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节、现场教学

第二百二十一节、现场教学

“还困不困?”连光浩对昌羽说着。

呼,呼,呼。

昌羽一句话都没有。

很生气。

这算什么事?

“你看我还困不困?”

昌羽的表情似乎在说着。

“怎么,不服气?”

连光浩说着。

“……”依然是沉默。

“上课打瞌睡,你以为你很厉害?”

“哼,上的课,我听不懂,我都不敢睡觉,你这么牛逼?”

“别人打瞌睡,那是别人的事情,你打瞌睡,谁给你的勇气?”

郑凯听不得别人啰嗦。

把目光投向了别的地方。

主要是因为上课打瞌睡的事情,我们被搞过一次。

之前在团机关训练的时候,集体到团机关单位里上课,就是因为某些人打瞌睡,导致全体轮训成员被拉倒某个单位的楼下,进行了很严肃的批评教育。

而此刻,若是因为新兵上课打瞌睡再被收拾的话,那就非常不好受了。

因为这个事情,所以班长对于我们这些新兵要求又严格了不少。

严肃的三人组合,昌羽又开始了五百米冲刺。

操场的标准是四百米。

对,那是一般的操场。

我们这个教导队的操场可不一样。

郑凯不忍心看着昌羽被训,默默的转头看向其他地方。

“现场救护,接下来,我们开展通气的训练。”

“通气就是给没有呼吸的伤员进行救治。”

“我们进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这是伤员,现在没有了呼吸。”

“请看示范。”

“现将伤员仰卧平放。”

“清理口中异物。”

“比如这个手榴弹在伤员口中。”

卧槽!这个玩意,这个训练这么刺激?

“我们要取出手榴弹,保持呼吸畅通。”

“在然后,托着下颚,使头部后仰,将口腔打开。”

声音极其具有穿透力。

就连非常远的郑凯,都能够听的一清二楚。

“另外一手捏住鼻孔。”

“向伤员口内连续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为1~1.5秒,吹气量1000毫升左右,直到胸廓抬起,停止吹气。”

“卧槽,你有没有刷牙。”

“别动,你现在是伤员。”

“吹气频率为15次\/分钟”

“在然后进行心脏复苏。”

“也就是胸外心脏按压。”

“每次呼吸之后,按压心脏四到五次。”

“你轻点。”

“操,你再废话,我让所有人来一遍。”

“你等着!”

“我就在这里等着!”

教导队的训练场的氛围一直很浓烈。

“注意,进行心脏按压的时候,一定要保持仰卧在地上或者床上,一定要找准按压部分。”

“这就是整个人工呼吸的流程。”

教导队的家伙们,在进行无差别的训练。

昌羽还在接受着班长的怒火。

郑凯实在是不忍直视。

只要他俩不打起来,管他怎么训呢。

再说,不就是啰嗦一点嘛。

郑凯继续把目光投向周围。

看看别人是怎么进行教学法的。

“接下来,我们要组织的训练是止血。”

“止血有两个内容。”

“一是出血的种类,二是止血的方法。”

“出血是种类有静脉出血,和动脉出血。”

“静脉出血是暗红色。”

“动脉出血鲜红,呈喷射状,而且又快又猛。”

“这些,我就不作讲解,。主要是讲解止血方法。”

这些,在我们新兵的时候,都有学过。

但是此刻,不一样。

我们学习的是怎么教学。

在自己学会的基础上,进行传授。

就像传承一样!

五千年的文明能够不断层的传承下来。

不就是一个接收,再然后进行传递吗。

光学会接收,理解并运用,但是不会讲授,那终将会断了传承。

一代更比一代强,那就是因为不断的发扬光大。

一代不如一代,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只是在这里看着他们的表演,实在是不一样。

一点都不温柔。

新兵教学的时候,和声细语,就怕别人不理解。

在这里教学,就怕你理解。

“动什么?谁让你动了!给我老实一点,你现在是伤员!”

“我好了!我自己恢复了!”伤员的扮演者慌了。

“看来伤员流血过多,已经产生了幻觉!”

“接下来,我们一定要抱着认真的态度,严谨的操作每一个步骤。不然这个伤员会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造成不可挽回的结果。”

“首先要给他止血。”

“止血的方法有三种。”

“加压包扎止血。”

“在伤员不配合的情况下,要适当的加点暴力。”

“比如这个,就可以将他打晕!”

“哎,你过分了啊!”

“不要影响教学。”

严肃的场合,严肃的话语。

丝毫看不出每个人是那么的严肃。

这是在搞事情啊!

“第二个止血方法,是指压止血法。”

“啊,喔。你大爷。”

没有人在乎他的死活。

训练继续!

“第三个止血带止血法。”

训练还可以这样进行。

郑凯也是醉了。

这个教学,肯定会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

只是,同样的实践,他们在训练,我们也要进行训练。

受训完之后,昌羽,郑凯连光浩再次集合在训练场地。

每个人的状态变了。

变的严肃了,也变的有精神了。

毕竟,刚刚那个排长被换了。

一个刚刚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大学生,说实在的,确实有很多的欠缺。

教学方式,方法确实是有待于提高的。

“啊,接下来,我们欢迎老班长给我们上课。”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认真听讲。”

严肃的课堂,本来这个课程也就是一节课。

现在因为授课老师能力原因。

现在变成了两堂课。

“我们这个,无非就是利用简单的操作,去完成复杂的事情。”

“赋予基准射向,这个大家都知道。”

“首先是直觇分划。大家都是知道的,就是主观瞄向侧观的红色分划。”

“要知道,主观和侧观的作用。”

“他不仅仅是一部器材,更是一些最基本的数据。”

“这个数据不能错,错一点,对于后面的结果都会产生巨大的变换。”

“而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联测反觇,用已知点求观察点坐标。”

“这个可以借用两观基线长,主侧观的距离。”

“还可以用补助基线长,也就是标杆的距离。”

“这个在之前的正运算,逆运算,整理交会,相互定向一个道理。”

“无非就是不同的运用。”

“对于今天要讲的简易法,成果法,转移射,都是差不多的。”

“无非就是多了几个数据。”

换个教官,讲解的也不一样。

因为每个教官真的不一样。

不仅仅是知识的掌握熟练度不一样。

更多的是,对于上课的学员的了解。

同样的知识,给高中生,和大学生讲解,能用同一种方式吗?

如果是同一种方式,那么这个方法也是偏向于理解能力低下的人。

毕竟上课的学员不仅仅有头脑发达的干部精英,还有我们这些刚刚成年的小青年。

上一章目录+书架下一章