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后续

打下了勃固城,活捉了东吁王,按说直接灭了东吁也无可厚非。但是考虑到治理的问题,东吁的地盘实在有点大,而且民族成分复杂,所以,最后张振东他们还是决定保留东吁的王室统治。他们对东吁王说了,只要你乖乖地听话,就不会消灭东吁的统治,而且,如果表现好的话,说不定还会有好处!东吁王表示,反正已经被彻底击败了,你说咋地就咋地,惟命是从,只是真拿不出那么多银子!

最后张振东让东吁王按照之前最后一次谈好的方案签下协议,还对他说道:“如此,联盟还可以保你王位,只是每年要还50万两银子罢了,压力也不大!东边的地割让给南华,你可以往西扩张啊!你往西打,随便你打到哪里,联盟不但不干涉,而且还会给与支持呢,枪炮要不?便宜卖给你,还可以分期付款!看看,我们多厚道!”

跟东吁的协议搞定之后,张振东和徐渭又召集所有联盟的成员开会,分赃,不,不对,是协商后续事宜。经过一番激烈地争论,还有各方的讨价还价,最后达成一致:赔偿款项以及此次在东吁的缴获,各方按照出兵兵力的比例大致分成!割让的土地争议比较大,按照南华的意见,萨尔温江流域以及暹罗北部的清迈地区再加上一部分南掌的故地,这一块,北边大概500公里的山区直接划给大明,南部一直到入海口这一片成立一个镇南府,由南华管理。

暹罗人有点不原意,因为清迈一块地方原来属于暹罗的,如何能平白无故被划给人家?南掌和真腊岛无所谓,反正自家被划走的不多,干脆不吱声!最后张振东经过连劝说加威胁,最后把南边靠海的一小绺划给暹罗作为补偿,这才搞定!其他几个没有接壤的王国,慑于张振东的淫威,也不敢提出这方面的要求,反正多少有银子分到手,还赚了一批能打敢战的士兵,还要啥自行车啊!

搞定了内部的分配之后,张振东队徐渭说道:“徐老,现在到了你展现才华的时候啦!拿出你当年写《进白鹿表》的劲头来,给大明朝廷写一份奏报。能不能争取到这个知府还有大明朝廷的认可,就看你的了!”

徐渭撇他一眼道:“这就不劳您费心啦!写奏折我在行,虽然没当过大明的官,当初奏折却是没少写!你就瞧好吧!”

于是,由徐渭起草,一个花团锦簇的报捷奏折很快就写好了,奏折里写了在云南边军和南联盟联军的夹击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终于打垮了东吁的军队,攻破了东吁都城。东吁王自缚出城请罪,愿意割让土地千里于大明赔罪。是战,南华首辅张振东身先士卒,带着主力南华水陆两军冲锋陷阵。各土著藩国俱都出力,争相立功,为我大明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云云!盼望朝廷能派出流官前来治理百姓,不复设立土司之患也!盼望朝廷派出学官前来设立官学,传我大明文字,教我大明语言!东吁百姓苦东吁王久矣,盼望我大明王师若大旱之盼云霓!

这份奏折经云南通政司快马传递进京,毕竟功劳也要分润给云南边军一些的嘛,而且,这样看上去比较正规!呵呵,至于幕后怎么运作协调,那都是韩冬的工作内容了!

这边所有的事情商议妥当,分赃完毕之后,让东吁王下令,割让出去的土地上的原本的东吁国民,有愿意西迁的尽快迁走。不原意西迁的以后就归南华治理了,将来要识汉字,说汉话的,还要派流官来治理,赋税依照大明内地缴纳!这个命令下达之后,大部分的平民百姓是不原意迁走的,当大明的百姓多好?安稳不说,赋税还低一些呢!只有一些原来的高官显贵,他们都是既得利益者,当然不愿意在大明之下平淡的过活,所以这部分人纷纷举族迁移。

南华派出部队接收地方,任命徐渭为镇南府知府,原来南华礼部尚书也不干了,直接扔给了沈明臣。他同时暂时兼管北部划给大明的部分。徐渭则挽起袖子,又召了来一批大明的混得不如意的读书人来任地方官,开始对下面进行整理,对于想走的,决不挽留,随你去吧。对于愿意接受南华治理的平民百姓则是重新统计户口,重新分配土地,厘定税负,减轻民人负担,轻徭薄赋,给与民间修养生息!

很快,各项政策执行下去,得到了民间的广泛好评。跟原来东吁治下相比,南华政策宽松得多了。赋税只征收十分之一,而且还收实物,比如粮食等。不征发徭役,国内有工程建设都要出资雇工的。这条在眼下的社会来说,全世界头一份,即使在大明也是有代役银的。所以,镇南府的百姓们的幸福感噌噌地直线上升哇!社会很快地稳定下来,并且开始按照南华的预想中的那样快速发展起来。

且说,大明朝的京师,这会儿已经是冬天了。天气虽然还不是滴水成冰,但是也不暖和。从京师到塘沽的铁路建设线上,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工人们都是南华从附近雇佣来的,而且,这条线有个好处是河流不多,除了几处桥梁之外,基本上都是一马平川,所以建设的速度飞快,尤其是七月份从南华来的建设部队到达开始,更是开始分段建设,到十一月份的时候,路基已经修筑了一百多公里了,铁轨也铺设了大半,照这样下去,开春之后不久就能修好了!

韩冬最近往宫里跑得比较勤,这个铁路是万历皇帝的心头好,要经常进宫汇报进度。其次,最近南华发动了对东吁的战斗,虽然内阁这边已经私底下达成默契,但皇帝也感兴趣啊,整天地问,南边打得怎么样了?谁带的兵啊?沐王府的边军表现怎么样啦!其实韩冬在十月底已经知道战争的结果了,但他不能说啊,奏折还在路上快马跑着呢,说了就没新鲜感了不是?所以韩冬一直以前方距离遥远,信息不畅推托。

不过今天韩冬不打算推托了,因为报捷的奏折就要抵达京师了。一大早,韩冬就带着几份报纸进了宫,报纸上是徐渭和一些大明文人之间的骂战,带给皇帝看看,也添点乐子!万历皇帝读着报纸上的内容,乐不可支!发出一阵阵的笑声,说道:“这个徐渭嘴巴真损啊!骂人不带脏字,很有意思!呵呵。”

韩冬说道:“陛下,这个徐渭当初在大明混得那个惨吆!大明的正统文人中,没有他这种桀骜不驯的人出头之地啊!对啦,他当初去南华还是因为一个“人之初”的典故呢!”

万历好奇,连忙追问是什么典故?韩冬把当初徐渭因为对歌剧里面骂文人的那句台词:饿死你这人之初!不忿,找上门来算帐的事情说了一遍。把万历皇帝给笑的,前仰后合地,都快喘不过气来了!君臣正在谈笑之间呢,陈宏近来禀报说,申阁老请求觐见,说有捷报!

万历一听是捷报,赶紧止住笑意,命人传见,请阁老进来吧!申时行手里捧着一本奏折,好像捧着一块稀世珍宝一样,小跑着就进来了,一边走还一边喊:“万岁,大喜呀!大捷,大捷呀!”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