行人,大街两侧的酒肆饭庄早已打烊上板。

本来按照赵大人的身份,他出门可不是这个排场的,正三品的兵部侍郎,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副部长。怎么能这样轻装简从的就出来。更何况是在将近午夜的时分。

如前所述,建文元年,因为削藩的事情,再加上新君初立,世道上不是很太平。五城兵马司增派了巡夜的兵丁。赵大人的小轿正走着,迎面就碰上了。

“来者何人?不顾禁街令星夜出门,就不怕法度森严吗?”领头的长官勒马在街角站定喝到。

看服色那领头的长官是五城兵马司的一位副都指挥,今夜正带队巡街。

五城兵马司设置于明初,设都指挥、副都指挥、知事,负责京城治安,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及囚犯、火禁之事。由兵部管

(本章未完,请翻页)

辖,副都指挥官居六品。正是他赵大人该管。

要这事搁到平时,侍郎大人只需要升起轿帘,露一下脸,对面立刻就会下马跪送。可今夜侍郎大人微服简从,自是不想暴露了自己的行藏。

“拿这个给带队的长官看。”赵大人从轿帘的一角将一块腰牌交给贴身家人。真的是脸都没有露。

家人捧着腰牌过去,那副都指挥只看了一眼腰牌,都不敢接过手上来。慌忙滚落马下。垂手低头让到街边。目送着这顶小轿远离。

半个时辰后,一顶四台小轿穿过南京城的夜色,静悄悄的进入一座附院中。

这是一座不大的府院,沉沉的夜色像一头怪兽般黑漆漆的压下来。所以看不清附门之上的牌匾。

更何况小轿没有走正门,而是穿偏门而入。进入偏门后赵大人即刻下的轿来。

今天他没有着官服,而是一袭便装,外套着一身黑袍,宽大的帽子兜住了头脑。

轿夫和那名贴身的家人都在偏门旁边等候,赵大人独自穿过回廊,进得二堂来。

二堂上早有府中一名老仆等候,带着赵大人再穿过二堂,继续往里面走,来到后花园中。

此时正值午夜,赵大人静静的站立在花园中间,院子的东西两边厢房黑漆漆的没有烛火。只正房中有一盏孤烛,浑浑噩噩的也不甚明亮。

老仆上的前去,轻轻的拍了拍门帘道:“公子,赵大人到了。”

“有请。”屋里一个声音说道,说话声音并不大,话音中还透露着一丝慵懒。

老仆小心翼翼的掀起了门帘。赵大人躬身进的门来。

在堂中昏暗的烛光下,只见一人侧卧在罗汉床上。见到赵大人进的门来,起身迎了过来,此人约莫二十来岁,身体肥胖,故看起来动作不太利落。

赵大人眼见那人晃晃悠悠的走过来,忙上前两步,扶着他在椅上坐定,口中道:“世子近来可好,无奈时局日紧,不得已深夜打扰。”

“赵大人客气了,我身处这嫌疑之地,全仰仗你的照顾。要不是有你们在,我早就被下到大狱之中了。”

那年轻人继续道:“你一路过来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吧,二弟和三弟近来也是足不出府。最近我府外也不清净。”

“世子权且放宽心,一路过来只遇见了五城兵马司的人,被我用腰牌吓退,我没有露面。世子还是那老习惯,嗜书如命。”在旁边的几案上,摆满的书卷。

“可是父王不太喜欢我这样。”青年的脸色似乎有些落寞,顺手拿起一本书来,轻轻的抚平书页上的褶皱。

那赵大人见世子如此说,顿了一顿,心里转了一轮,没有接着他的话头。

“此次下官来就是和世子商量北归之事。眼下上意似乎有所松动,但齐大人前几日的奏章上还是极力说服皇上,说什么不能纵虎归山。下官怕万一皇上心意已动。那么北归只事就。。。。。。”

“眼下兵危势急,我在此多留一日,如果能为父王多争取一些时日,那也是好的。”世子平静的打断了赵大人的话。继续有条不紊的整理着几案上的书卷。

“南来之时,我带来的那一班护卫,我都安排妥当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现在全在府中各个要冲,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我看齐泰大人五城兵马司的人也没有那么容易进来的。”

“戒备是必要的,不过也到不了那个地步,下官无论如何也要保护世子北归,以不负王爷的托付。”听到世子的这番话,那赵大人的额头也微微见了汗。卷起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说道:“办法下官倒是想了一个,近日兵部进得一个捐官的六品主事,是个富家子弟,下官仔细查过他,在他府上也布了眼线,似乎是没有什么背景,完全可以为我们所用。我设法让他主管兵部车架司,世子你也知道,那个位置上但凡涉及轮输转运,车马驿站的事情,会方便不少。”

“下官今天对此人略微试探了一番。似乎他也对当下的局势有所了解。接下来下官就准备安排此事。”

“赵大人真是深谋远虑,一切都劳你费心了。”世子慢慢的从椅中站起来,在堂中踱步。“我两个弟弟的事情,也希望赵大人多加思虑,父王对我这两个弟弟也极是倚重。”

“世子可真是宅心仁厚,若是二公子和三公子知道了,定会惭愧的。。。。。。”赵大人此话还未说完,就被世子一抬手阻住了。

“赵大人此话无需再讲。眼下父王朝不保夕,时局如此艰难,我们更要精诚团结。我两个弟弟熟知军事,骁勇善战。非我能比。如此次得脱北归,必定会对父王有极大的帮助。”

世子在堂中走得几圈后,似是有些疲倦,就又坐回椅中。

眼前这位世子即是燕王朱棣的长子,就是后来的明仁宗朱高炽。这位世子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但身形较胖,导致身体孱弱。

洪武二十八年,在太祖的授意下,燕王立其为燕世子。那就说以后燕王这个位置如不出意外就是他朱高炽来坐了。

这下他的两个弟弟可就有些想法了。争王夺位,古今无不同。更何况他这两个弟弟都不似他,能征善战,外加武艺高强,精通骑射。

其实燕王更喜欢这两个弟弟。毕竟父亲都喜欢更像自己的孩子。

但是这个世子是太祖亲自指定的。外加又是嫡长子。长幼有序,那可乱不的。

按照现在的标准来看,世子就是一个宅男,喜静恶动,尤好读书。喜欢和一帮文臣在一起研究经典。完全可称的上是建文肥宅。外加世子性情平和,待人忠厚,朝中的诸班文臣对其拥戴有加。

这赵大人就是其中之一。常秘密的来世子府中。

毕竟外臣与世子交往过密乃是嫌疑之事。更何况眼下朝廷上正要对燕王动手。燕王三子本就在南京作为质子。赵大人更是小心翼翼。

一番商议后,眼见天色不早,赵大人起身告辞。

“下官这就回去了,北归之事请世子放心,这几日我就安排妥当。”说完就起身退出堂来。世子要送他出的堂来。却被赵大人拦下。还是由那老仆领着出来。

赵大人进世子府中之时是将近午夜时分,而离开之时已是丑末寅初,月转扶桑。

在世子府的偏门上的轿来,一行人刚刚出了门,没走几步,忽然前面街面上闪出四条黑影,拦住了赵大人一行的去路。

(本章完)

.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