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一个文人带来的影响

五月六号,新洛城的火车站上,几乎南华的所有的大领导都来了,甚至是一直窝在新安难得出头的唐玉成老人也来到了新洛。月台上也布置的彩旗招展,五彩缤纷,还有一群人准备好了锣鼓家伙什,准备把气氛搞的热闹起来。

今天有两波重要人物以及一份重要的文稿要随车抵达,所以,惊动的人比较多。一个是赫赫有名的大明文化名人徐渭和沈明臣来访,第二个是大明江南豪商代表团前来考察铁路项目,第三个是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的手稿抄本,发来南华印刷发行。

说起来,李时珍的这部巨著已经修改了好几版了,苦于大明的印刷成本太高,所以一直没有刊印发行。有南华的信使,带着于红的邀请信给李时珍,说希望能邀请李时珍去南华传授医术,顺便可以帮他印刷成书,以便尽早地惠及天下。对于南华,李时珍是听说过的,但是嫌远,所以婉拒了邀请,倒是文稿能许南华誊抄一份与南华印刷。送信的人是潮生的心腹,当即决定留在当地,雇人日夜誊抄,最后经过近一个月的抄写,在李时珍的监督下终于完成,李时珍又给于红写了回信,对于不能前来南华表示歉意,并郑重嘱托南华印刷成书以后千万别忘了稍几套给他云云。

徐渭一行人是在韩冬的亲自陪同下乘船到达新安,然后由新安转乘火车前来新洛的。一路上,徐渭已经被韩冬给忽悠瘸了!从上轮船开始,徐渭先是跑去动力仓参观蒸汽机,然后就追着韩冬问蒸汽机是如何工作的。韩冬就给他解释蒸汽机的原理,还别说,徐渭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很容易就理解了这个大概的原理。然后又跑去研究传动系统,什么齿轮啊,什么传动带啊,见啥问啥,密封圈都不放过。

韩冬一开始还饶有兴趣地跟他胡说海吹,什么天文地理,数理化学,反正只要不涉及传统文学和历史方面的,它一个来自后世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的人,还真不怵!等到在船上待了几天以后,韩冬就撑不住劲了,整天这样问来问去的,晚上半夜还冷不丁会跑到房间里来请教,搁谁身上也吃不住劲啊!

韩冬哭丧着脸对徐渭说道:“徐大爷,你这是好奇宝宝啊!十万个问什么?我不就是跟你要了几幅画么?你这么没完没了可怎么行啊!”

徐渭还跟他讲理,“小韩子,咱们可是续过家谱的,你们南华这个科学,实则是我心学一脉的继承和发展,咱们是一个门派的啊!你可不能藏私啊!再说了,我不是也答应你给你多画几幅画了么?回头你只管说,你说啥咱就画啥!这学问可不能藏私!”

就这样,一路上徐渭已经基本上对南华的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连同一起前来打算打酱油的沈明臣,也兴趣盎然地学习了不少东西。二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转变了之前的想法,对南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觉得,若是能在南华得以施展所长,也未尝不可!

等火车进站,就见站台上有很多人,布置得欢迎场面颇为隆重,韩冬说道:“嚄,还是您老的脸面大,看看这大场面,头头脑脑地都来迎接您啦,靠,我怎么没这待遇啊!”

徐渭也是头回见这么大的欢迎场面,以前他在胡宗宪手下做幕僚的时候也没有这么隆重的场面,虽然他不怵,但内心还是颇为感动的。但是表面上还是无所谓的样子,对韩冬说道:“说不定是来迎接那群豪商的呢!”韩冬说道:“他们都来过几次了,哪里会有这么大的阵势?嘿嘿,也只有您老跟句章先生才有这么大的面子!走,赶紧下去吧,别让他们等急了,下去我给你们逐一介绍。”

不说站台上隆重的欢迎场面,也不说见面后一一介绍寒暄问候,免得诸位读者说俺水字数。欢迎仪式之后,徐渭二人以及豪商代表团都被安排在新洛的国宾馆住下,南华的几个高官,分头跟他们来谈判。徐渭这边是黄爱国、唐玉成再加上韩冬,豪商那边是张振东、杜淳民和张建设。豪商那边的事情比较简单,就是把修建铁路的事情,投资,风险,收益,明明白白地解释给他们听就行。徐渭这边,前期韩冬的工作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是能给徐渭什么样的安排和待遇了。

黄爱国代表南华表示,聘请徐渭为南华礼部尚书,沈明臣为徐渭副手,只要不违反南华本身的男女平等,义务教育等基本原则,文化教育、社会礼仪、民间文化发展、如何选人用人等事项,都有徐渭一言而决,南华诸人决不置喙。另外,南华的其他事务,徐渭二人也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这等于给与徐渭莫大的权利和绝对的信任,把徐渭和沈明臣二人感动得是热泪盈眶啊!之前在大明一直郁郁不得志,空有一腔抱负却无法施展。现在舞台已经准备好了,就等他们发挥自己的能力表演了!如何不令二人感激涕零?

任职之后的徐渭一反在大明那边的常态,脚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也不再时不时地犯疯病了,两条腿跑得跟风火轮似的,整个人的状态根在大明相比完全是两个人。还有沈明臣,他原来就是抱着打酱油的心态来的,想着来南华游历一番的,结果被忽悠上了贼船,他在大明一辈子没入过官场,只因为不习惯官场的尔虞我诈,现在南华直接封官许愿,让他给徐渭作副手,也就是礼部侍郎的职位,也是一步登天了!想着如果能在这里做出一番事业,也不枉这么老远跑这一回。

二人先是对所有南华的学校做了逐一考察,然后对教育的投入作了了解,各大单位的培训机构也逐一走访,私下里,二人写了很多书信给自己在大明的朋友弟子之类的,约他们前来南华任职,还通过电台呼吁,让大明的读书人都来南华任教当老师,至少比在大明当私塾先生待遇好,且受人尊敬!

尤其是徐渭在适应了南华的环境之后,经常在电台发表社论,社论主要内容就是心学在南华发展壮大,不仅仅是哲学范畴,还有自然科学、数学、地理学、化学作为格物致知的分支等等。

要说,徐渭对大明读书人的号召力,那绝对不是一般的水平,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时间里,有几百个在大明科举不如意的读书人,应约来到南华发展。这是之前张振东他们一直想做却做不成的事情。据说大明还有很多没来的也在纷纷打听讯息,也有人直接到南华的驻地前来询问。

在徐渭的领导下,南华的师资力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文艺方面,也组建了剧团,根据华国留下的资料整理,改编,发展出了很有南华特色的戏曲行业,不但丰富了广播电台的节目,而且,在民间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

在大明,落魄才子徐渭出任南华藩国礼部尚书的消息,就像池塘里投进了一颗炸弹,在文人中间引起了滔天巨浪。尤其是王学门人们,更是纷纷鼓吹,王学在南华获得了新的发展,格物致知有了新的传承。以徐渭、沈明臣为代表的浙中学派,在南华另辟蹊径,开创出一番新的天地云云。一时间,南华的收音机卖到断货,上海、塘沽发行的报纸销量大涨,很多远处的读书人都托朋告友,想尽办法买了报纸回来研读,甚至还有人给报社写信投稿,对徐渭的社论做出这样或者那样的评论和意见。

各种争论、学说也都不甘寂寞,纷纷在上海或者塘沽发行的报纸上发表文章观点,有人甚至写信给南华广播电台,要求也发表社论。这种情况是黄爱国他们事先没有料及的,不过,对南华来说,不是坏事,不怕你争论,就怕你不理不睬。呵呵,这也正中了徐渭的下怀,当即要求,在上海和塘沽也设立2家电台,专门组织班子经营,给大明的那群喷子一个喷人的阵地,教他们自己之间先打擂台。啥,要跟我徐渭辩论,你还不够格,我管着这么多事,谁有功夫理你?徐渭就这样隔一段时间就发表一篇社论,放完火,就不管了,让大明的那些喷子喷去。

张振东等穿越众,对于徐渭带来的改变和成绩都欣喜万分,一直以来文化教育不足的问题,终于带来了好的希望和改变。徐渭带来的影响却远远不止这些,在今后的发展中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显现出来,这步棋走对了!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